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巴尔干半岛游-4/13-〔克罗地亚〕

楼主: oasis168 (pc)   2016-05-31 14:24:57
巴尔干半岛游-4/13-〔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皇宫饭店→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卡夫
塔特
PCLin 0519
早餐后来到杜布罗夫尼克古城:穿越古色古香的派勒城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可惜正在整
修中的欧诺佛丽欧水池(雄伟的圆顶,于1667年的大地震后损坏,经过修复已无法还原)。
沿着史特拉敦大道,来到杜布罗夫尼克大教堂,随后参观史邦札宫殿旧主教宫圣方济各修
道院,美丽的旧港等名胜!
最后登上总长度长达1940公尺的古城墙,杜布罗夫尼克城墙被誉为是欧洲最宏伟的防御工
事的古蹟之一,很难想像它抵挡了从15、6世纪以来的各种战乱以及天灾,走在墙上欣赏
著亚得里亚海的的浪漫风情!
下午搭乘港湾游船,享受杜布罗夫尼克港湾的美丽景色,可从海上的角度欣赏杜布罗夫尼
克古城墙美丽而壮观的建筑!惟因风浪太大,故40分钟的行程缩短成20分钟。其后补走昨
天来不及去的克罗地亚南端最知名的渡假小镇-卡夫塔特。
今晚在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品尝克罗地亚风味料理,并欣赏民俗舞蹈表演!
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地名典故
杜布罗夫尼克的克罗地亚语名字Dubrovnik是从斯拉夫语的"dubrava"(意为森林)所衍
生出来的。另说:此城斯拉夫名字的来源则是从该古城附近的斯拉夫部族dubrons而来。
他们在11世纪末居住在拉古扎城北山上的橡树林之中;因受到其他部落的攻伐,于是向拉
古萨共和国寻求庇护,并安置在城边缘的安置区内。自此,该区的难民以自己部族的名字
来称呼收容他们的城市,而Dubrovnik因而得名。
古城克位于杜伯尼克地峡之末端,以风景优美闻名,是热门的度假胜地,有“亚得里亚海
之珠”的美称。其发展是建基于海岸贸易,在中世纪时,它是拉古萨共和国的所在地,在
当时亚德里亚海中唯一能与威尼斯匹敌的城邦。这城市也是克罗地亚语言及文学的中心
之一,是不少诗人、剧作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及其它学者的居所。
卡夫塔特
克罗地亚南端最知名的渡假小镇-卡夫塔特.这个独特的海港小镇,总带给旅人一种独特
的味道!您可散步在迷人的港湾欣赏豪华的游艇或是在港边咖啡座来杯咖啡,享受亚得里亚
海的悠闲时光!
匈奴及突厥的前世今生
蒙古草原上兵强马壮的剽悍族群经常南侵中原,秦始皇连结万里长城防御之。在历史上草
原族有三段辉煌的记录,分别是匈奴,突厥及元朝时期,前两段南侵,生不逢时,分别遭
遇到史上最强盛的朝代-汉武帝及唐太宗,而被击退,但西逃欧洲,却有天翻地覆的影响
,如下:
西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元前119年,汉武帝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出击匈奴
共七次。匈奴后来分为南北,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北匈奴则向西逃越过乌拉山,赶走乌拉
山西麓的“山地人”(germani日耳曼人) 。
日耳曼人则西迁到莱茵河流域精华段,赶走在地的盖尔特人到深山(移居到后来有着“世
界上最美丽的湖畔小镇”封号的哈修塔特〈Hallstatt〉。而日耳曼人就定居于此,并称
此为“人民的土地”(Deutschland德国)。
西元374年,匈奴从中亚经里海进入顿河、第聂伯河流域,征服那里的东哥德人,接着向
黑海北岸的西哥德人进攻,迫使西哥德人在罗马皇帝的允许下,于376年向南渡过多瑙河
,定居于罗马境内。西元378年,西哥德人不堪忍受罗马人的奴役,武装起义。西元410年
8月24日西哥德人在首领亚拉里克领导下,攻占罗马城(8世纪初,西哥德王国被来自北非
的阿拉伯帝国灭亡)。有意思的是,匈奴的一半被中国抵抗住了,投降了,另外一半却间
接地把整个欧洲打垮了。
匈奴后来定居于匈牙利大平原,即为今日的匈牙利(整个欧洲只有匈牙利和亚洲一样:姓
在名之前),曾与奥地利联盟成为奥匈帝国,领土包含巴尔干半岛。
西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隋唐时期的匈奴后裔突厥也是如此,他们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西元629年唐高祖李渊次
子唐太宗李世民六路共10余万人马平定东突厥。唐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主帅派苏定方
三次出兵,西元657年以一万破十万大败西突厥部队,西突厥则向西行,来到了土耳其。
西元395年罗马帝国狄奥多西一世去世,后帝国实际分为东西两部分,但它们仍延续著先
前罗马帝国的国号。罗马帝国自奥古斯都开创帝国制度(西元前27年),至东罗马帝国君
士坦丁十一世时君士坦丁堡(即今日的伊斯坦堡)被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攻陷
(1453年)为止,存在将近1500年。亦即突厥在土耳其建立的鄂图曼帝国消灭了东罗马帝
国!
地图、影片、及照片请参阅:(照片均有解说,有灵感时或有诗词)详见:
http://lindavidtw.blogspot.tw/2016/05/413.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