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奔驰博物馆参观心得(2013/10)

楼主: MaxMarcoWei (凤梨人)   2015-01-06 01:31:58
网志图文版:http://tinyurl.com/l39lqe8
文长,可以配饭。
由斯图加特火车站要前往奔驰博物馆(MERCEDES-BENZ Museum,这次没有打
成“土”了齁!),可以直接搭乘 S-bahn 的 S1 路线前往,前后大约是
20 分钟左右的车程。
当然 GOOGLE 这样说是很轻松容易,但事实上一走进车站里,难免还是会陷
入一些小小错乱,例如说该坐往哪个方向才是正确的,这就很重要囉,可能
有关当局也很清楚这家所谓的“梅赛德斯奔驰”对于这座城市是有多么重要
,所以我们轻松的就找到往它的所在地“Neckarpark”的发车月台。
S-Bahn 似乎是由德铁(DB)在营运的,所以车子也就是标准德铁形象的醒目
红色涂装,算是在偷学我们台铁捷运化的“德铁捷运化”吗?哼哼!(鼻孔
喷气)
途中会经过一站的名称叫做“Bad Cannstatt”,虽然我不知道后面那一串是
什么意思,不过顾名思义这一站是很坏吗? “Bad”耶!还不坏吗?由此可
见这个国家真的就是坦荡荡,坏就坏,直接就在车牌跟站名上面先跟你说,
表里一致就是他们所追求的吧!(远目)
差不多就是一个小转身的速度,旋即我们便被列车弹射出来,因为
Neckarpark,也就是“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一下下就到了。
只不过...举目四望,这附近...怎么好像看不到足以称之为“梅赛德斯奔驰
好伟大博物馆”的建筑?我们到底是有没有坐错车啊?!
算了,且战且走,反正上面都有路牌标示著“MERCEDES 什么什么...”的字
样,应该不会错啦~
其实走出车站外头便可以看到“梅赛德斯奔驰好伟大纪念博物馆”的指示牌
了,而且看起来也有许多群众跟我们一样也是要去这个“梅赛德斯奔驰好伟
大纪念专用博物馆”的样子,太好了,至少不会像恐怖片的情节一样,四个
人走着走着突然走进一个只有一家破烂的加油站的那种剧情。
循着路线指示,很快便可以看见这个“梅赛德斯奔驰特牛逼好伟大纪念专用
博物馆”的身影,大约就是从瑞丰夜市经过三民家商门口到汉神巨蛋大门口
的距离,叫出租车的话要马是没跳表基本费,不然就是司机拒载,所以还请
衡量一下同伴们的脚力。
突然在地上捡到两张保时捷博物馆的门票...是有规定说进入宾土车博物馆时
身上不能携带保时捷博物馆的票根这种事吗?不可能吧?(啊,我又打“土
”了...)
接着就往里头前进吧,虽然这辈子可能未必有机会成为宾土车的车主,但是
多少可以了解一下这家车厂为啥可以这么屌,每年都卖得这么好,简直是比
较普及化的高级车的代名词与标竿了嘛,至于更高级的什么梅巴赫(
MAYBACH)或者劳斯莱斯之类的就算了,已经高级到让人没兴趣的地步了。
话说就算没有开过奔驰车,应该也可以对奔驰车有兴趣吧?要不然那些军事
宅是有几个开过战斗机的?铁道迷也未必开过火车头呀对不对?
一进入大厅,可以看到售票处已经排满了一列人龙等著买门票了,大厅的天
花板及墙面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清水模混凝土,照明则像是漂浮在天空中的幽
浮一样,厚实沈稳的庄重感从一进入便如影随形。
稍微小排了一下队,不一会儿便买到票了,票根背面还印有一些经典车款的
照片, 会有人想要收集所有车款的门票吗?每张成人票为 8 EURO,约合新
台币 320 元左右,宾土车一台最便宜的 A-Class 少说也要 148 万新台币(
对,在台湾买很贵我知道,为了保护裕隆嘛!),花个三百多就可以看到一
堆这辈子可能怎样也买不到的车子,值得啦~详细票价可以参考这边。
另外还会随票附赠精致导览小手册,跟一本特别展览的导览手册,这一次的
特别展览是在说 S-Class 的前世今生,身为黑头车的代名词,S-Class 的确
有它经典的地位。
入场则是要先搭电梯上去,再一层楼一层楼的逛下来,逛这种硬底子博物馆
的好处就是不会随便摆些有的没的或者放张纸板写个什么小故事敷衍敷衍你
,然后要你赶快逛完跟他买蜂蜜这样,桃园市说是现在全台湾观光工厂密度
最高的一个都市,但骨子里还是希望你赶快多跟它们买些产品而已啦~
而且啊,8 欧元的票价还内含语音导览的使用喔,语音的选项里还有中文呢
,很可惜的,它是....
