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球迷:世界杯让我喜 中国队让我忧

楼主: chengweirh (山越山寨)   2014-06-16 01:20:50
【大纪元2014年06月15日讯】(德国之声中文网特约记者弗朗克.泽林报导)中国有许多
执著而痴情的足球迷,但是中国队在国际足坛上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德国之声专
栏作者泽林认为,这种情况也不会出现改变。
一个政治大国必须要拥有一个成功的足球队,这种说法完全不成立。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国
。虽然在德国型男主帅克林斯曼(Jurgen Klinsmann)的带领下,美国队过去几年成绩有
所提升,美国队获得了2014巴西世界杯参赛资格。不过这支球队并不被看好。普遍认为,
他们撑不到小组出线。美国队依旧会继续扮演着足球弱队的角色,不过美国人民对此并不
放在心上。他们心里早已“另有所爱”:在美国,在棒球赛场上“秀”出利落帅气开球的
政客,能为自己的仕途加分添色。奥巴马上台后,如果不让在白宫花园中安个篮板而装个
足球门,许多美国人就会皱起眉头。足球?算了吧!
时差算什么
不过在中国,情况却完全不同:他们也想在巴西世界杯球场上潇洒一回,只可惜中国男足
实在不给力。与美国人对足球不痛不痒的态度相异,中国球队差强人意的表现让众多球迷
伤透了心。放眼整个亚洲地区,没有一个国家对足球的热情大过中国。仅仅是巴西和克罗
地亚的比赛,就有数百万中国人凌晨4点钟爬起来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了这场揭幕战。就
像之前名噪一时的“预测帝”章鱼保罗一样,今年的世界杯,有一只熊猫在每场比赛之前
会预测输赢。还有,从数周以来,淘宝上就有卖家推出假病假条,“贴心”的为球迷解除
时差之苦。花上大约150欧元,就能买到到一张请到7月13日决赛那天的病假条。
足球热并不仅是一种世界杯现象:在拥有2,100万人口的北京,中超联赛时,每当北京国
安队在北京人工体育场主场迎战时,北京城区东部的交通就会一度陷入瘫痪。乘坐公交车
前往体育场的球迷们、鸣笛不绝的汽车和时不时爆出粗口的出租车司机构成了一道奇特的
多彩风景。广州恒大或者是上海申花主场的时候这两个城市也会上演相似的戏码。
中国人对足球的热忱可以追溯到远久之前。毛泽东在大学时期曾当作足球守门员。而邓小
平在国外留学期间省吃俭用攒钱买票,就是为了能在1924年巴黎举行奥运会的时候能看场
足球赛。习近平上台后,他也表达了对足球的“三个愿望”:中国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
杯比赛及获得世界杯冠军。
不过就算习近平的决心是认真的,这却是个共产党力所不能及的愿望。在可预见的未来,
中国依然会停留在弱队的水平。北京的逻辑是,在运动上可以像在政治那样用计划取得成
功。这方面似乎有了最佳佐证:北京2008年当东道主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中国队创造了金牌
记录。一个大国把各地最好的3,000位举重运动员、3,000位体操运动员或者是3,000个国
内成绩最佳的游泳健将聚集起来进行多年来的严格艰苦训练,之后让成绩最好的那些运动
员参加运动会,这种策略有可能取得成功。可是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这对于独生子女一
代是一个巨大的困扰。和他人分享对这些孩子来说十分陌生。在足球场上,他们也不会真
正学会和习惯在正确的时刻做传球的那个人。当然,有一个办法可以搞定这个问题:大型
俱乐部要在培养新人的时候彻底转变下一代的观念。
无力回天?
可是,这种情况并不会出现。因为中国人早已经找到了一个通往成功的捷径。因为经济的
繁荣,很多中超俱乐部背后都有财大气粗肯花钱的金主撑腰。就在上个星期,阿里巴巴就
收购了广州恒大50%股权。不过到目前为止,俱乐部们出手虽然大方,钱花的却不是正地
方。他们没有建立起坚实的新人组,而是砸钱请外援来加盟。在这种环境下,中国队能与
其他足球强队抗衡的日子看起来还遥遥无期。这有点像汽车工业:中国汽车把大众、奥迪
、宝马、戴姆勒请了进来。这些国外制造商都获得了成功而中国人还是没有达到质的飞跃

拿到可观薪水的米卢(Bora Milutinovic)或者是里皮(Marcello Lippi)虽然在2002年帮中国队争取到了世界杯赛入场券或者是带领球队夺得了中国国内的中超冠军。不过也就
止步到此。为何不能向前是一个谜,但是结果就是这样。就连让希腊人都学会踢球的德国
教练雷哈格尔(Otto Rehhagel),在中国可能也缔造不了一个新的奇蹟。
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是德国之声的中国特约记者,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年。
http://goo.gl/BbjKy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