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比赛球2度送验 此次数量3倍

楼主: KDDKDD (KDD)   2016-08-03 02:41:07
帮I大解释一些东西
首先中职实验应该是以ASTM的标准进行
很多变因都有详细规定
(例如温度、恒温、钢板材料规格、弹跳高度等等)
在这些控制变因下出来的实验结果才有参考性
不同控制变因实验结果无法互相比较
我刚刚查过日韩实验方式似乎并不是用同一套方法做的
这部份可能是原PO没注意到
如果实验方法需要用同一套标准
要如何简单描述实验结果给不懂力学的人听
常用的描述确实如原PO所说
通常会假设140KM/HR 的球、挥棒速度100KM/HR击出、0风阻
大致计算结果如原PO所述方式
但他是以COR 0.54和0.58去算(中职规定最小与最大系数区间)
所以例子很极端情况下 差距约3.5公尺
参考以前实例 2010下半季 (0.56)和 2016 (0.576)
差距绝对小于3.5公尺
当然这是理论值
实际上中职在相关数据测量还停留在杀猪公年代
MLB都玩到球路变化、转速、挥棒速度、环境因素都能准确测出了
运用科学证据去找出真正原因
我们还只能瞎猜是什么问题才造成数据转变
※ 引述《Inciter49 (inciter)》之铭言:
: 身为理组\( ̄<  ̄)>
: 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可采姓的xDDD
: 所以来个小小计算 (概算)
: 看看到底弹力球弹了多远
: 先来说一下
: 中职的恢复系数 (e= detU /detV) 应该介在0.54~0.58
: 然后MLB大概0.54
: 日韩大概0.43
: 恢复系数越高代表这颗球越弹 (网球)
: 球棒质量大概850kg 棒球大概150kg
: 投手投球速度144km/hr (40m/s)
: 由于我们无法得知挥棒速度
: 所以无法直接得知恢复系数
: 所以先设他完全弹碰
: 我大概假设挥击后
: 速度也是40m/s (大概是一个大号HR)
: 所以大概求出挥棒速度也是40m/s
:
" target="_blank">" class="img-responsive" />
: 有了球棒的挥击速度跟棒球的速度
: 就可以算出完全弹碰/非弹碰
:
" target="_blank">" class="img-responsive" />
: 再来由于e=v1-v2/u2-u1
: 所以u2-u1=e(v1-v2)是线性关系
: 求出了各种恢复系数下球的飞行距离
: (均是45度角)
:
" target="_blank">" class="img-responsive" />
: 得出一颗球接近全垒打墙的时候
: 0.58的球比0.54的球多飞3.5公尺
: 大概是飞行距离的3%。
: 区区3%,也不会让鸟飞鸟滚变成全垒打
: 真正恐怖的是日韩职棒的球
: 根本铅球QQ
: 所以这些球
: 不可能是造成打击年的主因吧
: 看过几场今年的球
: 发现主因其实是主审好球带的问题吧
: 常常跟我从本后看不一样
: 我又超爱坐本后\( ̄<  ̄)>
: 何况今年一堆砲
: 投手又爆爆乐
: 你说打击怎会不好呢
: 好了谢谢大家看完xDDDDD
: 懒人包: 弹力球说不可尽信,只会多3%飞行距离。
:
作者: toweryang100 (Tower)   2016-08-03 02:49:00
KD这么晚还不睡XD
楼主: KDDKDD (KDD)   2016-08-03 02:52:00
在玩线上桌游 刚好看到以前力学实验室熟悉东西 忍不住回一下XDD
作者: farqall2 (farqall2)   2016-08-03 04:36:00
之前有看过推文说,日韩的参数还要再转换才能比较,不知道原 Po有没有相关的资料?
作者: alskdj (一起跳舞)   2016-08-03 09:17:00
同意 影响球飞行的因素太多
作者: Inciter49 (inciter)   2016-08-03 09:35:00
谢谢你啦 XD
楼主: KDDKDD (KDD)   2016-08-03 12:56:00
思考有没有精进也是关键 还停留在杀猪公思想 当然会认为这些进阶数字没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