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物竞人择 Unnatural Selection

楼主: kevin781109 (Kevin)   2019-11-01 16:22:12
预告 https://youtu.be/WIIVh7H6nvI
“修改基因让你对特定疾病免疫,你愿意吗?”这部 Netflix 的节目针对近年来在生物
科技领域十分热门、却也引发诸多争议的基因编辑技术,探讨支持与反对的两造观点,并
呈现许多应用相关技术的案例。
纪录片所聚焦的主题如果是有争议的,常常会因为导演置入太多个人观点或其中一方不愿
受访而使成品看起来偏颇,这也让本节目双方立场并陈的结果更显难得。当然这也跟基因
编辑的风向接近五五波很有关系,两边的相关人士都愿意站出来说话。即使不论主题、光
看“呈现不同立场”这一点,本节目也足以进入优秀作品之列。
节目中谈到的技术运用了知名的 CRISPR,这是在细菌内部发现的特殊 DNA 序列,其中包
含外来病毒的部分 DNA,所以 CRISPR 就像储存病毒资讯的档案夹。一旦细菌又受到相同
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就能根据 CRISPR 中的资讯去破坏病毒 DNA 序列上的相对位置,达
到抵抗感染的效果。科学家因此发现,若事先设定好 CRISPR 夹带的 DNA,我们就能用它
来导引特殊的蛋白质,去修改生物体内相同位置的 DNA,那段 DNA 所在的基因也就因此
被改变。重点是,这个过程简单、快速,而且便宜。
基因编辑的诸多应用中,最容易得到支持的也许是“治疗疾病”,片中有三个案例。一位
是遗传性视力衰退的小孩,一位是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男子,还有一位 HIV+ 的男同志。
前两个案例呈现基因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在药物价格和保险给付方面遭遇的难
题,而药物注射在这两位病患身上得到的效果也相当不同,显示基因疗法尚有许多不确定
因素。第三位病患牵扯到“生物骇客”议题,这留待后面再说。
如果基因编辑用于治病能够被接受,那下一步或许就要思考,健康的人想要利用基因编辑
“增强”自己的能力、甚至家长想要“订制”小孩的外貌,人们是否能认同。而无论是治
疗或增强,都有另一个面向的问题:如果把这些针对“体细胞”基因的改变也应用在“生
殖细胞”呢?两者的差别在于,生殖细胞的基因修改是能够传递给下一代的,我们能否接
受这种状况?去年底在中国公开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就属于后者,一对双胞胎女婴在
受精卵阶段时就接受基因编辑,使其先天对部分 HIV 免疫,主导该实验的学者也被学界
和舆论抨击。
基因编辑当然也能用在其他生物上,以下是节目中提及的例子。莱姆病是一种人畜共通的
细菌性疾病,借由蜱虫的叮咬来散播。美国有科学家想要在某些城镇进行试验,释放基因
改造过的蜱虫来阻止莱姆病的疫情。造成疟疾的疟原虫是借由雌蚊来散播,而非洲是疟疾
最严重的地区,使用药物防治又难免让蚊子和疟原虫的抗药性增加,所以有学者想要透过
基因编辑去制造只会产下雄蚊的蚊子,再释放到环境中来使蚊子灭绝。新西兰因鼠患严重
,威胁到当地鸟类的生存,于是也有学者提出透过基因改造来控制老鼠数量。但以上的想
法在各地均受到民众和环保人士强度不一的反对。
不管是对人类还是其他生物,基因编辑始终面临伦理问题的挑战。那条界线在哪里?人类
可以扮演造物主的角色到什么程度?当然就如同许多议题一般,人们对基因编辑的立场并
非二元对立,而是一道光谱,每个人支持(或反对)的程度都不尽相同。在极端支持这一
方,有一群人被称为“生物骇客”(biohacker),他们的主张会被称为 DIY biology,
其中的思想大概是:科学界对于“风险”过度戒慎恐惧,以安全为名、实则为菁英阶层的
垄断,只有让一般人也能接触生物科技才能破除此状况。
姑且不管生物骇客是否低估了基因编辑的风险,这种认为科技被菁英垄断的论点不是没有
道理的。就以药物研发来说,科学界订了一套严格的规范,一款新药往往要花费好几年的
时间和大笔金钱才能进到人体试验阶段,也因此注定只有大型药厂才玩得起这游戏,随之
而来的就是昂贵的药价(当然药厂本身也会哄抬价格)。上面提到的那位 HIV 感染者,
就是想要突破这困境,与生物骇客和小型的生技公司合作,希望以自身为实验来迅速开发
出新药物,降低其他感染者的治疗成本。但可惜的是,那位感染者和生物骇客后来发现,
该公司负责人的真实动机也只是想牟利而已。
DIY biology 的理念是让个人享有充分的生物科技自由,其反对菁英垄断的思想也让我第
一次看到这个概念时,想到科幻作品的子类别 cyberpunk(就是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
碳变的故事类型),结果后来节目中有个访谈对象也提到 cyberpunk,让我会心一笑!但
在实务上,你很难要求每个人都抱持着单纯又无私的动机,而且对风险的过分轻忽实在让
人无法苟同。尤其是现在基因编辑还是有“脱靶”的现象(off-target,也就是编辑到目
标基因以外的基因),加上人类对于所有基因的单独功能和交互作用还没全盘掌握,我实
在无法像节目中的生物骇客这么放心。
基因编辑早已不是存在科幻作品中的名词,它对我们的影响正在迅速成长,因此值得每个
人去关注。而《物竞人择》用四集的篇幅,就把基因编辑的应用和正反面观点做了相当深
入浅出的介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纪录类作品,即使你没有生物的专业背景也能看懂
并得到启发,喜欢长知识的朋友更是不能错过。
延伸观赏:《哈桑明哈吉:爱国者法案》第二季第二集〈药品价格〉
延伸阅读1:“基因编辑”婴儿是骗局一场?国卫院研究员第一手解惑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7916
延伸阅读2:治疗遗传性失明,美国将首次尝试于人体应用 CRISPR 技术
https://technews.tw/2019/08/01/first-crispr-study-inside-the-body-is-ready/
-
欢迎追踪粉专 https://www.facebook.com/TVnMovieWatcher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