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hirman (死屁孩)》之铭言:
: 1947年,中国的内战开始台面化
: 民间开始担心政府介入中国而再次面临战争
: 总理屠唐亚克则多次公开承诺玛撒朗不会介入中国内战
: 然而1949年,国民党战局危急
: 向玛撒朗提议支付大量国库黄金来换取空军支援
: 玛撒朗轰炸机于1949年4月到6月期间参加第一次渡江战役对解放军轰炸
: 使得国民党得以守住长江南岸
: 消息在玛撒朗被媒体揭露后引发震荡,总理打破承诺的行为遭致各方批评
: 君王党除了声望严重受挫外,总理屠唐亚克也再次承诺不会介入中国内战
: 1950年解放军发动第二次渡江战役,国民政府全线崩溃
: 蒋中正飞往美国,宣布中华民国将成立流亡政府
: 这个中华民国继续占据联合国五常席位直到1971年
: 1950年年底,中华民国在中国的领土几乎被完全攻占,正式灭亡
: 同时共产党也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国全面赤化
: 1951年,玛撒朗大选,君王党分裂,巴济斯率领突击队派系成员脱党成立斯卡罗劳工党
: 劳工党和民主党夺下国会多数席位,形成第一次的联合内阁
: 巴济斯继任成为总理
: 同年年底,朝鲜人民军越过38度线,韩战爆发
著名政治学者 扬卡‧海饮曾说过:
“若将局势缩小到东亚来看,玛撒朗无疑是韩战的最大获益者”
自二战被美国占领后直到韩战爆发的6年间
联合国驻日盟军司令部(GHQ)完成了著名的“财阀解体政策”
当时日本最大的前15大财阀,包括三菱、三井、住友等巨大的家族企业
GHQ认定这些财阀乃是日本侵略战争的经济基础而将其拆分成无数的小型公司
过去那些掌握日本商界的名门豪族一夕之间没落
尽管旧贵族的没落促成日后繁荣的阶级流动
财团规模的缩小却也使得日本公司在和玛撒朗企业日后的贸易竞争中落于下风
和日本同为联合国军物资供应源的玛撒朗在战争期间生产了超过五千万枚子弹
无数战车、战机的替换零件,为后来的汽车工业缔造良好基础
工业生产也带动景气繁荣
在韩战前因为财富不均所造成的社会矛盾也因为人均收入的提升获得缓解
也因此斯卡罗劳工党推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劳工待遇法并没有引起社会多大的回响
尽管玛撒朗和日本都没有实际参与韩战
却因为韩战而不由自主的在另一种战场中交手,甚至延续到韩战结束之后
外语业务员从韩战爆发之初就不断在母国与美国间来回奔波
争取美军的订单
同时精通玛、日、英三语的精英大量投入业界刺探对手情报并为自己的公司争取更多利润
从武器、交通工具到干粮、袜子,凡有这些需求的地方都有这两国业务员的身影
当时美国报纸上曾刊出一幅讽刺漫画
图中两位东方脸孔、分别穿着和服和玛撒朗服装的人物投掷出各种工业产品,
砸得一位白人不省人事
下方搭配标语“这一次,皇军赢了”,用来形容玛日两国横扫美国商界的盛况
(尽管这篇漫画的作者没有搞清楚玛撒朗和皇军的对立关系)
韩战一直持续到1954年,战争双方回到了战前的38度线国界
共产中国在此战中扭转了中国在过去一百年来积弱不振的印象
成为能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互有往来的军事强国
并且赢得苏联的信任,得到后来的大量技术支援
然而中国后来又因共产党引发的镇压反革命、大耀进、文化大革命等内部动荡
在国际舞台中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
玛撒朗在1954年开始建设电力基础建设,且陆续改采石油作为能源基础
开启了被称为“巴济斯繁荣”的第一波经济景气
海饮教授就认为,玛撒朗的民主和韩战成为玛撒朗围堵共产主义的有利防线
前者使得巴济斯这样的草根领袖得以在体制内进行改革
防止他转入地下进行共产革命运动
后者促成玛撒朗经济繁荣,中产阶级增加,大幅减少了共产主义的支持者
韩战带来的影响也包括玛撒朗战略地位的延伸
大肚岛位于第一岛炼的枢纽位置
战争期间对大肚海峡的封锁可以有效影响日韩的资源进口
同时玛撒朗也在地理上扮演日韩和东南亚诸国的联络窗口
因此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在1955年首次访问中坜
在电视上和巴济斯总理握手致意
并在隔年和玛撒朗签署了东亚安全保护条约
东亚安全保护条约和后来的美日安保条约合并并纳入其他国家形成东亚保安条约组织
简称“东约”组织(Security of East-Asia Treaty Organization,缩写SEATO)
东约组织成员国包含美国、玛撒朗、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
除此之外还有地缘关系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当时尚需保护全球利益的英国加入
东约的目标就是防范共产主义的扩张及保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不受敌国入侵
而包括南越和马来亚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大多都对东约表示赞许
然而东约也遭致不少批评,包括提倡不结盟运动的印度、印尼和缅甸
苏联称其为欧美帝国主义重新殖民亚洲民族的新包装
中国的反应最为激烈,称其为“以反共之名行分化黄种人之实的阳谋”
就连美国国内学者也认为:
美国缔结的北约、东约和共产阵营之间,将会重蹈协约国和同盟国的覆辙
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东约组织的第一次考验发生在1959年,即北越发动的越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