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4高考二级工业工程上榜及三级落榜心得

楼主: MoToBlue (MoToBlue)   2015-12-05 15:42:08
前言及背景
毕业于斗六某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所,
去年毕业后并没有想考公职的念头,
想说退伍后可以投入传统产业,
再经过一些评估过后,
决定利用当兵时间来准备中钢考试,
无意间才知道高考三级每年都有工业工程的缺额,
于是将目标转向高考三级,
其实一开始是冲著如果能利用当兵时间来考上的话,
应该可以给不少在当兵想考公职人员的人激励这样的心态去考的,
所以我向家人及朋友提到时都很有自信的说:我一定一次就会考上的!
一方面是对自己在读书这块算是比较会抓重点,
另一方面则是想说受过研究所训练比较有办法去针对一些名词做出有逻辑、
有架构的解释。
废话就先到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104年高考二级 104年高考三级
第一试
国文(作文、公文与测验) 44 国文 53
英文与宪法 21 三合一 54
作业研究 76 作业研究 55
系统分析与设计 53 人因工程 55
工程经济学 76 工统与品管 26
生产计划与管制学 49 工程经济 88
生产管理 78
第二试 设施规划 50
口试 82 排名 15
总成绩 62.24 录取 总成绩 57.6 (58.9) 未录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文
我是直接买千华出版的那一套书籍(包含国文、公文、作文、法学三合一)
这一科看成绩就知道准备的不好,
所以我也不好给建议,
我大概是在高考前一个月开始将与测验题相关的国考常识都看过一遍,
测验题也做过一遍,
花比较多时间的就属公文,
大概考高考三级前两个礼拜,
当兵一放假我就利用读完各科时间(大约傍晚、晚上)做个两篇,
但分数还是不理想(一次11分、另一次10分),
主要是格式背熟、还有多背几个常用的方法,
至于作文我就没花时间读了,
直接临场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一
这里先提高考三级的准备方式,
由于时间比较急迫、当兵时间空闲时间也有限,
于是我一样是利用考前一个月将千华里的题目都做过、并背过那些单字就去考了,
三合一也一样是将千华里的题目都做过、较重要的概念看过。
英文及宪法
得知高考二级的英文没有选择题,
于是我去买了一本英文作文翻译秘笈(廖晓岚)来熟悉写作的感觉,
但是成绩看来是没表现出来,
而宪法不加赘述了(毕竟只有拿到4分),
这两科的准备都是在退伍后(八月初)开始做准备,
读这两科的时间都是在专业科目读完后才读,
分配时间为英文1小时(练习写一篇文章)、
宪法两小时(记熟比较重要的释字及基本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研究
作业研究、观念与试题解析 江达等人著
作业研究第九版 Hiller
我主要都用试题解析那一本在读OR,
也就是趁著当兵放假时来读,
大概一个礼拜做完一个章节的题目、毕竟这种方式可以比较快将自己带入状况,
到了后期我就主要挑选里面比较特别且重要的题目做练习,
一天大概花两小时(放假时和退伍后)。
而买了Hiller的书是在考完高三后发现自己有一些基础观念没搞懂、所以拿来补足观念,
在考高考二级前一个礼拜我用了几张A4纸将各章节比较典型且特别的题目抄下来,
这样考试前只需要看他们就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分析与设计(包括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红皮书(上、下册)
人因工程第三版 许胜雄等人著
人因工程 刘永宏
一开始时间急迫下,
我直接买许胜雄和刘永宏的书来读,
两本书我都过一遍后,
就开始画笔记和重复去读他们,
对于比较重要的观念或不好懂的观念,
我就用A4纸就他们抄下来,
而刘永宏的书则是因为小本好携带,
但还是建议在各章节当有基础观念再来读比较好、因为里面有许多解释不尽然正确。
会买人因工程工皮书,
是因为高考二级有"系统分析与设计"这一科目,
一开始我还在纳闷它真的会考系统分析与设计吗?