邻国的残体字,好吧,无鱼虾也好,谁叫他们国家不知道为啥发了横财,已
经挤身为宾土车的最大客户之一,为了让这些富豪们可以更多多了解自己买
来那台车下面有四个黑黑的圆圈转呀转的到底是要干啥的,也只好勉为其难
配合著听听囉,只是听到生硬的口音讲著“欢迎莅临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
这句话时,还真有点想要转回去听英文的。
入口处的验票则是把票对着验票机扫描一下就可以进入了,一整个高科技啊
,原本我还期待会有个德国小姐或先生站在门口一边微笑一边帮我们撕票根
一边说著“You're Welcome”咧。
一、M1 展示区
一走出电梯,迎面而来的是一匹马的标本....哇咧是在说明,我们人类对于
汽车科技的需求一切都是源自于马匹这样吗?也对啦,现代车子在比性能不
也都还在说“这台车有三千匹马力!”,无怪乎每次去算命,算命仙每每算
到你今年有车关时,也都会叫你去拜一下关公,他的坐骑赤兔马在当时应该
可比现今的法拉利啦!喔抱歉,在人家的地盘上,要说是 SLS 才对。
语音导览机的用法就是对着展览说明上面有相对应的标志按下按钮,机器便
会开始搜寻内容讲解给你听了。
第一层当然是不会就来个什么当今宾土车场最强的跑车摆一排给你看啦,又
不是展示间,这里是从最原始的车辆原型开始说起,缘由啦~当时的使用情
形啦~使用的科技内容啦等等的,就算有黑历史的话,也绝对不会在这边说
给人听的。
当然,他们所自豪的内燃机也在此一并展示,这是在 1886 年所生产的单活
塞引擎,当时这家车厂还不叫做奔驰(DAIMLER-BENZ),而是在与另一家车
厂 BENZ & CIE 合并前的名称“DMG”(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
然后汽车品牌名称“MERCEDES-BENZ”里的“MERCEDES”的由来则就更曲折离
奇了,那是一个...疴...算是经销商角色的女儿的名字。
不好意思,这不是在菜市场里卖北港蒸土豆的那种三轮车,这不折不扣是一
辆汽车呀!没有冷气、没有蓝芽 MP3,它甚至连车壳都没有,但这却是人类
史上第一台使用汽油作为燃料驱动的汽车,这则又是由另一位“奔驰先生”
- 卡尔・奔驰(Karl Benz)所制造的,全球第一位汽车驾驶人,则是他的夫
人。
另一边则有相对更进化的四轮版本,应该是 1893 年所制造出来的全世界第
一辆四轮汽车,座位也开始别致了起来,光是里头的机器部件,便能让人看
得着迷了,这里比较明显的是,当时的轮胎技术还没开始发展,所以这些车
辆的轮子还是像脚踏车多一点。
而奔驰先生所制造出全球第一辆汽车的雏形便是来自于脚踏车,可摩托车则
却是由另一位创始人戴姆勒先生(Gottlieb Wilhelm Daimler)在 1885 年
所制造的了,这两位创始人在有生之年却从未看过彼此,总有种很奇妙的感
觉。
当然,既然汽车都会做了,那么自然轨道车也是难不倒奔驰的嘛!(误)这
则是在 1887 年所制作,附发动机的轨道车辆,可以搭载四个人,在今日看
来很像是某某矿坑主题乐园的云霄飞车。
有在地上跑的,那么再来个可以飞上天的应该不足为奇了吧?在 1888 年由
一位 Wölfert 先生所乘坐的飞空艇便是使用戴姆勒的引擎啦,很可惜的没
有继续发展,现在全世界飞机发动机的三强里面没有戴姆勒只有劳斯莱斯呀

一整列有如时光隧道一般的陈列著百年来各种使用戴姆勒内燃机的各种机械

造型也越来越多变,这台轨道车辆不仔细看还会以为是阿拉丁神灯里面比较
豪华的飞天魔毯咧,但是在实际使用上,这比较接近大众运输工具,两边可
以对外分坐两排人,最前面还会站着一个人应该是控制速度的,沿着轨道前
进,用来当作看风景的游园车还挺适合的。
这一辆则是 1892 年的汲水车,同样是使用汽油内燃机,讲到这边相信这篇
网志已经进入了一个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巡礼纪录了,我也不打算随便贴几张
照片讲个几句带过,所以如果各位大德手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的话,那
去吧,别把生命浪费在不值得的事物上比较好唷!
“而这就是一台由戴姆勒所制造出来,专门用来烤沙威玛的机器啦~”我实
在不想去做这个联想,但是这个标示著“1893 Daimler Motor Locpmotive”
的轨道机械实在长得好像烤沙威玛的摊子啊~
问世于 1893 年的“Victoria”及“Vis-a-Vis”车系则为全世界最早的“四
轮”汽车,也越发越来越接近我们今日汽车的模样了,不知道要是柯博文他
们来到地球的时间是当时的话,变形起来会不会很囧?这辆为“Victoria”

而这辆则是“Vis-a-Vis”,感觉跟我们以前的黄包车有点相像。
然后这些汽车便依使用者们的需求,由制造者不断推陈出新更多的样式、更
强劲的动力以及更豪华的内装,用料也越来越高级,这辆 1895 年出产的车
子在当时应该是不怎么有人买得起的奢侈品,同年我们台湾正开始在抵御新
来的统治者日本呢。
即便连卡车,也在上上个世纪就被制造出来了,这辆卡车是在 1896 年所制
造的,因为必须载重的关系所以轮子看起来也比刚刚那些“自小客车”结实
多了,不过那个年代的卡车还没有屋顶,连挡风玻璃也没有呢!
这辆是 1899 年所制造的“Daimler Motor-Geschäftswagen”,查了一下是
类似现今的小货卡,可以载重约 500 公斤的重量,而在 1896 年便开始有生
产同型车给另一间 BENZ & CIE 汽车公司贩卖了,这辆车还有精美的网络影
片介绍耶:
要是可以弄一台来开的话,假日的时候就开到驳二去卖鸡蛋糕吧!
这一辆则是 1899 年由 BENZ 所生产的“Dos-a-Dos”,是世界上第一辆有对
置式活塞引擎的汽车,会取名叫“Dos-a-Dos”的原因则是因为乘坐这辆车的
驾驶与乘客是呈背对背的形式,那么走在路上不就很像是一个“北”字在移
动吗?
接着则是由当时两家车厂所制造的引擎展示,这真的有点 Hard core,别说
是不太爱研究汽车的女孩子了,就算是我们男人也是像在看埃及法老王神像
一样。
墙上还会有些历史照片让我们得以一窥当时那个年代的情形,这是所谓德国
“经济繁荣时期”(Gründerzeit)的生产线景况,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生
产条件还不若今日这么先进,多以人工组装为主,这段时期约当 1850 年至
1914 年为止,以前的历史课本说不定还有读过咧,可惜全还给老师了...
