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未达二本线自荐上南大 教授称是个读书种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5-07-06 19:20:49
未达二本线自荐上南大 教授称是个读书种子
http://ah.ifeng.com/detail_2015_07/05/4075263_0.shtml
高宽自荐信摘句
余因有感于古人怀才不遇而上书自荐之遗意,乃有此书作焉。(道出写信目的,编者注,
下同)
后余与南大文学院毕业生谈论良久,其人自愧不如,但觉年华虚度,光阴蹉跎,并告余
曰:“以君之才学,余于南大四年亦不曾见矣。”乍闻此语,不禁悲欣交集。余毕力学
术,专心求学,终稍有所得,此为欣也;然治学之心有余,求学之路无从,岂不悲哉?
(借南大文学院毕业生之口,赞一下自己,同时说出自己的无奈。)
至此,恭祝先生安康,盼祷拔冗见告。先生茍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说出自己的
诉求)
“莫教授道席钧鉴:昔汉武帝《求茂异等诏》尝谓:‘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昨天,不少南京大学校友的朋友圈都
被这样一封《上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书》给刷了屏。这封用全文言撰写的自荐信长达30
00多字,章法规整、引经据典丰富,很多南大古典文献专业的研究生都赞叹不已。书信
的作者是安徽宣城一位高三应届毕业生高宽,他在高考(精品课)中只考了493分,未达安
徽省高招本二分数线。他希望借着这封书信,让莫教授为他“指条路”。
又冒出个“古文奇才”
文言自荐信请南大教授“指路”
高宽是用全繁体字的文言文来撰写这封自荐书的。书信的开篇,他便开始慨叹“人才不
易得”,引用了大量古代案例:“昔陈仲则为豫章太守,至即问徐孺子之所在,而王子
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高宽在书信中表示,自己写这封
自荐信的原因,是受到了古人“怀才不遇”到撰写自荐信的启发。信中,高宽还罗列了
近代大家的“发迹”故事,他希望借着这封信能够找到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在信中表述,自己恪守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为一个“特立独行,卓
?不群,常以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而自勉的学生,自己
从小就博览诸子百家的著作,还对词话韵律有所研究,涉猎十分广博。
由于仰慕南大文学院莫砺锋教授的盛名,高宽曾经在高考后专程赶到南大拜见,但无奈
没能找到莫砺锋老师。于是,高宽希望莫教授能够“拨冗见告”,为他指一条“明路”

教授点评:是个读书种子
这封《上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书》的作者高宽,是安徽宣城名校郎溪中学的应届毕业生
。高宽昨天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自己写这封信只用了一两天时间,“我在南大学长的陪
同下去了南大文学院,可惜莫教授已很少在校,我也未能与莫教授询问交流,只与莫教
授带的硕士生纵谈良久,他觉得我也确实不错。”后来,高宽又和一位文学院的研究生
交谈,得到了更高的评价,“她自愧不如,并认为自己几乎虚度了四年,还说她在南大
四年也没遇到有我这样旧学功底的学生。”
莫砺锋老师在认真阅读了高宽的书信后评语道,“该生读过不少书,文言也写得中规中
矩,是个读书种子。”
莫老师评论后,有南大老师将高宽的自荐信和莫老师的点评发到了朋友圈。南大中文系
古典文献专业的研究生们对高宽的文字赞赏有加。“这位同学读书很多,文章也写得很
有章法。”一位学生如是评论。还有同学提醒高宽:“给长辈写信,用的例子不是很恰
当。应该以《上枢密韩太尉书》为准绳,不卑不亢,述志抒情,即表达了愿望,又保持
了气节,方才为妙文。”但这位同学也肯定了高宽,“是个人才。”
尴尬的是他高考未达本二线
被南大师生广为称赞的高宽,是否能就此进入南大就读?现实似乎有些残酷,在前不久
结束的高考中,安徽考生高宽的考分只有493分,不仅没能达到本一线,也远低于安徽省
的理科本二批次分数线511分。莫砺锋老师的后半段点评,颇为惋惜,“在现行制度下,
这种情况(该考生未达本一线)基本上没有任何渠道可走通。请向该考生说明情况,实在
是爱莫能助。”也有南大老师出主意,希望高宽能够先到其他高校读中文,然后再考研
(课程)进入南大“圆梦”。
一位招生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像高宽这样的情况,申请参加自主招生选拔也许
是最好的方式。但在高考之后,按照现行的制度,高宽几乎没有可能被破格录取。
扬子晚报追访
文乎男生自比“少年钱钟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同龄学生相比,高宽不论是自我表达还是个人性格,似乎都“超
龄”了一些,说话也有些文乎。他说,自己对中国古文化典籍特别感兴趣,小学时就开
始阅读《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到了高中,又被钱钟书《谈艺录》、《管锥编
》,陈寅恪的《陈寅恪集》所折服。深受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影响的他
,希望能够追随大师的脚步,利用自己的文学积淀来从事文学研究。
高宽多次强调,自己的文字得到了各方肯定,并以少年时期的钱钟书自比。“很多前辈
和老师在看过我的文章和论文后都说,我有当年钱钟书的才能。”
痴迷古文,差点和父母“翻脸”
由于过度痴迷文学,高宽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了经史子集。甚至是高三复习
最为紧张的时刻,高宽都没有放弃阅读,每天下了晚自习回到家,都会一头扎进文学书
海,阅读到深夜一两点是常有的事。
但令人费解的是,高宽读的是理科。高一结束后,在父母的坚持下,高宽被迫放弃了文
科班,转而进入了理科班。“我的父母和老师知道我还在博览群书,十分生气,并坚决
反对,认为是在自毁前程。”痴迷于文学的高宽对于父母的这番言论表示不同意,“我
认为‘国家与学术为存亡。天而未厌我中国,必不亡其学术,天不欲亡中国之学术,则
为此学术所寄之人,必因而笃之’,为了学术研究,我必生死因之。”
考场“不稳定”,高考语文只拿了114分
在采访中,高宽的语文老师薛爱美老师表达了对高宽的惋惜。“小学和初中,高宽的成
绩一直非常好。但到了高中后,他对文学的热爱似乎和理科班的氛围不太符合。”高宽
的成绩在班里排到了下游,但高宽自己却说,“有所舍才能有所得”。
高宽的高考语文成绩也不理想,150分满分他只考到了114分。平时的语文考试,高宽的
作文水平也处在不够稳定的状态。但薛爱美老师还是欣赏高宽的才华,觉得他有些“生
不逢时”。“今年4月,他还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安徽赛区得过全省二等奖。”
这一次的安徽高考作文主题和“蝴蝶”有关,高宽说,自己的高考作文是“由物及人”
,从“蝴蝶因为有特殊结构而显出特别色彩,联系到人应当有独特品质品格才能使生命
绽放出别样的色彩。”
各地自荐,他想要寻找“伯乐”
“我在高中写下一篇又一篇的论文,直到高考前五十天我才写完最后一篇上万言的《陈
寅恪论》。一位大学老师和他的同事看了以后一致认为学识水平之高甚至可以直接跳过
本科生去读研了,但却没有这样的途径。”
“我认为中国的大学应当凭一个学生的学识水平,而不应简单地只看分数,于是,我便
动手写了篇《上北京大学招生办书》。”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宽此前给北京大学
招生办及香港的高校都写过自荐信。
要是各地“自荐”都以失败告终,高宽将何去何从?高宽说,自己也想过这个问题,“
匆匆填一个本三批次的高校吧,但我并不情愿。”(记者杨甜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