毕竟光是人因工程的内容就很繁杂了,
如果再多买系统分析与设计来看、感觉投资报酬率不高,
而人因工程红皮书在第二十二章节有提到系统设计的概念,
于是我把重点摆在这里,
果不其然在考题中真的出现和系统设计相关的题目,
虽然还是有些不一样,
但至少是可以下笔试着去写出来的。
不过我还是建议未来高考二级若有开缺,
时间允许下还是去买系统分析与设计相关书籍来看比较好,
其中问到物件导向程式设计及结构化程式设计的差异那里,
我是凭著大学学物件导向和系统设计分析的印象下去写的,
还好系统分析与设计60分当中还可以拿到29分,
这一科没有捷径,
只能尽可能地把各章重点都背熟、有余力再来记其他比较不常见的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 李克聪
工程经济学重点范例解析 宋胜利
这一科我大学时期就是以只求60分的心态去读、导致许多观念还要再重新建构,
我在入伍前一个月先将李克聪那一本看完,
有基础观念后、在新训结训假时再买了宋胜利的书,
之后我只要一放假都会花两小时时间将宋胜利书内的题目都拿来做,
退伍后我一样一天花了两小时做书内的题目,
另外针对考古题中常出现的几个名词解释及自己认为重要的名词,
我另外用两张A4纸抄下来,
所以考前我就只看名词解释(但这次高三和高二都没考名词解释....)。
其实高三及高二的工经不会考倒很难,
只要你基础观念足够都能够很顺利的进行解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计划与管制学
生产管理(上、下) 韩旭
97生产管理试题解析 杨文生
100生产管理历届考题精解 李钧
这一科由于过去准备研究所已经有一定基础了,
所以我都利用放假时间将各章节的名词解释用A4纸抄下来,
针对计算题部分,则是将表格、解题步骤抄到A4纸上,
最后我在考前两个月,
就都只看A4纸上的内容,
考完高三后,
则是以杨文生和李钧所著的题目解析来做,
针对各研究所的考题下去做。
其实你再搭配考古题看,
你会发现生产管理最常考的就是预测、存货、排程、MRP、设备布置型式,
其他的内容或有余力再去把它记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统计与品质管制
统计学(上、下) 林德、洪易
品质管理 傅和彦、黄士滔
这科我着重在品质管理,
我先将品质管理看过一轮后,
再用A4纸将各章节重点抄下来,
考前两个月一样是看这些笔记,
放假时则是花两小时算统计学下册内的题目(假设检定、变异数分析、回归分析),
而品质管理的制程能力分析一定要会,
计算题也最喜欢考这边,
但今年考题非常吊诡,
和以往出题方向不一样,
最后拿的分数真的不高,
我认为今年的题目可以稍微参考一下,
再针对这些题型做些补充(有时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施规划
设施规划-工厂布置与物料搬运 刘树童、陈文哲
设施规划第四版 邵柏林等人译
我最一开始是先买刘树童的来看,
看过一轮后,
再将各章节题目及自己找答案、并抄在A4纸上,
一样考前两个月只看笔记的内容,
而计算题部分,
看过考古题就知道几乎都是考机台计算、空间布置、活动相关图这些,
其实有练习过就差不多都会了,
困难的地方是在于还要去背一些名词解释。
而设施规划第四版,
是考完高三后,
发现刘树童书内有一些比较不完整的地方,
才想说买第四版来看,
但当时候看到一半时、知道高考二级一试过后就没看,
开始准备口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试
这里我是参考版上的二级上榜心得去做准备,
里面就不详述考试流程还有穿着如何了,
毕竟你有那么难得的机会可以到国家考试争取这个机会,
该做些投资还是该做,
比如我当初Propsoal的西装因为我当完兵无法穿了,
我还是花钱去买西装了,
毕竟第一印象很重要。
至于高考二级工业工程过去几乎没有开过缺的先例(上一次似乎是80年初了),
因此几乎没有任何参考,
于是我准备的方式,
就是去未来服务机关各项资讯及新闻资讯都吸收过后,
接着则是将与工业工程比较相关的机关,
如经济部、科技部一些近期重大政策,
此外也到天下杂志上面找寻职场竞争力、经营管理相关的职场处事方式看过,
及循环经济、碳权、碳足迹、企业责任、工业4.0、TPP、两岸局势相关文章都看过,
再去整理出和工业工程、企业相关,
可能于实际上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去思考可能口试委员会问那些问题,
汇整过后我自己得到四十几个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去思考会如何回答,
而自我介绍部分则是参考版上准备高考二级的作法去做准备,
一样是一个精简版(两分半)及完整版(三分半),
再请自己一些已经在业界工作的朋友帮自己看看顺不顺,
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准备了,
如果可以的话,
可以再将与公务人员相关的法规都看过,
毕竟那也是与自己切身相关,
口试前一天,
我就只有准备自己所假设的口试问题、回答,及自我介绍,
刚进去时真的很紧张,
但还是要记得面带微笑、并对口试委员礼貌性打招呼,
还有自信很重要,
像我学历没有很显赫、经历更不用说(才刚退伍而已),
但我对自己有自信,
因为我花很多时间准备,
而且我也相信过去在学校大学专题和论文研究做过的训练,
已经让我有足够的抗压性站在那里回答,
由于口试时间有一小时,
其实过久了你就不紧张了,
另外提供一些诀窍,
当你是后回答时,
边听别人在讲什么、觉得不错将它记下来,
你就可以整合起来再去做更有系统地回答了,
还有回答适度、觉得有讲到内容重点就好,
没必要不知道继续扯下去、会暴露自己短处。
我还记得的口试题目:
1.台风天来了,设备故障你该怎么办?
2.专业能力及沟通能力哪个重要?你如何与同仁机关及上级机关做协调?
3.工厂里的变电器设备故障了,你要怎么处置?
4.你觉得工作效率是什么?你过去做过最有效率的事情是什么?
5.你最近读过专业科目的书、及非专业科目的书之读书心得?