另外这张则是 1899 年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在此各国争相展现自己的
实力,而在当时戴姆勒及奔驰两家公司也分别都有参展,刚从巴黎过来德国
的我们看到这照片还不禁有些莞尔,当时的巴黎铁塔似乎比现在的样子简洁
多了。
二、M2 展示区
而博物馆的参观方式颇舒适,直接就是弄一个好长的螺旋坡道让参观者可以
直接走到下一个楼层参观,也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是大器,螺旋坡道围绕着
的圆形区域里则是摆上几辆更为经典的车辆供人观赏,实在是很怕一走下来
马上就一堆人在逼我们买凤梨酥了。
这一层楼所展出的车辆则是脱离了上上世纪比较简单的造型,而是越来越有
造型,以及对于安全性的重视,很像是在历史课本还哪边看到的那个...引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塞拉耶佛事件,那个关键人物,斐迪南夫妇被暗杀时还之
前所乘坐的汽车那种造型。
造型自然是拉风许多,还有尾巴翘翘高耸入云的...不是尾翼,而是顶棚,轮
胎也逐渐升级了,不再是细细窄窄像脚踏车伦一样的了,否则依照那时的铺
路技术,车胎想必也是让使用者非常伤脑筋的部分吧。
在旁边白色这辆立马就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车胎问题的重视,一辆车就载了三
条备胎,可见当时轮胎折损率之高呀~
正面的造型则是可以用“更嚣张”来形容了,就算跟我说这台车是哪个阿拉
伯王子最近特别订制的车款我也相信。
墙上还有展示一些奔驰商标演进模样,现今这个简洁又有力的三芒星厂徽可
已经变成高级车的代名词了呢,能够让全世界都家喻户晓的商标说真的还不
多,尤其有很多小朋友从小就认识的商标,大多数都是汽车呢。
嗯?所以奔驰车跟铁达尼号也有关系吗?
哇哈哈哈~别看这辆车屁股大大圆圆,活像是游乐园里的小火车一般滑稽模
样,人家这辆车可是...
人家可是 S-Class 内!可是当时是叫做“Simplex 60”,名称就是好开又好
修的意思,红色的则是旅行车款,另外还有蓝色经典款式,让我们来看看现
在最新的 S-Class 长什么模样:
嗯...果真是物换星移啊...
同一角度古今对照真是有趣,无论哪一台都很吸睛,也都是当代量产车最高
工艺的结晶。
展场正中央的便是基本款的 MERCEDS Simplex 啦,这也是最最最早第一辆被
冠以“Mercedes”名称的 MERCEDES 车子啦,他的造型简直正到不可方物,
谁会觉得这款制造于 一百多年前的车子会不好看呢?1902 年的车子甚至还
比 2002 年的大多数车子还要美了~
展场内似乎还有一些彩蛋可以寻找,只要看到一些上头写着“33 Extras”的
灯箱,也就是博物馆内安排的巧思啦,里头会放置一些在当时年代使用的一
些零件,例如这个就是启动器,那时要发动车子可不像现今这样钥匙一转或
者按钮按一下就可以了,还得要先在车旁边用力地转动这根手柄才行。
另外这则是以前路旁的警示牌,这玩意儿要不是放在奔驰博物馆的话,还真
的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会有人觉得跑去参观“道路标示博物馆”的
行程非常有趣的吗?
逛到这里,才发现这奔驰博物馆还真的比外观看起来的还要大,摊开这本简
介,才发现里头总计有十二个展示区跟最底层的纪念品商店,如果想要逛得
很仔细的话,那少说一定要留个半天给它,但是如果您只是单纯因为老公或
者男朋友有兴趣才跟着来的话,那么差不多就...一小时吧?
汽车科技的日渐演变是随时都在发生的,今天在我们家里那辆小小 Tiida 里
的某个不起眼装置,都有可能是在某一年所发表的新车款上面划时代的新科
技,例如动力方向盘、电动窗、CVT 变速箱、可调式避震、安全气囊、氙气
头灯等等的,都是这些愿意进行突破的车厂慢慢研发出来的,出社会的第一
份工作就稍微在汽车周边产业浸淫了一下,了解这些厂商对于产品品质的坚
持,也算是很荣幸地再次回到了客户企业的所在地,来到这里参观客户的客
户的博物馆,心里的兴奋甚是莫名。
这是一张核发于 1888 年的德国驾照,也可能是德国的第一张驾照,在当时
的取得可不像今日这么简单,到监理所缴个钱考一下就能拿到了,想必就像
是现今要考职业驾照的感觉吧。
在铝合金钢圈还没发明前,那时的钢圈还是用木头制作的呢。
由通透的中庭往下看,可以稍微瞄到各层楼的展示区,不光是展出的这些车
辆,我想博物馆本身也是很有看头的场馆建筑,里头也许蕴含着与奔驰车厂
造车理念相同的 DNA,可能今天换成是参观奥迪博物馆或者 BMW 博物馆就又
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设计了。
噢~看哪,他们连飞机都吊起来展示了呢,值得注意的是一旁的电梯造型,
活像是在科幻电影里头汤姆克鲁斯会去搭的那种,还可以透过观景窗看到里
头的人呢。
三、C1 展示区
接着我们再走到 C1 区,看看里头有什么展示车辆。
由在墙壁上的蚀刻及浮凸可以辨认目前所在展示区,“E7”便是我们目前所
在楼层,“C1”则是展示区的标示,方才看到走过来的那个圆形区域则是“
M2”,“M”在此代表的是“Mythosrundgang”,英文是指“Legend Tour”
,主要是介绍奔驰车这个品牌一些值得纪念的历史,分为七层;而“C”则是
代表“Collectionsrundgang”,英文为“Collection Tour”,算是收集一
些跟奔驰车有关的主题与其相关的车辆,分为五层。
在 C1 这一区,看到开头的展示便可以猜到,这里头所展示的,便是由奔驰
车所制作的大型客车了,洽如此区的主题名称“Gallery of Voyagers”,跟
旅行者有关的奔驰车辆的意思吗?
