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4年商业行政高普双榜心得

楼主: jeross (资深废柴杰洛士)   2015-10-06 17:04:07
写在前面
分享“詹雅雯-人生公路”一曲 https://youtu.be/MH74E4YFHWI,其中一句
‘无论成败 无论输赢 给自己一个 鼓励的掌声’,在国考路上,听来特别有感触。
决定入坑后就卧底在版上默默看着各种讨论,行政类科心得文几乎反复
看好几遍(是有要考?),反观商业行政的心得相对少,因此期许自己有机会
也要回馈版上,最后虽然没考好,还是希望能助益同道人,尤其是工作多年后
脑容量急缩又全职者,篇幅过长请跳着看。
一、背景、动机与选科
【背景】
112农经硕毕。这类考科横跨法科与商科,推定没有本科生,大学是商学院,
经济于古早前考管研所时读过但仅存基本概念。法科,更没基础,故在补习班开课前
也是LV1新手一枚。
【动机】
毕业后,完全不考虑公职,一方面不想继续读书考试,一方面觉得考科很多脑容量
有限考不上(那时还是旧制,还有一试二试),当时只向往行销职务与FMCG的世界。数年
后工作运势日趋向下也越来越待不住一间公司,加上不想在北部落叶生根而回南部谋职,
南部的薪水实在鸡肋,同时硕班同学陆续考取公职,一时让我产生“他可以没道理我不行
”以及想为国家尽心力的幻觉。以前其实算命及紫微斗数社的学妹有提到我命坐紫微还有
文昌公职命什么的。综合前述因素决定测试自己能耐与命运,给自己一年的时间,
103年5月中离职报名补习班,7月开课当起全职考生。
【选科想法】
第一原则即是排除纯商科,起初相中户政,以前去户政事务所时都觉得好像
很凉(冷气很凉),考科也有算兴趣,后来发现开缺不稳定且名额不多,只好切割它。
劳工行政!虽然有经济,没关系!我要替劳工发声!但是要念很多课外读物的样子,
而且也有本科生,好吧!下一个(其实是补习费贵贵,不过读到后期发现劳行开缺多,
及格成绩貌似比较好达阵)。
后来,认为民法对生活很有帮助,产生一股想跟民法交朋友的冲动,
所以找到商业行政,再看到考科有公司法,有阵子曾想创业,有瞄过公司法条
以为可以吃下来(X)。商业行政,名字也蛮好听的感觉很威(太表面了我),且估计不太有
很多法商双修的无敌BOSS。另外也有考虑自己的申论能力不佳,商行有三科是选申各半的
形式,压力比较小,就决定是你了!(主要是费用考量)
建议在选择类别除了录取率等考量外,自己对该考科也要有兴趣,否则会读得很烦躁
,毕竟至少一年要朝夕相处。最后要考虑该类科往后工作内容。
ps.读到后期觉得这类科,有范围很大的公法;另有千条民法;还有实务学说一堆的商
法,公民商法一起来想逼死谁,当时真的好傻好天真好会选。
#########
二、成绩单一览
本类科心得资讯很少,即使分数不好看,还是把期间参加的分数提供参考。
会报关务四等主要是去练写行政法申论、经济学概要。现在想想刚好每三个月就测试
自己的读书效果。
【104年普考】
申 测 总
国文 47(作36 / 公11) 14 61
商业概论 79(24 / 23 / 21 / 11) 79
行政法概要 86 86
法学知识与英文 82 82
民法概要 27(23 / 4) 36 63
经济学 86 86
总成绩 76.17 (排名:1)(录取标准:70.33)录取
*****
【104年高考】
申 测 总
国文 42(作30 / 公12) 14 56
民法 16(9 / 7) 42 58
法学知识与英文 86 86
货币银行学 50(10 / 15 / 5 / 20) 50
行政法 41(21 / 20) 42 83
经济学 6(6 / 0) 34 40
证券交易法 76(24 / 18 / 18 / 16) 76
公司法 67(18 / 18 / 8 / 23) 67
总分 64.07(排名:8)(录取标准:61.77)录取
*****
‘103年地特三等 商业行政(台北市)’
