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机到新型摄像机,新技术如何在《混沌少年时》等剧集里改变游戏规则
克里斯 巴拉纽克(Chris Baraniuk)
BBC科技事务记者
2025年5月19日 周一 上午10:20
https://i.imgur.com/n3qk5Ry.jpeg
在Netflix的影集《混沌少年时》中,拍摄时必须将摄影机连接到无人机上。 [Netflix]
警方以破门槌连敲三下,前门随即被撞开,伴随着一阵嘈杂的叫喊声。
我们跟随全副武装的警察涌入房子,镜头左转,一名女子倒在地上。
我们沿着一条昏暗狭窄的楼梯向上行,经过一名男子,他背靠着墙,举起双手,大声喊叫
,但无济于事。
几分钟内,一名13岁男孩被拘捕,镜头回到屋外晨光中。
男孩的家人情绪激动地在前院呼喊,而此时镜头再度聚焦于男孩,他已被带上警车,坐在
车内阴暗的角落。
以上场景在短短三分钟以“一镜到底”完成,为Netflix热播剧《混沌少年时》(Adolesc
ence)的开场桥段,该剧于上线首月即吸引全球超过1.2亿次收看。
本剧摄影指导马修 路易斯(Matthew Lewis)近日受访时表示,五年前尚难以拍摄出如此
场面。
《混沌少年时》一共四集,每集约一小时,全数采用“一镜到底”(oner)技术拍摄,镜
头时而随角色穿梭奔走不同场景,时而转换为手持或车载拍摄模式。
https://i.imgur.com/nO0j31T.jpeg
轻巧但适应性强的相机为电影制作人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DJI]
轻巧、具备稳定功能,而且能因应环境光线剧烈变化自动调整的摄影机,正为影视产业带
来一场小型革命。
以《混沌少年时》第二集的结尾为例,镜头先从车内拍摄,接着穿越马路,飞越邻近街道
上空,最后再回到地面。
在无人机转为人工操作的交接点,仅有一丝微小晃动,但若非刻意留意,整体转换几近无
缝。
这样的拍摄方式得以实现,部分归功于 DJI Ronin 4D——
一款小型高分辨率摄影机,内建多个感应器,可侦测地面与周遭物体的相对移动。
装置内部机制能根据这些资讯自动补偿移动幅度,实现平稳流畅的画面。
资深电影制作人兼波士顿大学教授提姆 帕尔默(Tim Palmer)表示,效果“令人惊艳”
。
他起初对《混沌少年时》是否真的以一镜到底方式拍摄持怀疑态度。
“但当我看到之后,我立刻知道,没错,这绝对是一次过拍完的。”
帕尔默补充,摄影技术近年大幅进步。
2014 年,他曾参与制作一部名为《Critical》的医院剧集,当中需要在繁忙的医院走廊
拍摄长镜头。
“当时只是用类似游戏手掣的摇杆来操控镜头平移与倾斜,但那根本不够精准。”他回忆
道。
剧集制作人一直希望捕捉医院环境的紧凑氛围。
1990年代BBC医疗题材剧《Cardiac Arrest》其中一集就从混乱的急诊分流区展开。
据笔者观察,前10分钟几乎只有一次剪接,但镜头移动生硬,来回摆动,动态效果完全不
及《混沌少年时》。
帕尔默指出,稳定器(gimbals)这类摄影辅助设备已问世多年,但直至近年,控制方式
与远端拍摄技术才达至高度精密。
他亦提到部分最新摄影机内建可远程调整的滤镜功能,还有只需按下一键便可启用或关闭
的稳定功能。
“这完全改变了游戏规则。”他说。
https://i.imgur.com/aneCUis.jpeg
电影制片人蒂姆 帕尔默(Tim Palmer)表示,新相机的效果“令人惊艳”。 [Ray Burmi
ston]
长镜头(long take)在电影界并非新概念,数十年前已可见其踪影。
以2015年上映的电影《维多莉亚》(Victoria)为例,这部惊心动魄、长达两小时二十分
钟的作品,据制作团队表示,全片皆以一镜到底拍成。
坊间对此一直有所质疑,但摄影指导斯图拉 布兰斯 格罗夫伦(Sturla Brandth Gr黪len
)对BBC明确表示:“全片没有任何剪接。”
格罗夫伦当时使用的当代技术,他坦言片中略为晃动的画面是刻意安排——
导演希望营造出新闻摄影队在战区拍摄的临场感。
“画面让人感到非常有现场感,你感到无法预知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葛罗夫伦说,“你会被带入一段旅程。”
他采用Canon C300这款小型电影摄影机,常用于纪录片拍摄。
他刻意减轻摄影机重量,只装上必要配件,并多次练习在正式拍摄的动作,以建立“肌肉
记忆”。
“当演员突然开始奔跑时,我必须将握持摄影机的位置从侧手柄切换到上方手柄,这样可
以减少晃动。”他解释道。
DJI的产品教育经理布雷特 哈拉迪(Brett Halladay)表示,Ronin 4D是该公司“首部专
为电影制作而设的摄影机”。
他指出,这款摄影机内建先进的稳定技术,并可将画面无线传送至片场的监视器,其系统
会根据讯号品质自动选择最佳频率进行传输。
不过,这款设备亦有局限之处。它未针对垂直拍摄而设计——
随着TikTok等手机短片分享应用程式兴起,垂直格式的需求日增。
哈拉迪指出,虽然可以先以横向格式拍摄,再将画面裁剪为直向,但他坦言这并非最“理
想”的解决方案。
市场上亦有其他选择。Canon推出的轻便Cinema EOS 系列便是其中一例。
Canon经理巴里 格里芬(Barry Griffin)表示,这些摄影机在以下群体找到巿场,例如
那些希望获得更大拍摄自由的电影制作人、想将摄影机放在小型播客工作室用来直播的主
持人。
https://i.imgur.com/nMNnOim.jpeg
佳能称其轻量级EOS系列相机正在寻找新市场。 [Canon]
乔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电影导师、编剧及导演布克 T 马蒂森(Booker T
Mattison)表示,人体工学设计日益成熟的摄影机,可能对影视作品的品质产生重大影
响。
“观点往往透过镜头来呈现,”
他说,“这绝对能让你讲出更好、更有动态感的故事。”
不过,Cooke Optics产品体验总监凯瑞 达菲(Carey Duffy)提醒,若过度追求“一镜到
底”的拍摄手法,可能会沦为噱头,反而牺牲了叙事的品质。
《混沌少年时》制作团队曾使用Cooke推出的轻便镜头。
达菲解释,该公司特意为新一代轻巧摄影机设计相应镜头,而这得以实现的原因之一,是
新型摄影机中镜头后端与影像感应器之间的距离相较旧机型更短。
然而,仅凭“一镜到底”并不足以留住观众。
帕尔默表示:“对我来说,一部作品是一镜到底拍的,并不会令到我想看。我会想看,是
因为它本身够好。”
https://ynews.page.link/gVB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