嗯?国光号!?
但是这个主题区域收先吸引我们的,则是外头的好风光,方才来时还阴阴的
天气,现在又突然变为大晴天了,远方的山谷与城镇,还有底下那个长得像
个倒挂过来的盆栽,上头还被插了一根奔驰 Mark 转呀转的,上面该不会还
设计可以再盖一个盖子上去吧?
沿着玻璃帷幕底下还有可以往下走的楼梯,外头又恰好有光线射了进来,复
杂的光影构成了一幅很迷人的景象。
接着,再回头来看看 C1 展示区吧!
当然还是要秀一下这些载客车辆的原型啦,可能怕被布鲁斯威利或者杰森史
塔森跟坏人打架打一打开走逃跑的关系,这些车子是不能打开来参观的,说
不定还只是复制的模型咧~
然后后来演化的越来越像是现代客车的模样,奇怪,这辆车除却车头不看的
话,后面那车厢的部分还真像现今的 G-Class 呢。
一旁则是这整个展示区最为吸引人的一辆车了,它的名称为“1969
Mercedes-Benz LO 1112 Omnibus”,这是一辆 1969 年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所
生产的载客巴士,整辆车的涂装一整个充满拉丁风情,脑海里开始自行配上
Xavier Cugat 的歌曲,想像著这辆车子行驶在拉丁美洲的拉风样子。
另外还有一台庞然大物叫做“1952 MERCEDES BENZ O 3500 Allwetter
Reise Omnibus”,整体配色看起来根本就是米老鼠嘛!
更吸引人的就又更厉害囉,这辆是 1972 年的 300 SEL 6.3,只是,这明明
就是一辆房车,与旅行载客又有什么关系咧?
啊~原来,这辆车本身还真的是旅行者呀!为了一位等不及的美国客户,这
辆同型车还曾经在斯图加特机场被装进一台货机内,要直接使用空运的方式
运去美国呢,拜托,车子耶,怎么当作手机在运送啊?!
啧啧啧...这辆车就算用现今的眼光来看,还是正到不可方物呀...尤其那气
派的水箱护罩,还有两边的直列式头灯,再加上 6.3 升的巨大排气量,也不
难想像那位美国客户收到车子时的欣喜之情了。
后面的屁股也非常有看头,mark 贴上的部位正是整个弧线最适中之处,令人
深深着迷呀,叫人不盯着她的屁股看也难~
300 SEL 后方这辆旅行车的帅劲也是不遑多让,这是 1985 年的 300 TD,代
号 W123,查了一下网络,原来现在还是有一堆人对于这辆车有喜好,还有俱
乐部可以参加呢,的确,如果还能买到状况不错的二手车的话,这辆不只开
在路上拉风,连实用性也兼备呢~
车头灯虽然简洁有力,但是中间的水箱护罩,还有那骄傲翘起的奔驰 mark,
在在都不会让人视这辆车为等闲之辈,还附有头灯清洗器咧,嗯?有人注意
到里头还有放小树汽车芳香片吗?
正正正,那天似乎在路上还看到有载汽车专用的货车上头载着疑似这台车经
过自由三路跟曾子路口,状况还蛮新的,不知道会不会是被交易了的车子,
以后如果家中有车库的话,能够拥有这样一辆旅行车可以玩玩应该也挺有趣
的。
当然在载客运输的燃料使用上,柴油引擎更是不能或缺的一个角色,如这辆
“1940 Mercedes-Benz O 2600 Allwetter-Reiseomnibus”,提供 25 个舒
适座位,载运乘客畅游阿尔卑斯山。(嗯?舒适吗?)
旁边一辆已经相当现代化的大巴士则为“2005 Mercedes-Benz Travego
Reisebus”,其安全性以及经济程度都已是现代水准,之前参加旅行团到欧
洲旅行好像也有搭过这辆巴士,蛮不错的,冷气很凉~
这辆长得很像马戏团专车的车辆则为“1907 Milnes-Daimler
Double-Decker Bus”,大多数都是专门制造给伦敦一家叫做“Vanguard
London Motor Omnibus Co., LTD.”的公司用来载客的,这还可能是世界上
所有双层巴士的滥觞呢!
由于没有挡风玻璃的关系,撞车时,驾驶可以很轻易地往前飞出去,真方便

后头则是往二楼爬的楼梯,以现在的眼光看这辆巴士,造型还是相当的优美
,细部也非常考究,足见在当时那个年代对于这种车辆的要求,这辆车也是
最后一辆还存在于世界上的同型车款,希望不会又被布鲁斯威利或者杰森史
塔森打架打一打开走才好。
车上还保留有当时的价目表,两旁座位也很精致,这可是一百多年前的公共
巴士了呢。
另外,这里还有一小面化妆镜,是因为在当时一边开车一边补妆是风潮吗?
非也,而是在当时的车辆并非每辆都有配备后照镜的,所以有些妇女的小化
妆镜就可以派上用场啦~后来,在 1914 年才开始规定,汽车后照镜成为汽
车的标准配备,这在现代人购买车子的习惯来说,应该是无法想像的吧。
四、M3 展示区
紧接着咱们再往 M3 展览馆走,M3 的主题为“Diesel & Supercharger”,
弧形坡道上头吊著展示的是飞机螺旋桨发动机。
还有随便被弃置在一旁的脚踏车...嗯?
