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设] 光绪没被慈禧毒死的话

楼主: saisai9230 (小為)   2016-04-25 12:15:07
※ 引述《snaredrum (好听木琴)》之铭言:
: 光绪被开棺检验 确实是被毒死。敢毒死皇帝这诛九族大罪,在当时慈禧是最大嫌疑犯。
: 一如梁启超 保皇派所言 革命党若成功推翻满清,天下必定大乱30年。
: 梁公客气了,事实上是大乱38年~ 1912-1949,中国是军阀割据 各地乱打一通
: 什么直奉战争 北伐成功 八年抗战。国家没有什么建设,人民也苦于战乱。
: 根本没办法好好发展。
: 光绪如果没被弄死,以当时38岁英年,加上善用人才的话(梁启超, 张之洞 etc)
: 好好一统中国,也许中国会比现在强盛多了! 也不会有文革 摧毁一代中国人
: 不会有目前中共的腐败。
: 大家觉得呢?
: 慈禧真的可恶 都要死了,还把光绪毒死。三岁的宣统继位,根本就是要大清灭国。
: 中国还是需要一个共主。光绪当头,也比袁世凯当头好。老袁马上就被属下抗议了。
: 说慈禧对大清有贡献我一点都不相信。权力斗争倒是第一名! 欢度六十岁大寿也是 第一名。
慈禧之所以害怕光绪皇帝即位,会让她的身后事出问题,
就像就推文所说的慈禧太后可能死后会被光绪皇帝废成庶人,
不得入原本她盖好的慈禧陵,所以慈禧太后毒死光绪皇帝势在必行。
: ※ 引述《snaredrum (好听木琴)》之铭言:
: : 回到我原本的问题,如果光绪还在,由他一统大局,愿意广纳人才,
: : 一如康有为到死都还感谢皇帝知遇之恩。 善用梁启超 张之洞 顾维钧等等贤能之人,
: : 当时也多的是腹腔热血的救国青年!(写与妻诀别书的林觉民!,或一堆留日 留英美的人才)
: : 包括 清廷通缉的孙中山,搞不好直接纳入朝廷重用!
: : (是说革命党人当年 炸伤出国访查的立宪五大臣,还有痛殴立宪派 梁启超于日本,
: : 真的跟流氓一样! 大家不都是为了中国好)
: : 而且要是光绪皇帝在,轮到的袁世凯出头吗? 光绪早把他踩下。袁世凯野心家,
: : 利用革命党与自己军权逼寡母独子退位,自己当头难道有办法搞定一切吗?
: : 我看重的重点是,满清一解散 中国只有动荡不堪 军阀混战。当年革命党 满腔热血要救中
: : 国! 以事后诸葛来看,他们真的有拯救到中国吗? 黄花岗72列士血流的值得吗?
: : 我看到的只有军阀乱斗数十年,最后由大独裁家(老蒋,老毛)来统一收拾残局。
: : 说难听点,还不都是土皇帝!?
: : 如果光绪没被毒死 中国是否能富强更快! 慈禧死时候光绪38岁,没被毒死也正是壮年,
: : 不是戊戌变法时候的小毛头急躁。以中国共主的身分实施君主立宪。一如梁启超说的
: : 和平变法,和平转移。是最省成本的政治改革!当然立宪内阁大多皇权这件事情引起很大
: : 不满,但是也发生了吴禄贞的滦州兵谏。满清铁定是要走向改革的。一旦立宪 内阁制度
: : 完成。清朝如日本君主立宪那样,只是名义上共主,但逐渐没有政治实权。似猜想中国
: : 会富强得更快。
我想空想历史就是一点改变,其它尽量不变,光绪若没有被毒死的话,可能的后果如下:
1.重用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立宪
维新派和立宪派以及洋务派就不会去支持革命派。光绪皇帝会重用梁启超,
张之洞就别说了,隔一年(1908年)就挂掉了,而且他的洋务办的不算好。
2.招安革命派
可能会招安革命派让他们变另外一党。这是中国政治传统,
可能蒋介石、毛泽东就不会出头天了。
3.处理袁世凯
会让以袁世凯为首的组党,当然袁世凯不是被处死或者发配新疆,
最好的下场就是免职回家。不然袁世凯可能会进行政变或者举军反叛,
政变的可能性虽然非常的低了,而且他自己找不到其他的神主牌。
由于清政府的武卫军只剩他的武卫右军可以打仗,
在中国北方清政府除了袁世凯的军队没有军队,其他军队都是很糟糕的状态。
所以举军反叛的可能性还是比政变高了许多。但是如果一般的政变,
过往辛酉政变、戊戌政变、或者庚子事变的保守派、后党与维新派、帝党内斗,
南方的地方势力都是拥兵自重,所以这次如果政变也是一样作法。
但是如果是袁世凯举军反叛,那么南方地方势力一定打爆袁世凯。
※ 引述《Kunluns (观海听涛)》之铭言:
: 仅凭清朝是蛮夷入关这一条,清朝的君宪就不可能成功。
: 除非他的君宪徒有虚名,实质还是皇帝乾纲独断,掌握实权,
4.走向君主实权立宪制(德日走向)
如果有看过相关戊戌政变和庚子新政的资料,
就会知道满清皇室一开始就是属意德国、日本那种君主实权的立宪体制。
假如光绪皇帝活着,搞得一定是君主实权立宪制。
但是会让下面的洋务派(汉人总督巡抚)得到实权,并且让他们加入内阁,
并且会设法平衡“满汉官僚”、“中央和地方”的比例。
即使没有那么好,也绝对不会搞出一堆不太出北京的“皇族内阁”。
