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reLight (大文)》之铭言:
: 记得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市民群起攻入巴士底监狱,放出里面的囚犯,被视为是革命
: 重要的象征之一。
: 因为最近才知道当年闹八国联军时,北京城内有人形容是“满城义和团”的情况。很好奇
: 这群人有没有可能趁慈禧、光绪等人西逃,宫内势力空虚时时鼓譟攻入宫殿,联军们会帮
: 助这群市民还是反而镇压呢?
: 也很好奇既然八国联军时北京城闹满城义和团,英法联军时北京有没有市民群起鼓譟呢?
义和团的宗旨是扶清,所以不太会去攻入紫禁城,况且联军看义和团不爽,义和团不赶快
鸟兽散,是要进紫禁城被联军关门打狗吗?
一般北京百姓(不是指民变“领头者”如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承袭中国传统民风千年
来的顺民性格,在还没“饿死”前,不会想“造反”去“攻入紫禁城”。
唯一有“这么管闲事”动机可能的是革命党人,可惜似乎当时没啥革命党人在北京?
八国联军期间:光绪26年(1900年)6月10日-光绪27年(1901年)9月7日(455天)
乙未广州起义:1895年 孙中山率领郑士良、陆皓东等人,准备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
,清政府展开搜捕,陆皓东被捕牺牲。
惠州起义:1900年10月8日,孙中山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
村一带)发动起义。
换言之,孙中山的起义时期在1895年已经展开,而且惠州起义稍晚于八国联军开进北京。
如果当时在夹缝时期(慈禧与光绪出逃,御林军应该也跟着走吧,紫禁城剩宦官与少数侍
卫留守),孙山中团伙的时机假设抓得好,在清军离开、联军还没抵达紫禁城前,在北京
有个1000人的革命党人,或拿土枪或拿土制炸弹、或拿大刀,闯闯紫禁城看看?注:在这
个假设中,孙中山必须尽快赶至北京,他的嘴砲能力是革命党紧急外交上仅剩寄望的唯一
变量了,并且可预见孙中山会以贸易条件大让利来争取列强尤其是英美的支持。
可能墙高门厚革命党撞不进爬不进?那就没搞头。
假设如果撞进、或爬进紫禁城了呢?这1000人打那些宦官与侍卫不知打得过吗?
(北京一带当然还有地方官府或残留的官军,但正因为此时局势一团乱,所以才是革命
党混水之中好摸鱼,赌看看联军逼近期间,这些官军要不要管闲事高调跟革命党打起来)
如果再假设打得过,这1000人控制了太和殿等处,然后联络其他外省革命党人赶来支援,
看凑个1万人(依照维基资讯,惠州起义一度发展至2万余人)?只是,如果是这种小规模
政治实力,是否各国哪怕至少有一个列强愿意“扶植”革命党为中国新中央政府?恐怕机
会也不大(除非变量导致有利意外)。况且东南各省实力督抚也不会心服这小撮革命党。
假设推衍顶多只能按照有限的基本人性与世情模拟外在情势到此。剩下的,看孙中山的嘴
砲是否有可能说服哪怕任何一个列强担保革命党控制北京城一带(即可)再以观后效,看
革命党自身能否扩大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