切合主题,M3 展示区里摆的车辆就分为机械增压 Supercharger 与柴油车辆
两种。
展场里这辆火红色的“1936 Mercedes-Benz 500K Spezial Roadster”颇为
吸睛,当初制造了总计 342 辆,如今全世界则只剩下 7 辆了,不仅物以稀
为贵,而是在当时这台车的贩售价格便是天价了,约合如今的 98,000 欧元
吧。
一旁白色车身,又有着超美丽屁股的“1937 Mercedes-Benz 540K
Cabriolet B”则就比刚刚那辆 500K 还要更秋了,而在当时则制造了 419
辆。
偶尔在香港或者新加坡街头其实也都还看得见这些车辆的身影,好不好开不
知道,但是一定很贵。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柴油动力这儿,曾经有什么样的突破咧?这一辆展出的
是“1932 Lo 2000 Diesel Pritschenwagen”,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辆柴
油轻型货卡,马力 55 匹,并且可以载重 2000 公斤,所以才叫“Lo 2000”
囉。
当年的生产数量为 12253 辆,在今日看来真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当时的时
空背景嘛~
1920 年代,可能由于当时的汽车都还没有挡风玻璃这么高科技的设备之缘故
,开车是要戴安全帽的!(误)这边展出的则是当时妇女开车时会戴的帽子
,时移境迁,如今偶尔还会看见有些妇女就算开车也把自己包成采茶妹一样
呢。
五、C2 展示区
接着我们再往 C2 去看看,C2 的主题名称为“Gallery of Carriers”,有
别于楼上 C1 是专门载人的车辆,这里展出的则是载运物品的。
一字排开几乎都是大家伙,每一辆都看起来很有故事。
活脱脱像是用乐高组起来的小巧卡车,的确乐高也曾经长期与壳牌石油合作
,推出以其形象为造型的塑胶积木组合,但是却被家长们骂翻了,毕竟壳牌
就环保的角度看来,并不是一家多么值得歌功颂德的公司,这辆的名称为“
Mercedes-Benz LP 1513 fuel oil tank truck”。
“Mercedes-Benz L 6500 platform truck”,可以载重 14330 磅。
这是“Mercedes-Benz LP 333 platform truck”,于 1958 至 1961 年总计
产了 1833 辆的六轮卡车,不知道上面说他很受欢迎,但却只在三年里制造
了不到两千辆而已的数量?
整个展示区里最吸睛的,相信一定就是这一辆载着一台闪亮亮银色跑车的蓝
色货车了,这辆车的名称为“1955 Mercedes-Benz High-Speed Racing Car
Transporter”,而它上面载着的,则是经典再经典的 300 SLR Racing
Sports Car,然后我居然搜寻到中国那边还有人在卖二手的...
这屁股也未免性感得太令人发指了,完完全全就是梦想中的座驾嘛!
接着再看到一辆,车头像是被撞过一样扁扁的面包车,没想到奔驰也有出面
包车啊?这是 1965 年面世的 L 406 Panel Van,如果弄得到这辆来开的话
,那么相信可以打趴街上许多假的大众 T1。
车子侧边稍微有点赛,但是正面倒挺别致的,尤其是那蓝色涂装的下保险杆
,还有环绕着车身得镀铬线条,圆圆的小眼睛也挺可爱的。
这辆“O 10000”则是一个行动邮局的概念,于二次大战后开始服务于往来维
也纳及萨尔兹堡之间的路线,所谓行动邮局是指...会自己移动的邮筒这样吗

这可不是特技表演,而是“MERCEDES-BENZ 1624 Car Transporter”及其所
载运的车辆,1973 年面世的它可以载重 16 吨,展示车则只搭载了四辆奔驰
中型房车而已。
然后旁边还有古早时代的加油站可以看看,从这边可以体会,奔驰博物馆真
的就是一间非常硬派风格的博物馆,东西多到你看不完,但前提是你对于这
些展示品或车辆也刚好有兴趣,否则的话,妳只会觉得怎么妳老公一台车怎
么可以看这么久,腿好酸,好想要找个地方坐着吃根冰淇淋这样而已。
为了已经开始显露不耐烦神情的夫人们着想,我们不得不赶紧加快逛这家博
物馆的脚步,直接走了一旁的楼梯下楼到 C3 吧哈哈...(汗)
C3 区的主题呢,叫做“Gallery of Helpers”,顾名思义,就是展出一些跟
“帮助”有关系的车辆,那究竟是要帮谁咧?
啊哈!当然是帮赛车啊!曾经在 F1 赛事当中担任救护车辆的 C32 耶!太屌
了,今天终于得以亲眼看见,由 1998 年开始,F1 赛事边开始使用由 AMG
所改装的车辆当作救护车的工作,为了能够有足够的使用空间,还是使用
Wagon 车型唷!
这一辆则是在 2001 年所使用的车子,2014 年所使用的则是 C63 AMG。题外
话,2014 年的 Safety Car 所使用的是 SLS AMG,加入赛场一起跑看来都不
太成问题了说...
这辆看起来很明显就是变形金刚里反派角色的可怕车辆,则是“Unimog U
500 with Winter-Service Equipment”,顾名思义,这就是一辆专门在冬天
服务的反派囉,前面的可怕设备不是用来把人砍成好几段的,而是铲雪用的
设备,此车型还可以因应所需的服务项目而变更其方的零配件。
相信大家都有被妈妈叫出门去倒垃圾的经验,不过相信应该是不会有把垃圾
丢进奔驰车里的经验吧?在德国这个愿望还真的可以实现呢,这辆“Econic
NGT 2628 Garbage Truck”便是一辆不折不扣的垃圾车啊!(指)
另外这就太稀松平常了,警车嘛!而且我们也不会太惊讶说用奔驰车来当警
车这件事,毕竟相信有在台湾开车的人可能都会遇到几次被红斑马追的经验
,而在来到德国的这几天,他们连出租车都是 E-Class 了,哪还会有人觉得
使用 C220 Estate 来当警车很奇怪咧对吧?
