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3年高考文化行政上榜心得

楼主: aegislin (把爱藏进回忆深海)   2014-09-24 23:56:24
[心得] 考试、上榜、落榜、读书...等心得文。
一、背景
本身是中部私大历史学研究所毕业,很不争气的5年半才拿到学位。毕业后在北部的
公家单位担任派遣助理,薪资比照国科会,但升迁管道全无。也因此想要参加国考,
先后准备四年,但前两年看函授,但想看就看,不看丢一旁。因为在办公室受了刺激,
才报名补习班面授课程。
二、历年成绩
102年高考 102年地特台中考区 103年高考
国文 73(41/12/20) 57(30/9/18) 60(36/12/12)
三合一 54 64 62
本国文学 62(18/14/11/19) 49(12/16/11/10) 61(23/12/8/18)
世界文史 57(19/16/12/10) 40(15/10/5/10) 64(15/20/15/14)
艺术概论 76(13/20/22/21) 72(23/24/14/13) 68(19/11/20/18)
文化政策 55(21/20/8/6) 77(13/22/21/22) 76(21/19/20/16)
文人类学 62(21/15/16/10) 54(12/14/12/16) 57(11/14/20/12)
文化资产 44(8/15/4/17) 76(20/25/15/16) 61(15/16/16/14)
总平均 60.16 61.43 63.80
录取分数 64.73 65.40 60.40
录取与否 未录取 未录取 录取
排名 85 34 5
三、整体应考策略
应考经验给我一个想法,与其其中两三科考高,而其他科没有达到一个平均分数
没有什么用,我们是参加国家考试,不是再做学问,能拿到基础分数比较重要,而文
行高考近几年的录取分数大约都在65上下,因此策略调整为每一科均设法考到65,
文化政策、艺术概论、文化资产等读起来比较擅长,因此将这三科作为拿分关键。
以四题申论题而言,每一题约拿到16分左右,若比较在行的则设法多拿些分数补足。
后来发现补习班的讲义可以帮助自己考到6X左右,若要高则要多看其
他论文或书籍。由于本身有正职工作,加上年过30记忆力、体力都有些下滑,因此则
要求自己先将补习班讲义读熟,读通,若行有余力则多注意时事,看看文化部及相关单
位网站。同时,为了保持书写、论述手感,每天一定要求自己写些东西,可以是读书
心得、时事见解、或是心情抒发,一方面让自己持续手写感觉,另一方面也趁机练字、
练答题格式。
四、各科准备方式
(一)国文
本身有一些国学底子,测验题都没什么在准备,成绩也都算理想,今年考试时
眼睛糊到OO,没看清楚题目,考得比较差,一直到对答案时才猛然惊觉原来题目问的是
什么,测验题分数有些悽惨。作文部分也没什么准备,但每次搭台铁或路过公家单位时
会特别注意有没有贴什么标语,然后把标语记下来,或是注意时事,国考时很有可能会
出相关作文题目,可以套用进去。结语时一定加入如果自己考上公务员的话,会如何
如何砥砺自己,绝对不会因考上而因循怠惰。公文则是前一天拿补习班讲义照着写,
练练格式。
考试时则按照测验题、作文、公文的顺序一步步写下去,作文篇幅大部分都在5到6
页之间,剩下写公文。但这是个人习惯,奉劝大家要找到自己的答题方式,按照自己熟
悉的步骤。但个人觉得与其花时间想公文要拿高分,不如设法多看看名言佳句,作文分
数的成长会远高于公文。
(二)三合一
没啥准备,考前把补习班提供的考前重点整理K过几遍,英文则是凭实力(
但好像没啥用处)
(三)本国文学
个人花非常多时间准备这科,无奈本国文学范围太广,总是觉得准备不完,故
以补习班教材为主,先打好基础再说,台湾文学方面则选择《台湾文学精彩一百》以及国
编馆所出版的《台湾文学青少年读本》,里面收录许多台湾名家的作品,重点是作品后面
会有作者简介、写作心情以及作品特色,可以作为举例的参考。
此外,因为考的内容多是台湾文学经典作品,在闲暇之余或是不想念书的时候,会去
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一方面欣赏作品,另一方面则是因读过可以加深自己印象,写出
来的文字也比单纯看补习班讲义更加深入。
(四)世界文化史
虽然是历史学硕士,但主要研究是中国现代史,上了硕士班便没在碰过他,这科
可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开始也是很铁齿,花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是用以前学
过的东西应付他,成绩也不甚理想。但考完102年地特后,开始分配比较多时间在世界文
化史身上。整理时则按照军事、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不同层面做通盘整理。
考试前几个月则上台大、政大、师大等国立大学参考当年度硕士班入学考题,虽然题目不
可能完全相同,但至少看看今年硕士班的入学考题方向,试著书写一遍,此次考试也有
