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高中国文课教学意见(1)

楼主: huangweirong   2015-07-28 14:39:35
※ [本文转录自 TW-language 看板 #12bAXALf ]
作者: inosen (小王子的冒险) 看板: TW-language
标题: 高中国文课教学意见(1)
时间: Thu May 26 00:31:05 2005
※ [本文转录自 a-bian 看板]
作者: mchotdicku (mchotdicku￾ ) 看板: a-bian
标题: Re: 【联合报】张晓风:在台湾,“中国”变脏字
时间: Wed May 25 18:40:38 2005
※ 引述《tarcy2767 (小红帽)》之铭言: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2692438.shtml
: 记者林怡婷/台北报导
国语文程度低落和文言文教材比例有什么关系?
(中文,台语,客语或原住民语皆为国语,也就是国家语言的一种,
张等人口中的本国语文,仅指中文,显见其狭隘的意识型态)
学生有没有达到一定标准的"语文能力"
这是"教学目标"的层次
至于语文教材的选择,则是'教材'(material)的层次,
(用九年一贯课程的术语来说,
"能力指标",是学生最终的学习成就的指标.
至于"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是老师可以自主设计的)
"教学目标"和"教材"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岂能混为一谈?
将教学目标没有达成的结果,通通归罪于教材内容,
岂不是失之偏颇?
台湾的语文教育问题,轮不到念文学的人来出声,
一般语言学系有三种专业取向:语言学,语言教学,文学
谈到语言教学,
不好意思,念文学的请靠边站,
念语言学的可以沾一点边.
特别是如果要谈儿童或是青少年的语言教育问题,
那更是不好意思,念文学请务必闭嘴.
语言教学这个领域是语言学,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以及语言发展等等学科的应用.
语言教学这个领域的知识架构向来没有文学的份
常看到报章杂志,
文学出身背景的人大谈语言教学或是语言教育,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专精某语文的文学作品,善于创作也好,专精文艺批评理论也好,
并不代表就是会 "教" 该语文,
念文学的懂得语言习得的理论吗?
念文学的懂得如何设计语文科教案吗?
念文学的知道如何从事国中小的国语科课程设计吗?
如果不懂,还敢大言不残 "文言文教材低比例会造成学生国语文能力低落"这种鬼话,
这些作家们真是彻底的厚脸皮.
从语文教育的观点来看,
当前台湾学生的国语文能力低落,
有两个主要原因:
1.国语文教学脱离真实情境的脉络,
国小国语科着重生字生词的记忆,
很多国小老师在介绍一个生字或新词的形音义的时候,
都用一套千篇一律的制式方法,
通篇国语习作都是机械式的练习.
学生在作业簿上写了十次的"一言难尽"
练习了十次造句,
结果出了教室,想表达"很多话想说,说不出口"这样的意思的时候,
依然完全想不到可以使用这句成语.
国中阶段的考试领导教学的作法更是糟糕,
大考小考一堆默写加上狂记死背,
文言文教材的比例再多又能怎样?
学生背了一堆长恨歌,兰亭诗序,岳洋楼记.
就可以下笔如有神助吗?
美国的高中生读的是Shakespeare,Canterbury tales,或是sonnet这种鬼东西吗?
要听说读写漂亮的modern English,是靠上述那些古典作品吗?
恐怕不是吧!!!
美国小孩从小看的是柳林中的风声,少年小树之歌,
稍长,读O.Henry,Jack London,马克吐温等等这种漂亮的白话现代文学作品.
我从没听说过美国哪一个州有规定,
古典文学作品一定要占教材的多少比例,
因为优美的现代文学作品,
才是真正最好的语文科教材.
再以第二语言的学习为例,
试想,哪一个蠢蛋学英文作文会弃time不读,
跑去背一堆英诗,王尔德或萧伯那?
你会让一个有心学好中文的外国人猛 K红楼梦吗?
一个好的国语文教师,
并不不反对学生阅读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不过他知道,最好的语言教材是现代文学作品.
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好,不是国文考试一百分,
而是知道词句的用法,能将语言结构的知识实际的使用中,
知道王维的字,李白的号,或是谁写了出师表,
并不代表国语文程度好.
当今台湾学生国语文程度低落的最主要原因,
乃是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仅限于记忆复诵语言结构的知识,
而非此知识的真实使用.
毕竟,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
所学的知识如果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活用,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
文言文教材在真实生活出现的机率等于0,
只会把文言文大量的放进教材中,
却不去思考怎么设计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只会让学生的国文程度变的更烂.
2.多媒体的影响是另一个语言教师的非战之罪
语文能力要好,大量阅读是关键(当然是指阅读大量现代文学作品)
但是在影像比文字还要占优势的电子多媒体时代,
小孩子从小习惯图形接口,以影像的方式思考,
和过去我们以文本(textual)作为认知思考接口的方式大异其趣,
你能想像,一个小孩子6,7 岁就开始熟悉window的icon接口,
他的惯用思考模式是和传统文本思考模式是不同的吗?
多媒体的时代,知识的传输不受限于书面文字,
过去我们必须透过大量文字描述的方式来学习某个观念,
但是多媒体却可以在3秒内以动画的方式呈现.
趋易避难是生物的天性,人类的认知系统也是如此.
或许影像媒介和文字媒介会不会对认知系统造成影响,
需要进一步的科学实验来证明.
但是电子世代的小孩子的确不可避免的对文字有排斥感,
这是语言教师的一大挑战.
只不过,
解决之道,绝对不是如张晓风等人所说的"增加文言文比例"
语文学习一旦脱离真实的使用,
流于记忆复诵,
管你是教文言文还是教白话文,都是注定失败
语言教学要成功的关键,不在何种类型文学作品"教材"的选择,
而是"教学"本身
我敢和这些"文言文教材派"的打个赌,
我和他们同时来各教一班学生,从小一开始教.
我的限制是一篇文言文的文章都不教,
他们则用他们的文言文,
9年后来让两班国三学生比作文(而不是比联考国文那种填鸭)
我们来看看我教的学生白话文作文会不会比较差!
作者: jack52073 (歧途远航)   2015-07-30 22:32:00
太帅了
作者: xlove (xlove)   2015-08-02 07:14:00
写得太好了,居然10年后才看见这篇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