一般人想到救援系统的车辆,那么救护车与消防车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啦,
这一辆是“1952
LF 3500 Fire-Fighting Truck with Metz DL 22 Turntable Ladder”,其
实这原本就是一辆三吨半的卡车,然后加装上由 Karlsruhe-based Metz
company 所制造的云梯后,便摇身一变为一辆三吨半的云梯车啦~
六、M4 展示区
逛完了C3,让我们再次加快脚步到一旁的 M4 展示区来,这一区的主题为“
Post-war Miracle”,再一个副标“Form and Diversity”,指的应该就是
在战前一片经济荣景时,奔驰车款的发展情形吧。
哎呀~又跟 300 SLR 见面了,真是有缘啊!而这辆更是全球唯二两辆之一的
“Uhlenhaut Coupe”车型,是一辆制造于 1956 年的赛车,不过却从来未在
赛场上出现过,因为在 1955 年时奔驰终止了其赛车计画,所以这辆车也只
好当作它们的测试部门头头“Rudolf Uhlenhaut”的公司车了,这辆公司车
也太酷了吧,全世界唯二耶!
才刚赞叹完方才那辆 SLR,接着看到的车子就更梦幻了,看看那看看那看看
那高耸入云的鸥翼车门...1952 年问世的 300 SL Coupe 曾经是当时全世界
最热闹的汽车话题之一,繁复的车头细节,优美的车身弧线,在在都显现出
这辆车子的不凡,谁会相信这辆车已经出现超过半个世纪以上了咧?
“没有加装卫星导航倒是它的致命伤。”“哭夭,干脆说它上面没有装卡拉
OK 是失败中的失败好了!”
啧啧啧...这屁股...让人看了口水直流啊~
车子上面没有站着小人偶喔!这辆“300 S Convertible A”最一开始生产于
1951 年,算是当时最顶级的双门敞蓬车了,在当时,拥有 150 匹马力的它
可以跑到 108 mph 的极速。
然后这是...一团铁条...或者是介绍他们车体刚性的笼架吧...
七、M5 展示区
咻咻咻~重点看完,我们赶紧再由弧形斜坡走下来,来到了 M5 展示区~M5
展示区有什么咧?我敢保证,绝对不会展示 M5。
噢~有安迪沃荷(Andy Warhol)耶!
还有...梵蒂冈?
跟...醉拳甘迺迪?
最后还有...“布拉格的春天”?(End of the Prague Spring)
M5 展示区的主题名称为“Visionaries”,副标则为“Safety and
Environment”,“安全与环境”?那跟刚刚的安迪沃荷甘迺迪什么春天的又
有何关系咧?真是摸不著头绪啊,姑且就先来看看展示区里的车辆吧!
这一辆蓝白配色的大巴士为“O 303 Touring Coach”,至于说为什么这辆巴
士不放在 C1 的“Gallery of Voyagers”那一区展示,而是摆在这里咧?除
了放不下之外,我想应该也跟它是全世界第一辆装上 ABS 的巴士有关系吧,
安全嘛!
正因为这一区都是与安全及环境有关的车辆,所以会放著一辆 230 SL 在这
里也是应该的,这可是全世界第一辆拥有“Sturdy Passengr Cell”(这是
啥?)以及溃缩区的车辆,而其可移动式的车顶也因为凹陷的特殊造型被冠
上“宝塔”(Pagoda)的绰号。
而一旁这辆 1964 年的 220 S 自然也是因为在乘客安全方面有划时代的进步
而被摆在这边囉,也因为有着造型奇特的后车厢的关系,它被取了个小名叫
做“Tailfin”。
每家车厂都会养几个这种特别衰的假人部队,每一次都会被丢上车子,然后
故意去撞墙,在此向他们致上最高的敬意...
这辆造型诡异的车辆并不是市售车种,而是全世界就这么一辆的 300
Measuring Car,专门用来连结测试车辆以获得在试车时的数据的。
说到安全,那么安全带肯定就是在行车安全上的扛霸子囉!1903 年,一位叫
做“古斯塔夫・低赛儿・丽宝”(Gustave-désiré Liebau)的法国人取得
了安全带的专利,不过这项发明倒是先被使用在飞机上,后才渐渐普及到汽
车上面的,也由初始的两点式,一直到 1958 年我们现今最常使用的三点式
安全带才出现,而德国也一直到 1976 年才制订法规,坐在前座的乘客必须
系上安全带,安全这条路,我们人类似乎还没走够远啊~
然后安全气蘘一定就是第二把交椅!(摸)
八、C4 展示区
摸完软绵绵的安全气囊后,旋即一个小转身,我们再次来到了 C 区,而这里
是 C4,这里可不是炸弹区喔,而是明星区,没错,“Gallery of
Celebrities”便是展出一些与名人有过关连性的奔驰车辆。(不过戴安娜王
妃当时不也就是在一辆 S-Class 上面...)
才刚说到戴安娜王妃,这里立马就有一辆是曾经被她开过的同型车,这是
500 SL,戴安娜王妃由于促进贸易的关系,在 1991 年获得了一辆此款车种
,她也就此成为英国王室第一个驾驶外国车的成员,不过也就在隔年的 9 月
便将这辆车子归还了。
当下看到戴安娜王妃的照片时还以为是在说这就是 1997 年当时发生事故的
那一辆咧...
1974 年在德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奔驰车厂提供 16 个国家这辆 O 302
当作每支球队的交通车,而摆在这边展示的,则是当年的“西德队”所使用
的巴士,还有开放我们这些游客上去参观唷!
