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6925/259391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全国教育产业总工会今表示,昨天大学指考成绩出炉,数乙顶标创新高达93分,其他各科
也多有增长,唯独国文考科相反,是7年来最低点,顶标与99年指考国文相同,且当年是
难度较高的一年。此结果不难与日前某大学教授于个人脸书发表的言论产生联想,让人对
于大考中写作相关测验,重新产生质疑。全教产更指,这次指考国文,只让人看到唱高调
的教育政策、迷失的写作测验,以及迷惘懊恼的考生们。
全教产表示,某教授提出非选题第一项“观点阐述”阅卷心得,认为国内考生多为“亡国
之论”,此举引发家长、考生的紧张,也使得大考中心出面澄清,教授本人更是于稍晚撤
下心得文,改为道歉文,强调只是个人观点,并不影响评阅结果。然此举加上成绩的呈现
,反而点出了大考中写作测验的一些问题。
首先,题目主旨是对“国际人才流动”的看法,提供的资讯有《谏逐客书》与另外两短语
,这3则讯息都是针对“国际”、“国外”人才来论述,且第三则给予的感觉较为负面。
提供偏颇讯息,学生自然无法站在“反面”论述,也不可能有所谓的“正面思维”。
“出题者应避免争议性议题、偏颇价值观,以及特殊政治或教义倾向”,全教产表示,此
题虽无明显表现政治立场,但大部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却被评为“亡国之论”。但这是
提供讯息所产生的问题,却要学生违背常理的去歌颂国家,这跟几十年前非得以“反攻大
陆”、“拯救大陆同胞”作结、箝制思想的写作模式有何差别?
全教产说,再者,题目内容属于经济学的问题,要求写作看法是属于文学的问题,出题者
究竟是要学生以经济学的角度回答?或是文学的角度回答?至于阅卷者本身,是具备经济
学的学理知识?或者是出身自文学背景?这份题目本身就模糊不清,又如何要学生清楚作
答?
最后,全教产指出,教育政策往往要求学校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其中包含了素养与
思辨,把语文教学当成“完人”教育的实践,却在课纲中大删国文时数、大减文言文篇章
,然后在写作题中出现了《谏逐客书》,要学生思辨“国际人才流通”,还要很有素养的
爱国。这样的考试,不是折磨是什么呢?把问题归咎到媒体乱象上,更是荒谬至极!教改
多年,课业压力不减反增,学生能有空看新闻报纸,已属万幸,更何况连睡觉的时间都没
有?学生如何能知道媒体说了些什么?如何能被强迫写出新颖亮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