申 测 总
国文 40(作28 / 公12) 12 52
法学知识与英文 66 66
公司法 21(6 / 5 / 3 / 7) 21
货币银行学 11(0 / 5 / 0 / 6) 11
行政法 25(14 / 11) 28 53
经济学 11(2 / 9) 36 47
民法 15(14 / 1) 32 47
证券交易法 38(20 / 5 / 12 / 1) 38
总成绩 40.73 (录取标准:55.07)未录取
*****
‘104年关务四等 一般行政’
申 测 总
法学知识 74 74
国文 40(作 28 / 公 12) 14 54
行政法概要 46(16 / 7 / 13 / 10) 46
英文 60 60
经济学概要 80 80
总成绩 62.80(排名:99)(录取标准:69.60)未录取
#########
三、各科心得佐师资和用书
【共同科目】
没有特别准备,不是说不重要,以高考来说共同的1分与专科的1分占总分并无差异太
大,何况普考是算总平均,在分分必争下,如果因共同而失分未免可惜。主要是多数考生
也不会特别准备,不要差异太多即可,高考我是以平均12~14分为目标。
《法学知识与英文》 (普:82 高:86)
〈宪法〉韦伯
宪法绝对是法绪中一定要全吃下来的一科,要求自己最多只能错2-3题。
条文少,部份内容跟行政法也有重叠,大法官释字韦伯师有整理释字重点
有空可以翻翻,行政法也可以用到,建议要上正课一轮,老师上课会带很多口诀。
考前一两个月多看条文几遍增加印象,考古题我作阿摩,但只做约10几次,
法条大都是走路或零碎时间看。
用书:上课课本
〈法学绪论〉陈治宇
第一次上课就是上法绪,当时菜逼八根本不知道是名师,上课半小时前才到上课地点
被一堆人吓到,就此开始上课前两小时要到现场排队。陈师上课前会先抄满一整个黑板的
笔记,再开始讲授内容并带到黑板笔记。终场休息后再抄满一次黑板,如此循环,上陈师
的课很欢乐,授课内容浅显易懂。初期因为正课没开始,那时还很认真看课本听录音,
专科开始后就没再动过法绪,连笔记也没看,法绪太大,加上本类科已经有4科法科,
我自己几乎没准备,考前一个月时作过几次考古,建议不放心的考生考前一两个月视自己
进度做考古或阿摩,注意新修特别法应该就差不多了。
用书:法学绪论
〈英文〉英铭
吃老本,不过老本已经被岁月啃光,毕业后就没有再进修英文。只上正课与总复习,
备考期间完全没有在管英文,没有背单字与词组,也没有写考古题。这科没办法帮上忙。
不过,有很多款英文学习app,也许空闲时间可以利用。
用书:上课教材
《国文》(普:61 高:56) 林嵩
备考期间除了正课时间会看国文教材外,很少关心它。林嵩老师上课很轻松幽默,
尤其传授的作文技巧在没有灵感时,可以即时派上用场。不过本人担心会有太多相似样板
文,导致阅卷老师疲乏并没有完全照着那些方法写,主要还是临场发挥。考试时,我先从
第5页写公文次写测验,有时会卡在测验,建议要控制好时间避免作文写很赶。
〈作文〉
没有准备,没有背名言佳句,没有练习写作,也许是这样所以分数都不高。听说写4
页以上分数可能比较好看,除了这次考试写超过3页外,其余都因时间不够写约3页,
分数没差很多。
〈公文〉
没有练习写公文,考前一周记格式与看范例,格式要记熟,避免考试当下卡住。题目
样式都很固定,但要懂变通,像今年普考好像有变化,当下判断不用写办法。这个给分标
准不知道在哪,力求快速完结它,不要差太多就好。
〈测验〉
学一下林嵩老师的用词。“整个略过”,我是完全没练习。
用书:上课教材
【专业科目】
以下照这一年来个人主观感想排序专科的重要性,原则上法科四科同等重要
只是照可掌握度序列。经济不是不重要,只是他有选择题可以支撑。
简单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初期是以行政法、民法、经济三只老虎为重心,
三科都是选申各半,力求三科冲分;公司证交是两只小猫维持平盘,