些许帮助。
(五)艺术概论
对于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我而言,这一科是最早准备,也是花最多时间准备。方式
也是看补习班的讲义,先打好一定基础,在陆续增补其他东西。近几年比较爱考的公共
艺术、地景艺术、集合艺术、现当代艺术会特别留意,必且注意考前几个月的艺文活动
此外,蒐集案例是这科很重要的一点,讲义上提供很多教材,但我会多去看相关作品,
上课时询问老师,这个作品适不适合用来解释某个理论,或是适不适合作为某个理论的
代表。特别是将自己对于这个作品的看法整理一遍,以便考试所需。这科从101年地特四
等、102年高普考、102地特三等都能维持在70左右。因此在今年准备时,分配的时间较少

(六)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也是以补习班讲义为主,补习班讲义已经将这四十年来台湾文化政策演变、
文化机构演变、现在文化部推行的各项政策、文化部新五四运动内容整理得十分详细,
可以作为应考的基础,但这科也偏重个人的论述能力,这必须另外培养。此外,要设法
整理相关个案,寻找自己最喜爱的个案带入其中。
(七)文化人类学
这科要特别注意名词,很多考题其实都是另类的名词解释,会先考对于某些概念的
熟悉度,在从中加以论述。柯塔克的《文化人类学》、庄应贵《文化人类学读本》都是
不错的选择,补习班讲义这一方面比较简单,可以快速做基础知识的建构。此外,人类学
是很贴近生活现象,或是文化发展,多注意各族群的风俗、信仰、文化活动。
(八)文化资产
法规是本科重点,文化资产保存法必背。往年文资法会考个一到两题,有时候会直接
考法规,有时候则会考法规应用之类的。但今年的文资特别不同,非常的活,考完后我只
有“X,这么那么难写”的感觉。不过,若按照今年出题方式,对于许多文资议题要能
深入掌握,必且加以论述,多去看看这段时间社会上有什么文资相关争议,学者看法。
个人觉得FB的“文化资产大小事”这个粉丝团不错,定期提供相关的文资讯息,可借由此
加以深入探究。此外,文资局的网站可以常常上去逛逛,浏览各类型文资的特点、登录
理由借此准备专属于自己的案例,考试时见招猜招灵活运用,将案例带入答案,增加篇
幅也增加深度。
五、读书计画
工作比较特殊,有时候可以准时上下班,有时间唸书,有时候过于忙碌,可能一个
礼拜都没有办法读书,也因此我在补习班时会特别认真专心听讲,一有问题马上于课间
课后询问老师。在搭捷运时,心中会回想今天上课的内容,或是背法条,同时把法条整个
输进手机备忘录中,一有疑问马上确认。若因工作缺课,也会立即补齐,设法跟上进度。
六、结论
能考上国考,必须具备实力,但考运也非常重要。可以说7分实力,3分运气,
不要放弃任何一分钟,有时在考前稍微注意的东西,很有可能在考试时出现。
同时不要放弃任何一科,每科至少都要拿到基本分数,若擅长的科目则要特别发挥。
在考试时千万不能紧张,只要一紧张,表现失常,都会影响考试成绩,若考试
失利,也不能灰心丧志,必须在短时间内调整心态,重新面对下次挑战,个人考了4
年6次,落榜5次,终于在第6次考上。而对于非全职考生而言,有一份工作,可以让
我能后顾之忧,坚持国考这条漫长的路,也让我比较安心面对生活的压力。
文化行政是个很灵活也很公平的科目,会碰见中文、历史、文化资产、文化研究、
人类学、艺术相关专业的人才,但也因此,每个人只对一科有基础,其余都需重
头学起,千万不要想说自己是什么系毕业的,对于某一个考科有优势。每个考科都要
全力以赴。考古题要花时间书写,题目不会完全相同,但同样概念会不断出现。
我想,补习班最大的功能在于提供自己基础知识,整理各种资料,若花钱补习,
可以先将补习班的讲义教材读熟读通,以此为基础,设法另外增补其他东西。案例是
很重要的,选择自己喜爱、有利的案例,在考试时活用。且有几科的概念可以互相流通
遇到自己不熟悉或没看过的考题,试着先想想,有没有类似的东西可以运用,
千万不要放弃,有写有分,误打误撞也有可能拿到不错的分数。祝大家都能金榜题名。
作者: TAKOEBA (知音苦难寻 情起何所以)   2014-09-25 00:04:00
能考上文化行政的真的都好强
作者: cbakyle (...)   2014-09-25 00:07:00
恭喜恭喜!
作者: darksnow75 (笨小焯)   2014-09-25 03:25:00
恭喜!!谢谢分享:D
作者: nursechan (小护士不是护士)   2014-09-25 08:04:00
恭喜上榜 感谢分享!!
作者: kosong ( 唯有瘾者留其名 )   2014-09-25 14:49:00
好棒!感谢分享。给推~
作者: ailys (アリス。)   2014-09-25 17:08:00
恭喜!感谢分享!
作者: bonjacquline   2014-09-25 20:58:00
恭喜原P0上榜!!!谢谢分享
作者: citystar (翊匀)   2014-09-26 09:07:00
恭喜恭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