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奔驰即将可以感应充电了!

楼主: ppaaffaa (赌王)   2016-07-01 15:24:37
原文网址: http://goo.gl/6squ9Z
2017年奔驰推出的S500e Plug-in Hybrid改款车将搭载感应充电功能!
你知道吗?奔驰(Mercedes Benz)也可以像手机一样可以感应充电了,奔驰预计2017年
推出S500e Plug-in Hybrid小改款的插电式油车,将搭载感应充电机制,不须接插头便能
充电。这个感应充电功能的运作原理其实与手机的无线充电功能是一样的。
感应充电的应用方式是:由一组在车辆前方底盘的感应线圈加上另一组在感应模组上的线
圈所构成这套感应充电装置,只要车辆开到感应模组座上,两个线圈对上便可以自动充电
,车上的资讯显示萤幕也会告知车辆充电开始。
也就是说,透过感应充电,驾驶车车主不需要下车找充电拉线插插头,只要停车,因为可
以将充电感应的模组搭载在家中车库或是停车场的停车格,就可以开始感应充电。
实现感应充电简化了有线充电的繁复,驾驶者不需要下车找充电桩拉线插插头,让充电变
成一件省事的事,但Benz也表示传统有线插座充电还是较感应充电来得快,充电感应效率
仅有插座充电的9成,感应充电系统的电力输出为3.6kWh。
不只如此,新款S500e Plug-in Hybrid搭载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与马达,是现在市售
S-Class家族中最省油的车款,现在引擎为3.6升V6双Turbo款式,和马达搭配,马力可达
442匹,每一百公里耗油仅需要2.8公升,而S500e目前CO2排放量表现,在每公里仅65克的
,也是S-Class中排污最洁净的车款。
除此之外,目前Benz全心投入的智能驾驶功能也会运用在2017年小改款的S500e中,感应
充电系统透过与智能驾驶系统的配合,可以让车辆自动进行感应模组对接,方便车辆进入
感应充电。明年S-Class改款时,Benz亦会将感应充电列入新增选用项目上,并会将这款
功能应用到其他奔驰Plug-in Hybrid车型。
像这样的汽车充电技术,到底实不实际呢?之前手机也推出无线充电...
但效率似乎不怎么样...用到汽车上面实际上应该很差吧
作者: KGSox (天天开心)   2016-07-01 15:29:00
我记得Formula E就有感应充电了吧 这项技术都用在赛车了所以效率应该不是问题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6-07-01 15:36:00
赛车只是充电速度的效率 对于能源利用的效率就不在意了例如能充3.6kwh 是要耗损5kwh 这怎么办
楼主: ppaaffaa (赌王)   2016-07-01 21:55:00
因此赛车的技术走在一般用车的前面?
作者: snd (神犬汪汪汪)   2016-07-01 22:04:00
这电磁波会不会超强...
作者: KGSox (天天开心)   2016-07-02 00:03:00
D大讲的也有道理 Formula E的安全车i8也有无线充电功能 不知道一般市售有没有得选配?
作者: ko232 (洋基洨王子)   2016-07-02 00:46:00
无线充电其实要看规格吧,主要是把感应线圈上的磁能借由RF的近场传输到另ㄧ端的线圈,在转换成AC Power,如要应付车载电池的充电,输出功率必然要够大,而关键其实就是接收和传送端的loss不能太大,否则就会影响充电的品质很速度吧
楼主: ppaaffaa (赌王)   2016-07-02 21:19:00
推专业!
作者: chienjr (了解自己也是很难的任务)   2016-07-03 21:27:00
这种大尺寸的感应大概可以有90%以上的效率,手机的只有6~70%,距离远会让效率再下降,像是WPC距离到2cm还可以传但效率跌到40%前后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6-07-03 21:30:00
车身底盘上的线圈 是不是跟线圈能控制的有效范围内?
作者: chienjr (了解自己也是很难的任务)   2016-07-03 21:32:00
其实也就看线圈直径和线圈距离比例...还有对准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6-07-03 21:32:00
车用充电这样的例子里 有效距离大约是多少以内?
作者: chienjr (了解自己也是很难的任务)   2016-07-03 21:34:00
118科大在某结案报告展出的,说是95%效率的,是15cm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6-07-03 21:35:00
因为车底盘并不是一个平面 重点是还有排气管传动轴等所以它线圈的位置 应该会更高一点 让掉一些零件东西如果有效距离只有15或是20cm 是不是地上充电的线圈要高于地面而且车身高低是会变的 总不能人一上车就撞底盘吧十几公分的距离 对于实用性 还是太短一点
作者: chienjr (了解自己也是很难的任务)   2016-07-03 21:38:00
线圈-线圈间如果有夹导体,会让效率出问题..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6-07-03 21:39:00
若是线圈更低的话 那在路上被碰伤的机会就很大了不过就是自动充电 那有一个自动对准插座的机械手臂不就得了这样就接近零耗损了无线充电的唯一好处 就是在车动态的时候 还能充电看起来这是很难达成的 这在路上需要太大量的线圈
作者: chienjr (了解自己也是很难的任务)   2016-07-03 21:46:00
充电控制用的DC-DC coverter大概也是9x%效率,而感应充电的共振控制过程也可以拿来做控制整体而言,固定式无线应该是小输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6-07-03 21:50:00
我说的耗损 是指电源与车身连结这一段的能源耗损而且 线圈对于车重 有多少影响?如果不如一个机械手臂 那这些研究就是无效的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6-07-03 22:14:00
基地台放家里的概念
作者: ko232 (洋基洨王子)   2016-07-03 23:22:00
以RF近场传输而言,感应线圈(电感)磁力线分布的强度是关键,而手机的RF传输在于TX(传送端)是借由功率放大器在借由天线将Power发射出去,感应线圈磁力线分布越强,AC的Power越大,传输距离也会随之变化,而传输效率,其实就是TX(传送端)和RX(接收端)能否有最大功率的转移,当然这也跟两端的阻抗是否有匹配有很大的关系,也是影响充电的关键
作者: zeta (Find the Way)   2016-07-04 12:06:00
动态充电道路好像日本还德国已经在开发中?
作者: chienjr (了解自己也是很难的任务)   2016-07-04 12:16:00
英国但宣称是磁共振式传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