后来认识到公司证交法比较好掌握,改以四法科为四大天王,顾好这些天王,
经济维持平盘(结果是崩盘)。
《证券交易法》(高:76) 金永胜(程律师)
当初报名后拿到课表发现竟然要隔年4月才开课,对于完全没证交法概念的我来说,
距离考试剩3个月才上课太冒险了,而且地特要去考总不能完全空白。去年10月多购入程律
师函授,虽然时数不多,但因为那时所有正课大爆发加上自己没按时服用,一直到地特前
才勉强看完一遍。连法条都很不熟就上场结果当然是很惨。
这科我是以法条为主,读证交法真的是欢乐时间,小巧轻美且考点算很固定,
比如155、157、157-1、22-2、43-1等。法条条号一定要熟,实务学说就尽量看,总之,
这科放弃太可惜。另外,因为是申论题型,有购入题型破解解题书加强写法,针对常考的
点可以抄一套立法理由到时复制贴上充实版面又可以写出内涵。题破是偏律师法研考试用
书,不过看过考古题会发现,往后像以前单纯考法条题的机率不高,难度会调高但低于司
律,去年地特的题目还直接抄100年北大法研财法组考题,今年考短线交易归入权不同种
类有价证券计算连解题书都没有。
虽然我自印法条,但要推荐“多用图法典”,对于喜欢用图形记忆的考生,
它都已经整理好很方便。我也有将重要法条自唸录音,睡觉、骑车、走路等没办法拿书
时反复听,久了可以不用思考直接像说话一样唸出条文,很推荐一试。
用书:邱律师 证券交易法 选择.实例实战解析
黄程国 里昂 证券交易法 题型破解
金永胜 证券交易法
里昂 证券交易法 多用图法典
程律师 证券交易法上课讲义
《公司法》(高:67) 陈瞱(周律师)
开课时间太晚,一样先行自修购入周律师函授,等到正课时就如同重新复习一遍,
建议商行的考生开课前先唸或至少熟悉法条。陈瞱师讲解清晰提醒重点法条,重要争点
都会带到,讲完考点后带考古题让你清楚该如何解,课后也都很热心回复同学问题与批改
考卷。这科准备上我还是以法条为主,尤其是总则与170~215条股东会与董事会,考点
几乎都集中在这热区,一定要非常熟。商法似乎就是法条必须相当熟悉,实务学说还是要
尽量看,有个印象要掰也不会差太多。题破解题书今年太晚出我没买,后来在书局翻觉得
每题的字数都很合理,若非没时间看一定又会入手。备考时真心认为公司法的考点很散,
连重整、公司债都出过,很难防守。不过公司法今年有修法,以往修法都常成为考点,
铁特会计已经出过235-1,猜想地特也有可能出现新修法题。
用书:陈瞱 公司法上课教材
邱律师 公司法 选择.实例实战解析
周律师 公司法上课讲义
《民法》(普:63 高:58) 裕树
裕树老师比较以实务见解争点为主,比较有深度。商行的民法与法制同份,
无法逃避。裕树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他常强调的“法条要一个字一个字咬著读”,
相信上他课的同学除了他女儿外,这句话应该也很熟。不仅适用民法,连在读其他法科时
也是依循这样的精神,其实作考古时就可以感受,有些考题就是改字大会,如果没仔细读
法条就被拐走了。这次申论考得不理想,普考民法第二题因为时间控制差只写了一句。
高考虽然两题都写完,但应该是没写到点,申论部份我几乎没练习,上完课后决定以选择
题为主攻,读民法几乎都只看法典而已,上课的书还是有看过2遍。法典非常推荐学习式
分科六法,包含修法说明、法学概念、实务见解等都在里面,简直把它当课本用。
不过缺点是我觉得字很小字体也不黑,纸也薄不能用太深色笔划记。
选择题题库书使用颜台大与常扬,一开始使用颜台大的书,整理很多观念表格比较,
考题依题型分类,可以知道某考点会怎么出题。后期是以常扬为主,有整理出题频率可以
知道重点在哪,每题说明解析很完整,也可以当申论解题书阅读,整本做过3遍,主要熟
悉考题的出法与笔锋。民法实在太大但在学习上我不因为考题出少就跳过,
还是尽量每条都要知道,毕竟选择题有出较细冷的纪录。还特别专挑没考过的出。
如果时间不够,我建议总则、亲属继承篇一定要看,物权、债篇挑重点章节,如860,421.