不只是运动,奔驰车连宗教也都沾得上边呢,这辆活像是用来载长颈鹿的诡
异车辆,事实上是使用 230 G 所改装的“Pope Mobile”,看到这边不由得
双腿一软,这是用来载教宗的车啊~为了保护在 1980 年到访德国的教宗若
望保禄二世(Saint John Paul II),奔驰车厂特地为此车装上了可以防风
、防雨跟防子弹的玻璃防护罩,丑归丑,坐在上面还极有可能头晕,但也因
此让奔驰车厂更为出名了。
接着是一辆 1958 年份出厂的 190 SL,算是 300 SL 的小老弟,不过拥有过
它的名人可也不少,有伊斯兰教的领袖 Aga Khan、摩纳哥王妃葛丽丝・凯莉
(Grace Kelly)、好莱坞演员莎莎・嘉宝(Zsa Zsa Gabor)、意大利女演
员珍娜・露露布莉姬妲(Gina Lollobrigida)以及应该有很多文青喜爱的作
家沙冈(Françoise Sagan)。
所谓奔驰车就是“黑头车”的形象,想必跟这辆“600 Pullman State
Limousine”一定脱不了关系,不过这里的介绍也就是说他被很多尊贵的名人
坐过这样,没有说谁谁谁坐过这辆车子。
“你有没有看过猪猡公园啊?” “没有,侏罗纪看过。”“啊对对对!就
是这一部!这就是在 1997 年推出的【侏罗纪公园之失落的世界】这部鸟电
影里面出现过的奔驰 M-Class 的ML 320,当时听说是因为与 INFINITE 的车
款命名有所重叠,所以才在名称上面多加了一个“L”,不过现在开始好像也
取消了 M-Class,直接就命名为“GLE”系列了,而布鲁斯威利演的【终极警
探:跨国救援】里出现的“GL”系列,也要改命名为“GLS”系列了,“GLK
”系列则改名为“GLC”系列,是比照房车来对照吗?那有没有“KLG”?喔
抱歉,那是卖炸鸡的。
这辆则是被知名的“甲壳虫乐团”(也就是披头四啦~)里面的鼓手林哥史
达(Lingo Starr)买回去英国由原本的 2.0 升改装为 2.3 升 AMG 版本的
190 E 啦~话说这辆帅车如今在台湾还是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开,例如说我的
一位好朋友他妈妈...
九、C5 展示区
紧接着,我们沿着 C 区的楼梯往下走,来到了 C5,C5 展示区并没有主题,
而是留给特别展览用的空间,这一期的展览呢,则是~
S-Class!太帅啦!一进入便看到这辆帅气又显眼的白色 W221!
不只如此,旁边还有排成一列的历代 S-Class,由 W221 开始,旁边的是
W220,接着则是人称大水牛的 W140,然后再过去是 W126 跟 W116 这样。
而展示那些车款的同时,其实也就是为了衬托最新的王者 - W222啦~
如今路上已然常见,这一代的 S-Class 有别于上一代,他还背负著扛起当家
第一黑头车的角色,由于 MAYBACH 这个品牌已经不再生产,之后将由奔驰车
厂借由 W222 为主体开发名为“MERCEDES MAYBACH S”的全新车种,取代原
本梅巴赫的地位,啊~太酷啦~
今后的日子里,你永远会在路上看到一辆有点与众不同的车子,有着大一点
的车身,帅一点的头灯车尾灯,庞然大物却又有着敏捷的速度,光是看那霸
气的水箱护罩,你就可以知道,他是 W222 S-Class 了。
只不过...我是觉得那头灯已经算是下一个世代各家车厂开始要进行临摹的开
端了,所以怎么看也怎么不习惯,尤其是在改款初期所推出的 A-Class 及
B-Class 车上,更是有点无法适应,C-Class 就好多了,那整体的高级感提
升了不少,E-Class 就别提了,除了 Coupe 之外其他两种车型真是不忍卒睹

任哪位富豪的车库应该也不会像这样将历代的 S-Class 一字排开作为展示吧
,更何况是每一辆的外观都有如才刚出场一般,我们也可以看到由初代到
W221 以降各款的风采,今天来到奔驰博物馆,个人认为可以看到这个
S-Class 特展相当有价值。
一旁更是展示了多款历代奔驰豪华车款,虽然不被列入 S-Class 的行列当中
,但都是当代奔驰车系所推出最为杰出的车款。
嗯?后座的空调怎么是一台小电扇?
十、M6 展示区
逛完 C5,那么接着当然就是来逛逛一旁的 M6 展示区啦,这一区的主题为“
New Start(Since 1982)”,副标为“The Road to Emission-Free
Mobility”,一看就知道是针对节能减碳方面的议题而制作的一些车辆展示

而现今汽车工业在节能方面的努力,已经有些成果,例如油电混合车(
Hybrid)以及全电动车等,奔驰身为一家全球知名车厂,想当然耳是不会在
这方面缺席的。
只不过还是着墨的没有其他车厂来得多,毕竟它车价本身就高嘛,再来个油
电混合的特殊身份,要不再卖贵一点,说不过去啊,难跟那些爱花大钱的大
老板们交代啊!
相较于其他车厂,奔驰车的脚步是稍微慢了一些,如今已经可以开始看见诸
如特斯拉(TESLA)、BMW i3/i8等等全电动车在路上跑了,而奔驰车比较常
见的则还是以油电混合系统为主,可能他们觉得还不到可以达成规模经济的
目标吧,尤其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始终还是让人有些疑虑。
十一、M7 展示区
再次沿着斜坡往下走,这里是奔驰博物馆动线规划的最后一个展览区 M7,主
题名称为“Silver Arrows”,副标则为“Races and Records”,顾名思义
,就是展示参赛过的车辆以及在赛场上的纪录。
光是这个画面就让人血脉喷张了,每一辆都是赛车啊!
在这里还有一排一排的小萤幕可以欣赏一下有关于奔驰赛车在赛场上的丰功
伟业,或者用来放置已经走不太动的太太们也不错。
赛事车辆则有不同形式、不同年代的可以欣赏,连货柜车头都有比赛可以参
加?好屌啊!
参观者们则可以在这里尽情拍个够,很可惜这些车辆是无法靠近的,也就没
有办法让我们在旁边一辆一辆的比 YA 拍照了。
这辆红色的卡车头是“Mercedes-Benz Atego Race Truck”。
绿色的卡车头则是“Mercedes-Benz 1450 S Race Truck”。
“Penske-Mercedes PC 23 IndyCar”是在 1994 年 5 月赢得“ legendary
Indianapolis 500”的冠军车辆。
最里头有一辆上面有个女生涂装的“Mercedes-Benz CLK-GTR GT-Racing
Sports Car”是用来参加 FIA GT 冠军赛的车辆,由 AMG 操刀,花了 128
天打造,我甚至当时还买了这辆车的模型回家来组装呢!
