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4年文化行政高考上榜心得

楼主: Friday13   2015-09-26 12:51:33
感谢国考版考友的热心分享 获益良多 特此回馈之
高考 普考
国文 62(35\11) 51
法英 54 62
文政 75(15,20,20,20) 61(22,8,15,16)
艺概 82(22,18,22,20) 81(21,20,20,20)
文学 80(20,20,22,18) 69(16,17,20,16)
文化史 45(9,10,14,12) 61(10,18,19,14)
人类学 71(18,16,15,22)
文资 60(14,19,12,15) 64.17
平均 66.67录取 58未录取
背景
教育大学美术创作所毕业 学业能力中等
边工作补习X光一年 兼职两年 全职一年 前后四年多
中间经历生病住院 右手神经退化 半年无法写字 复健后才回复八成
最后一年 家人重病 要照顾生活起居 实际密集念书只有考前三个月
还好有咬紧牙关撑过去
我是苦读稳扎稳打型的 备考经验或许可供许多跟我差不多背景的考友参考
实力的建构历程
1 补习班资料熟读+笔记整理 可达70%战斗力 补完习后首次高考挤进5X名 信心大增
2 资料扩充,案例蒐集跟期刊整理,可加10%战力
3 鬼档墙期 高考地特每次都差一分多 持续了两年(应该加强共同科目但懒惰)
4 地毯式写考古题提升15%(几乎每科都写一百题 仔细整理 美化标题 标关键字)且勿抱持
侥幸某章节冷门不写(EX中美史 古文明等等 )谁知道何时来个回马枪
5 5%考运~~实力巩固后 就等运来了(文化行政真的比别的职系更需要考运)
自我能力分析
优势 艺术背景 常看展览 吸收理解能力还行 对科目内容有兴趣
弱点 论述差掰功弱 写字慢 背景知识不广 记性差 没定力 共同科目差
策略:资料在精不在多 背诵时间大于念书时间 把握考前三个月 主拼高考
技巧:[掌握架构 美化标题 背关键字 编口诀]
考后检讨,掌握批改老师的给分标准
考后一定要立刻写下答题内容以备放榜后对照成绩检讨
不然考完放空 等三个月放榜根本不记得写了什么 高分绝不是碰运气(当然一些冷门或特
殊题例外)低分的题目 就尽量参照读书会考友或网友分享得高分的拟答 如果都找不到就
上网把志光+TKB拟答综合整理成一篇
关于考试作答的想法
1 写字慢手残也没关系,重在精不在多
每每看到考友说写满八面 我都很惊恐 因为我总是只能写1.3-1.5面\题
普考时间短我无法发挥只写一面多两三行 共同科弱 因此成绩普通 但是也都达到差一两
分的成绩考了几次发现 这样的篇幅也能拿2X芬甚至25 我就比较安心
针对这个弱点 我一定要把握写出的都是关键字 不多写冗字瞎扯(当然不会写的题目还是
得掰)所以我在整理考古题时都会尽量写在国考格式的活页纸上,背熟,看到题目就知道
"定义"可写出五行、例子写七行,把整段背出来。写多了就会拿捏书写比例与分配
2 看到谜样的出题范围也要镇定
考了几次发现,四题会常常有三题是老题目,一题冷偏,所以务必把握老题目一定要拿下
18 20以上,这是基本盘,至于怪题目就是靠运气跟知识整合能力了,不管怎样都要写的
条理分明 煞有其事,切勿烂尾中断、胡言乱语。有了这层认知,临场看到崩溃题就能比较
镇定(抱着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情)
3.每次高普地特都要把握
每次高普我都有报名 为的就是要获得批改成绩作为检讨之用 普考当作暖身 高考进入状

笔记
某年榜首分享 她有六个版本笔记 依序浓缩 我大概两个版本 一个是详细版 一个是浓缩
版(重点&不熟的,一科十几张活页左右) 搭车或空档可拿出来默背,考试当天带这份即可
文化史 艺概 文政 文资 有地毯式手写整理考古题。人类学 文学直接背题库本(可多补充
例子)
各科准备方式
艺术概论
补习班艾克资料+欧美现代艺术+网络补充考古题与例子
地毯式考古题书写整理,定义 艺术家 作品名称 脉络 务必背熟
文化政策
补习班讲义浓缩成笔记 考古也写超过一百题照主题排放 例子很重要 不要写补习班给的
新闻时事就不多说了 看到不会的赶快去google
人类学
TKB讲义、考古题库本+科塔克熟读 从考上前辈的书单中撷取大量台湾例子
文化资产
志光课本+题库 整理成笔记 参考楚越老师的架构表补充不足的部分
文资局网站 把资源区问与答\时事全部做成精简笔记
自制宪章宣言表(上网蒐集历年的宪章宣言 标注重点内涵) 很好用
单独考出或论述时引用都能加分
近两次考试爱出时事评论 务必特别留心 原住民文资争议 无形文资
最后 例子一样不能少
本国文学
我没什么古典文学素养 全靠殷老师救活 课本+题库背到滚瓜烂熟 几个文言的万用句要背
(刘师培、文心雕龙等等) 台湾文学部分就要自己多补充作家与作品 增加鉴别度
文化史
万年弱科 都三四十分 这次地毯式写了一百五十题 也是只有45分 可能天生没天分没史观
读书会
我一年半前组了一个小读书会 大家实力相当都差录取两三分,到目前为止共有四位高考
与地特三上榜(这次两位)
运作方式:讨论考古题,每次规定同一范围,写出标题、关键字、大意,印给大家检讨,
总和各家专长,破解不少盲点,对提升实力效果很好。遇到夸张藏私偷懒的,视情况剔除
后期题目讨论差不多后,改分配期刊论文整理
好的考友伙伴很重要 如果有兴趣 加入我的读书会 请私讯给我
以差距五分内、有考试经验、愿意无私分享者 优先录取
将会有今年两位上榜者的私房传授与考古题咨询
(在台北 地点可讨论 )
失败后的彻底检讨与补强 是上榜的基石
落榜后一周 借由整理书桌书柜 笔记资料回复心情
把考烂的部分 特别找出来一一补强 再接再厉
我这小鲁都可以上榜 各位优秀考友一定没问题的
如果你已经很接近了 每次都在五十强左右 坚持下去就是你的 祝福大家顺利上榜
作者: aotin (奥丁)   2015-09-26 13:07:00
恭喜你!
作者: pk0943 (.)   2015-09-26 13:23:00
考上才是挑战的开始,之后是否能撑下去是重点,文化行政职系都蛮操的,常加班,办活动时更要牺牲假日
作者: aa3ch (啥利破特)   2015-09-26 14:14:00
这豪眼熟啊XD
作者: pinion55555 (决定自己的DNA)   2015-09-26 14:35:00
恭喜!
楼主: Friday13   2015-09-26 14:36:00
我跟楼上上榜那位是同个读书会喔!!快来加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