用书:来胜 学习式分科六法 民法及其相关法规
裕树 民法(争点&实例)
常扬.鲍伯 作对的选择 让民法说话
颜台大 民法(概要)题库3point
《行政法》(普:86 高:83) 林清
本科是所有考科中最有信心的科目,这次高考题目很特例,当时就想应该会创下史上
最多选择满分的纪录了,不过我选择题结果还是没达到目标。林清老师上课架构很完整,
讲解仔细速度也不会太快,很适合我这种完全没基础的新手。上课一样先抄笔记再说明课
本内容,会提醒哪些是选择与申论考点并画重点,带法条并注记。不过个人认为课本上的
申论题划线对于我这种第一次接触法律申论的新手还是没办法体会其奥义,另行入手行政
法题型破解,才让我了解原来申论题的写法不用这么生硬,该书的解法也比较适合有时间
限制的考场上。其实这点在我地特行政法分数上就已体认,当时完全没练习过申论也没用
所谓三段论述写法,比较当时有考行政法类科的心得文,我申论分数也没输,因此彻底放
弃课本上那些划线。林清师的书大约看过2~3遍后,觉得编排很乱越读越阿杂,索性就不
看,但偶尔看课本上的例子。把课本后面的法条切下来,每次读行政法就只是看法条,连
当初上课笔记也完全没看。原因在于从考题观察,大多还是以法条为基础或变化。行政程
序法和救济法外,国赔法、行政罚和行执法条文很少每年固定各会有1~2题命题,算是CP
值很高的部份,觉得今年考好多国赔。选择题库我用林叶,行政处分部份就有497题,题
目比林清百分百多,且是单纯的题库本,个人不爱还有前情提要的重点,整本作过3遍。先
前有人说林叶的错误很多,虽然自己也有找到几个但觉得不是很严重。也有使用阿摩
,当成绩排很前面时就得到安慰与信心,只看法条的读法也没输人,觉得被治愈了!另建
议空闲时可看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及座谈会的东西,反正也没多少。
用书:林清 行政法总论
林叶 行政法(测验题库)
周董 周凌 行政法题型破解 <-不是周董 昆凌
《经济学》(普:86 高:40) 徐乔
考爆了请洽其他高手,原本希望能靠经济多拿几分,结果普考时间控制太差,快打钟
时好几题都还在考虑,只能赶快猜一猜。高考一直卡在申论,超级慌导致选择题后来也没
时间思考,没想到最后是经济让我毙命。但还是要说徐乔上课浅显易懂又风趣,能把经济
课带到大家呵呵笑也算是不简单。不会有太多数学,每题补充讲义的题目都带着解,
又奖励小考满分的同学,所以为了支持徐师,题库本也选择他的。但是,书的缺点是
编排的方式与没有每题都附解析,而且会与上课的补充教材题目重复。考古题多作尤其原
民、身心特考,最后一定要加强计算题,我就是忽视计算题的优良示范,
另外吃饱没事也可以参考近年研究所考题。
用书:徐乔 经济学 / 经济学题库Q&A
《货币银行学》(高:50) 何薇
很喜欢何薇老师不厌其烦又认真的教学态度,把以前讨厌的货银变得不那么可怕,
教材的题库收录也很完整。我是以老师上课课本为主,并没有再阅读其他教科书。
但这科请参考其他高手,我后来选择放生此科,大约考前三个月内我很少看货银,
分析考题货银有近半数偏总经,读经济时就可以顾到;另外过往货银给分比较严格,
貌似投资效益低。这方法比较偷懒,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另外从101年开始都有一题是
计算题型,我猜可能会变成固定,建议要加强计算题准备。
用书:何薇 货币银行学