5.满人在中国社会拥有特殊地位
如果成功实现了君主实权立宪制,满清皇室就会被保留下来,
那么满人的特殊地位也会保留下来,那么满汉矛盾也会继续留在现代中国之中。
接着,我不清楚清代从光绪皇帝死后过后还会不会继续君主实权立宪制,
我只敢说在光绪皇帝死前一定都是君主实权立宪制。如果光绪皇帝死后,
满清皇室还是一样脑残的话,可能会搞出像是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
从君主实权立宪制变成君主虚权立宪制。所以如果光绪皇帝继续活着,
中国不一定会富强起来,但是就不可能发生军阀混战的事情,
中国也不用非常糟糕的状态面对日本的入侵。假如光绪皇帝又活着长的话,
可能领导抗日战争可能就是他了,不然就是他的儿子。
: 否则君宪带来的民权伸张必定会导致清廷覆灭。
: 越真实的君宪越容易导致君宪失败。
: 一场大乱仍然不可避免。
: 本来,清廷会君宪,就是国家出了大问题,接近山穷水尽,
: 换了君宪,生产力并不会显著增长,而利益分配没那么容易让各方满意,
虽然我不清楚您为什么明明在讲君主立宪后,后面叙述却变成满汉矛盾。
的确在晚清政治改革中,满汉矛盾是非常严重的,
但是从太平天国以后就变成一群满人加上部分汉人为上层结构,汉人为中下层结构,
没有能力的王爷、皇室就养着他们,但是有能力的满族就外派,像是恩铭和端方那样。
所以大家还可以相安无事很多年,但是宣统年间那些满清皇族就搞砸了。
原本有政治实务的满清皇室像是慈安、慈禧、恭清王奕䜣等人都知道,
就算想要重用满人,但是也要这些满人争气,才能扶他们坐上高位。
你再不喜欢重用汉人,但是很多汉人官僚,既忠心满清皇室,办事能力又好,
事情总是要让有能力的人来做才会做的好啊。
在晚清重要官僚的位置大家都想要,会让总督巡抚或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推举,
所以大家就是你推举XXX,我推举OOO,他推举YYY,
最后由光绪皇帝或者是两宫太后圈选,所以至少有一个派系的人吃的到,
到最后大家虽然不爽自己推举的人没上,但是也就算了,下次大家再努力点,
总会轮到我们的派系的。所以你我至少都还可以接受这样体制所造成的结果。
可是1911年庆清王奕劻所组的内阁,地方汉人总督巡抚都不爽,都是你们满人整碗端去,
而且都是中央的皇亲国戚,这些人有没有能力不清楚,
但是政治历练或者资历都是相对来说不高的,像是度支部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
他干过什么实务?他只当过各国考察政治大臣,其他地方都没有去历练过,
当然地方汉人总督巡抚甚至比他认真的满族官僚当然会不服。
因此不仅仅是皇族内阁问题,而是“没有政治历练、不知道民间疾苦的皇族内阁”,
所以以袁世凯为首的洋务派、地方总督巡抚反正我们也得到好处,
当然就装死不愿意帮忙满清皇室。
以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自从光绪皇帝死后,已经近乎绝望,就有意无意去支持革命。
看到“皇族内阁”,大概就对君主立宪完全绝望了,所以后来梁启超完全转换立场,
所以到后面他面对袁世凯称帝一事,则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
在张勋复辟,反对复辟。
所以清朝被推翻重点不单单是满汉矛盾,而要再加上政治利益分配不均所导致的结果。
: 所以斗争是必然的。
: 最现实的一张牌就是历史。
: 满清入关,屠城甚多,薙发易服,以夷变夏,
: 凡此种种,擢发难数。
: 对照台湾,一个228就让国民党永远背负骂名,
: 清廷的罪恶,万倍于在台湾的国名党,
: 岂能轻松过关?
: 清朝的民进党绝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斗争武器不用。
: 要知道满人的人口比例还低于台湾的外省人,
: 要逃过历史罪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不用空想了。
: 越是经济发展不顺,越有政治斗争的需要,
: 以1900至1930的外部环境,清廷被议会推翻是必然的。
: 推翻以后,谁当老大?
: 当然就是回复到我们熟悉的“清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
: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一治一乱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 妄图跳过乱世,是不可能成功的。
: 钦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