http://udn.com/news/story/6941/1417017
熬过孤独路 他 一次中3榜
2016-01-03 07:44 联合报 本报记者冯靖惠
“第一次的落榜,感觉人生无望”,林正欣第一次考高考时以高分落榜,让他一度沮丧徬
徨,幸有家人支持,让他快速回到“最佳战斗状态”,决定给自己“最后1年”。后来一举
录取高普考交通行政双榜和铁路特考;连中3榜,1年9个月的公职路苦尽甘来。
林正欣自长荣大学航运管理学系硕士毕业,退伍后到纺织公司上班,专门处理进出口及三
角贸易的业务,做了2年。后来他到台湾电信龙头的子公司担任门市销售人员,1年来经常
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
30岁那年,林正欣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他说,不论是办公室的工作,或与客人面对面、
考验随机反应能力的工作,他都尝试过了。
他考量私人民间企业工资及工时问题,工作没保障、担心失业,公务人员相对较稳定,于
是在家人的支持下投入国考。因学生时期就读的与交通行政类科较相近,于是报考交通行
政。
林正欣说,全职考生的压力很大,但他试着在乏味的读书过程中找出乐趣。“该念书的时
候就认真念,玩乐的时候就好好玩”。念书总有累的时候,读书效率变差,倒不如好好放
松,做想做的事,例如适度运动。
然而,林正欣第一次考高考却遇到高考交通行政类科第一次不足额情况,原本预计录取近
60人,最后只录取12人。他说,原本信心满满,落榜让他对目标产生怀疑。父母支持他再
接再厉,“我知道自己没有后路,更不能辜负家人的期待。”
“独自一人努力,终究会感到孤单,好友的陪伴很重要。”林正欣说,准备考试的过程中
,同学及朋友的支持不可少,千万不要把共同学习的同侪当成竞争对手或者敌人,应该合
作、不藏私、互相提醒和鼓励,建立如革命情感般的友谊,会让自己获得更多。
http://udn.com/news/story/6941/1417018
时间有限 从时事找出题方向
2016-01-03 07:44 联合报 本报记者冯靖惠
林正欣说,不论是高普考交通行政或铁路特考,考题与时事的结合度相当大,在准备时间
有限下,他阅览交通新闻及目前政策方向,“从时事找出题方向。”
林正欣说,交通行政各专业科目的理论基础都有其相通性,念一科等于同时准备好几科。
他透过题目练习及分析交通领域新闻,不断复习并加深记忆。“熟悉各科目间相关性的串
联,在面对综合性考题时更能发挥。”
因高普考交通行政的专业科目都是申论题,题目涉及范围很广,因此,林正欣只着重“大
标题的记忆”。交通相关的法规条文多,各种运具适用不同的运输法规,他从时事找适用
的法条,而法条以关键字重点记忆。
林正欣说,“运输学”为其他专业科目的理论基础,他透过练习其他科的题目复习“运输
学”理论。“运输管理学”的管理理论内容繁多,在有限的时间下,他选择能与时事结合
的管理理论,并套用在各运输领域上。
至于“运输经济学”解题需要微分的技巧,但近几次高普考计算题的出题频率较低,他认
为,基础经济理论的应用更重要。至于“运输规划学”的运输规划开始到结果的评估改善
,方法与论文架构类似,考题通常给一个情境问如何研究及解决,“融会贯通更重要,因
为不会只考单一考点。”
林正欣说,“交通政策”是透过研读交通政策白皮书的方式准备,政府各种交通政策多会
依循白皮书的方向规画实施,且各项政策间有许多关联性或相通性,他会与时事新闻结合
,使白皮书内容能记忆得更久、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