《商业概论》(普:79)
看考题比较偏向企业管理与时事应用题,古早前考管研有唸过管理学,不过一向不是
拿分科目也早忘光。近几年考国营时又再浏览过企管,总括来说,这科没有花太多时间准
备,建议没概念的考生考前一个月抽空了解,有基础的话考前一周浏览也没差。企管中的
行销、领导激励理论是重点,至少要看过,其他就临场发挥。这分数我到现在还觉得谜,
第一题根本定义不熟整篇瞎扯,第四题名词解释没写完,不知道这次是否给分较慷慨。
#########
四、备考历程
【上课期】
〈7月~9月〉 这期间刚开课,还在调整当考生心态。课程不算多,全职关系有
很多自己时间,没上课时就复习预习上课内容,重听录音档。
还没有花太多时间唸书。
〈10月~12月〉 正课大爆发,一周有5天课,没课时会去图书馆唸书或看证交、公司法
DVD,约从早上9点到晚上11点或更晚,看当天到图书馆时间,最少要读
10小时。有课就念到下午5点半再去上课,记得此时都在整理上课笔记。
这阶段我是以紧跟课程为主,老师上到哪我就复习到哪。
如果习惯整理笔记也可利用此阶段,时间还算宽裕。
【地特考后】
〈12月~3月〉 地特完后针对已经上过在考场上还不熟的部份加强,这阶段有些专科已经
结束或是进入后段接近结束。课程少很多所以有自己的时间可以复习,
读书时间如前阶段,维持至少10小时,除非去上课,否则几乎都在图书馆
,反复把上过专科读熟。大概2月自印公司证交法条开始尝试背法条。
【考前三个月】
〈3月~6月〉 经过前几阶段的复习,除了公司、证交法外,其他主科至少看过3~4次,
开始透过考古题检视不熟悉的区块。我觉得考古题的练习需要提早,
如果等到考前一个月再练习会比较匆忙。其次作考题也等于加深印象,
因为遇到类似概念的题目,反而因为重复浏览不自觉记起来。
遇到不熟的考题重新再回课本或法典查阅也能加深印象,借由考古练习等
于用另一种方式再复习。我这阶段在图书馆的时间会更长。
偶尔从早上9点多到晚上12点多。
【考前一个月】
〈6月~7月〉 经过考古题的练习会更知道该科出题重点,重新再回课本复习各科重点,
并加强法条熟悉度。上一阶段错误的考题要再练习,已经不会错的题目
可以放心快速看过,现在看书的速度会稍微快一点。除此外共同科目的练
习也加进来,主要是宪法的部份。重新调整读书时间,早上不要睡太晚,
我最晚7点半要起床,晚上大约10点半离开图书馆,要求自己最晚12点要睡
觉,要把自己的生理时钟调整到符合考试时间。
【考前一周间】
〈7月~7月中〉 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身心最佳状态,尤其不能感冒。如果有信仰
也可以去拜拜,像我就去买考试会用到的文具,整个半天都被文具店绑架
。考前一天我也去看考场教室,那时觉得位置很不错,没有很前面也
不是在冷气口,就觉得一切都会很顺利。(很会自愈术)
考前一天几乎读不下,早早休息。
#########
五、我的选边站
备考方法无绝对好坏,适合自己与否比较重要。以下就我自己选择的阵营说明,
给正在徬徨或是同阵营的考生些许例子对照。
《笔记?》 没有整理属于自己浓缩重点的笔记,一科都没有。完全是以书本为主,
反复地翻阅。但我会把自己的想法或补充内容写在课本或法典上。
觉得翻课本比较安心,作笔记很费时,以及其实做完笔记后还是在看课本,
所以就不做了。也有试作心智图,不过作几份后一样都丢在一边,放弃。