或说明塑化剂事件、大众汽车废气排放事件的始末及你的看法?
6.你觉得你的人格特质是西游记里面的哪个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方式及心情调适
在当兵时可以看书时间真的有限,
所以我都会自己利用假日时间买一本小笔记抄一些重点和关键字,
再来就是在别人没注意时偷偷看,
午休时间或休息时间则是看书,
一次带一本为主,
而假日时间及退伍后,
我都是以一天一科两小时为主,
考前两个月的假日我都只看考古题、做考古题而已,
另外由于我时间有限,
所以当初我拿当兵的钱去网络上买了详解,
至于值不值得则是看个人了,
因为我是准备时间有限,
必须快点拉近与其他人的距离,
所以我就选用这种方式。
而关于心情调适部分,
这在考试时真的很重要,
基本上我退伍后几乎静不下心来读书,
一天在专业科目上看四小时可以说是极限了,
最多就是一天看六至七小时,
幸好二级比三级少考两个专业科目,
而我晚上时间基本上就是都上往、跑步这样,
若有聚会或朋友约打球就出去,
真的没必要搞得像苦行僧一样,
在那里硬读也不会有太大效果,
重点是有效率的读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
其实我当初是把重点放在三级,
也想要一次就考上,
谁知道事与愿违,
在放榜那时候心情整个很沉重、而且当下真的哭了出来,
之后整个就很消沉、再加上又是在中秋节得知这样的消息,
所以玩也玩不下去、读也读不下去,
但经过三天的沉淀之后,
我又振作了起来,
想说现在我也没什么筹码了,
不如就放手一搏,
尽量地去做好一些笔记,
将没有读到的尽可能读到,
虽然那时候离考前只剩一个礼拜的时间,
还有考前真的要注意外地环境自己是否能适应,
因为我选高雄考区、那里的空气让我考试时一直过敏,
考前也都睡不好、第一天可以说是完全没睡到...一直和朋友聊天还是睡不着,
所以口罩可以准备一下。
而二试由于是在国家考场,
附近交通和旅馆真的比较不方便且少,
所以考前得先好好规划一下,
尽量在考前调整好自己状态,
口试前二十分钟可以试着让自己心情沉淀下来,
还有我其实满佩服和我一同口试的考生,
他学经历比我丰富很多,
其实我也从他的回答中去学到不少东西,
最后他也很有风度的和我握手说恭喜,
我也诚心祝福他可以尽快考上。
说真的,
这次可以成为高考二级工业工程榜首,
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
因为名额只有一个,
而且又是七职等的缺额,
对于我这个几乎没有工作经历的社会新鲜人而言、真的感到受宠若惊。
我也没想到我笔试的回答可以还可以在没把握的地方拿到分数,
只是想对大家说,
一次落榜不算什么,
重点是在于自己如何去调适及面对它,
国考试一场与意志力比拼的马拉松,
还有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给予在当兵、并且想考国家考试的人一个参考,
最后我也想期勉自己,
未来可以预想到一定会有许多挑战,
也必须要担当更多责任,
但这毕竟是得来不易的机会,
不管如何我一定会努力去学习,
毕竟我还需要学习的事情还有很多,
考上国考只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而已,
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初衷,
为国家做出贡献、并且每天保持着虚心且充满感恩的心情,
对待每一个人,
毕竟这段期间受到太多人的帮助,
不管是家人、朋友或是军中所遇到的任何人,
由衷谢谢你们。
    [心得] 考试、上榜、落榜、读书...等心得文。
        发表心得文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动赠书、提供笔记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赠送书籍、提供笔记等不正邀约,
        违者依照版规处置。
作者: alwaysky (和谁一起看星星)   2015-12-05 16:00:00
认真有收获!!恭喜!
作者: nickyfutw (雨过天晴。人生,加油!)   2015-12-05 16:07:00
恭喜~~~
作者: omjomjomj (悠闲的蚵仔煎)   2015-12-05 17:50:00
分享的很详细,恭喜啦~ 我是蚵仔煎 XD
作者: cbstgb (你逆)   2015-12-05 18:59:00
恭喜阿
作者: preed (Freedom)   2015-12-05 19:50:00
恭喜啊 分享得很好
作者: belovehan (腥生活)   2015-12-05 19:51:00
恭喜,开缺在那阿,idb吗
楼主: MoToBlue (MoToBlue)   2015-12-05 20:25:00
谢谢,是南科管理局哦
作者: asdiop9527 (平凡生活)   2015-12-05 21:39:00
恭喜你学弟,推同校!
作者: poyga (碰盖)   2015-12-05 21:44:00
恭喜!!
作者: rabbit3591 (如果我是你)   2015-12-05 22:29:00
恭喜!
作者: jackal09 (keep going)   2015-12-05 23:46:00
恭喜阿,晚点也来分享!
作者: cherish210 (守着阳光)   2015-12-06 21:07:00
恭喜阿~一起努力
作者: blakehung (夏天)   2015-12-10 15:11:00
硕班学长推推 恭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