“AMG-Mercedes 190 E 2.5-16 Evolution II DTM Touring Car”看名字应
该就知道是用来参加 DTM 赛事的车辆了,而这辆则参加了 1990 至 1993 的
赛事。
接着看到的这一辆“McLaren-Mercedes MP4-23 Formula One Racing Car”
则是 F1 车手汉米尔顿(Lewis Carl Davidson Hamilton)在 2008 年首次
获得冠军成绩的驾驶车辆。
现场摆的车辆当中,当时世代最新的便是这一辆 C-Class 了,看起来似乎也
是用来参加 DTM 赛事用的。
奔驰车厂一直是 DTM 赛事能够持续下去的中流砥柱,而在目前,DTM 则由
AUDI、BMW 及 奔驰三家车厂独占鳌头,而奔驰却也已经好些年没拿到冠军过
了,纵使身在奔驰博物馆,敝人还是 M-Power 的忠实信徒啊~
在后头一些比较古早味的赛车当中,这辆“Mercedes-Benz W 196 R
2.5-liter Streamlined Racing Car”颇吸引人,不觉得长得很像《马赫
GoGoGo》里的马赫五吗?
另外在赛事车辆展示区的另一头,还有一辆像是登陆月面的小艇一般的机器
,看到一堆人在排著队,做啥?赶紧趋前来去看看。
哇哈哈~原来是模拟驾驶舱啊!那岂可放过这个体验一下的机会?赶紧也凑
热闹似的去排队搭搭看囉!
排队时可以看到前面的人做进去模拟舱里面之后被甩来甩去的情形,过程不
会很久,不到十分钟吧,但是因为排队的人还算挺多的,稍稍排了一下。
然而这个博物馆可不像六福村一样是一票玩到底的喔,想要搭这个模拟舱体
验看看的话,是要另外付费的,好像是两欧还多少欧去了,总之不贵啦~
接着,就该换我们上场囉,下面还有模拟舱在摇晃时的影片可供大家参考参
考。
相信能够看这篇又臭又长的网志看到这边的看倌您一定是位很有耐心的读者
,也很感谢您能忍受一堆有的没的看到这边,如果还真的有把这段影片看过
一遍的话,还烦请告诉我,有朝一日小弟一定亲自向您鞠躬道谢!哈哈哈哈

被模拟器甩来甩去后,也算是正式结束了我们这趟要价 8+2 欧元的参观行程
了,这条用来挂语音导览机器的挂绳就这样送给了我们当纪念品,挺不错的
,最后还有小小纪念品可以拿耶。
参观完走下去的楼梯也很有意思,一样是营造得很有未来风,绝对不会让你
有那种“参观完就快滚!”的不悦感觉。
沿着楼梯两旁周围还有不少概念车辆可以欣赏。
也许这些都是曾经发表过的概念车,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正式量产。
当然有些设计已经在今日是有些过时的了,不过当中肯定还有一些技术与设
计等等的被保留了下来或者发扬光大。
这辈子第一次进入奔驰博物馆,整个体验过程来说非常不错,也因为他们展
场安排得当的缘故,逛起来还真有如行云流水般的顺畅呢。
哇哈哈哈~此时太太们最关心的,想必就是纪念品商店要怎么走这件事了,
没问题,博物馆方面也非常的清楚,一旁立马可以看到指示。
当然,这一辆可不是可以买回家的纪念品...
这辆火红的 C63 AMG 也不会是...
后头的圆筒型小房间才是真正的战场啊各位太太!
嘿嘿嘿...不过奔驰车究竟还是奔驰车,里头贩卖的玩意儿,还是只有我们男
人最懂囉~
于是乎,太太干脆就先睡了...
逛完精彩的展示车辆,买了喜欢的纪念品,心满意足带着一脸疲惫的太太走
出奔驰博物馆,这趟真的是不虚此行耶妳们说对吧?(没人回我...)
(=皿=)真是的!下一次恐怕就只能一个人来造访了,呜呜,里面明明就很好
玩又好看的说~
好啦,写到这边,相信会把这篇网志看完到这边的朋友一定几稀矣,如果真
的有的话,还真的是感谢您,尤其是在小弟因为俗世繁忙而开始不好笑之后
,还能这样默默支持小弟的各位,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小弟还是衷心推荐
,有机会到斯图加特的话不妨造访一下奔驰博物馆,里头除了汽车科技之外
,其实还有挺多东西可以学习的,例如在主题展览场馆的经营深度及广度方
面,都颇值得深思,而不是像我们这里某些烂芋充数的所谓“特展”、“主
题展”一样,尽放些印刷纸版在那里骗钱,人家可是扎扎实实地每一拳都是
来真的啊!
作者: BillHuang (能登かわいいよ能登)   2015-01-06 01:58:00
作者: Pellaeon (秋风孤剑李鸿章)   2015-01-06 03:02:00
推 好想去!!
作者: slanda (缘份手牵起...)   2015-01-06 08:41:00
前年去的时候 在最后卖车的地方 绕了很大一圈 差点出不来因为 每一台喜欢的都坐进去看看 尤其台湾少见的敞篷款sales很亲切的介绍询问 不好意思下 最后折回去买了台模型
作者: zeta (Find the Way)   2015-01-06 14:27:00
推分享~
作者: dosomethnig (GG)   2015-01-06 23:25:00
不错耶 而且你的照片下面注解都很好笑XD 感谢
作者: Ecclestone (Freude am Fahren)   2015-01-07 00:54:00
相较于BMW,Porsche,Audi的 Mercedes的博物馆珍的很棒即使对车没有狂热 也很适合去逛逛 价格也还好
作者: F9103432 (Danny)   2015-01-11 10:05:00
推分享!!感谢大大无私^^
作者: bohla (beam's)   2015-01-13 17:26:00
光建筑就好美,更何况是车! 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