《读书会?》 没有,自己一个唸。有时组读书会是避免偷懒,我因为以前考研究所时的
经验加上有“全职考生就是要唸书不然要干麻”观念,把去图书馆当成上
班,所以这点不需要有人督促我。但缺点是没人可讨论或是不知道自己程度
的不确定性。
《练习申论?》 没有认真练习写申论也没在心里拟大纲。所谓认真是指,拿考古题计时
测试申论写作能力并对照拟答或给老师批改,知道应加强的部份。
我都用看的方式,看解题书怎么写。仅有一两次为了知道自己写字的速
度,找大约合适字数的拟答抄过。申论我只设定每题拿15-18分,
懒得在申论花时间。
《申论写法?》 这次大部份都没写大纲,法科也没有完全用三段论证法,有分点论述,
几乎都没写结论。知道法条条号我会写,不确定的就没写如“依行政诉
讼法第237-1以下规定…”或“依行政执行法规定…”可以再比较其他人
的写法与分数之差异取舍。
《法条写法?》 因为避免被挑毛病扣分与充实版面,高普考的部份我都是用“XX法第400
条第1项”的方式。关务练笔时,最后一题因为时间不够,整题都用“§
”, 我是觉得两种方式分数没差。
《图书馆?》 都去图书馆,偏好大学图书馆,觉得品质比地区图书馆好。为了24小时自
修室花300办校友证,很值得。市立图书馆的缺点就是遇到重要考试期,
不仅要跟国、高中生抢位,假日就变成家庭旅游热点。
补习班自修教室都是国考生,会有种同根生的慰藉,看到读同科的考生
认真自己也不敢偷懒,不过位置不算舒适也有时间限制,总括来说还是以
大学图书馆为先。
考完后回嘉义继续拼地特时,觉得嘉义市自修环境资源跟台北差很多,
后来发现嘉义大学兰潭校区的图书馆很棒又舒适也没啥人,校外人可以带
背包进入而且B1的自修室开到24点貌似没限定在校生,看准正常考生一定
不会跑这么远,所以纵然距离不近,还是花钱办入校通行证,打算没考上
的话要在此常驻。
《考古题?》 练习至少5~10年内题目,经济建议要练习整份并计时,不要像我只作题库
书时间控制很差。
《其他》 没完全闭关,还是会跟朋友吃饭、吃完不累就回图书馆补时数;还看on档韩剧
,不过只控制看“皮诺丘”而已,“末生”、“KMHM”就先放生;没有戒网络,
有时会不小心上很久,不过大约考前3个月起,意识到这样不行,去图书馆都不
带手机;没有运动、没有信仰拜拜。
《自制法典推荐》 个人偏爱法条有标示项款号次的,网络找很久终于在“宇法知识
工程网”发现,推荐给有相同喜好的版友。
六、后记
因为自认考差,除行政法考后有对答案外,其他都不敢对,直到更正解答后才对普考
跟高考共同科目。放榜当天也不敢查榜,还正报地特觉得名额也太少要多报一区,
补习班打来才知道榜上有名。考试最烦的就是这种不确定感,考后等放榜比备考期还煎熬
。以上经验希望能尽己棉薄之力,倘有其他疑惑再私联,尤其是嘉义地区需要帮忙的朋友
。祝福正在耕耘的你们,明年也能分享喜悦于此。
作者: Hickman (jump)   2015-10-06 19:40:00
作者: highleip (high)   2015-10-06 20:59:00
作者: avonc1017 (黎明前总是黑暗)   2015-10-06 21:28:00
推幽默文笔
作者: nickyrosy   2015-10-07 00:02:00
大推
作者: aa5013761 (PY)   2015-10-07 18:32:00
罕见的商行心得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