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9-01-28 09:36:14想到一个衍伸的问题 所以另外开一篇
如果中国古代历史在汉时就放弃了儒家的立嫡规范
变成皇帝自己想立哪个继任就立哪个 跟清朝一样
那历史会有多大的改变?XD
※ 引述《Jhan17 (拾柒)》之铭言:
: 各位版上大师好
: 小弟最近重新看了三国,发现刘备其实还有一个儿子刘永。世人因为三国演义对长子刘禅
: 的风评不佳,觉得他是庸主,刘备也在晚年对刘禅非常忧心,担心他无法克绍箕裘,统一
: 天下。
: 尽管是小说剧情,但正史中的刘禅似乎也没有多大作为,因此我很好奇,若刘备当初便质
: 疑阿斗的才能,为何仍要封其为太子,为何不立刘永为太子呢?
: 是否是因为受立长的风气影响呢?
: 谢谢各位
楼主: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9-01-28 10:01:00k大说改变没多大的根据是什么?例如康熙仍然立嫡 还不是胤礽而是胤禔 也就没雍正乾隆当然也就没有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然后...没啥特别的变化?
帝制君主无论出身排位顺序都可能有好有坏只看1人有差距不具参考性长期而言数十上百任君主,重点在体制例如皇子教育,官僚文化长期而言,执政品质跟立长立嫡关系较小若自古不立长,也不保证能选到明君,而且花在内耗的时间更多,对稳定王朝是负面
作者: yenyen0403 (彦彦) 2019-01-28 10:59:00
罗马五贤帝时代 选贤禅让 是国力发展最大的时代, 直到第五位有个私心想传给儿子,就慢慢中衰了
作者:
zeuklie (Unlimited blade works)
2019-01-28 11:20:00前四个不是无私不传给儿子 是生不出儿子不然某个甲本来还计划要他的爱人接手掌权呵呵 无私个鬼啦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19-01-28 15:41:00这问题发生过很多次了 每次都引发内斗嫡长子制度的优势是至少有个标准...很无脑的标准
在那时代,长子通常多几年人生经验原本就比较有优势,制度只是把它定型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19-01-28 15:48:00"嫡"长子而非长子而已
制度其实不一定要选最有能力的而是选最能配合既有体制权力分配,维持稳定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19-01-28 15:51:00所以制度本身写的很无脑 但是后面写的其实是权力分配阿
礼法主要是用来维持稳定用 典型的讲求疗效先求不伤身如果是传贤的话 政局就先乱了 日本武田家灭亡 在内部是亡于继承权纠纷 武田胜赖能力远胜穴山信君 但得花更多心力稳定内部 似乎没有比较好另一个争议就是新桑传位给尿床的家重而非像吉宗的宗武
成熟的帝国通常有官僚或诸侯体系支撑运作君主个人能力不必当成优先考量,社稷稳定才最重要. 就算平庸也能干得不错只要官僚或封臣体制还正常运作照制度出个公务员皇帝也远比继承者之乱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