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红色帝国第16话(穿越小说)

楼主: kau76901 (KAU)   2014-11-10 02:51:51
第16话 思惑
1941年七月24日
苏联境内
爱蕾诺儿她们搭乘的列车一天天地往越来越北前进,而通过了交通要冲的基辅市内。火车
的速度也逐渐慢了下来。
由于苏联红军已经开始了正式的总动员,因此即使是特别列车,也不能过度打破既有的动
员计画下已经塞的满满的火车时刻表。
欧洲各个陆军大国,都有着如同精密机械般的致密动员系统,只消发出一纸动员令,整个
国家就会如同一具钟表般的计时开始动作。军事上最可怕的灾难,莫过于在我军尚未动员
完成的时间点遭到敌国的大举进攻;相反地,若能攻打还没完成动员的敌人,则能成为最
佳的奇袭手段。
因此整个欧洲的陆军国,都为了在战争中占上风而竞争着彼此的动员速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将这个动员系统完善到最高之完成度的法、德两国,能在动员开始后
三星期内编成三、四百万人的大军,并有将他们武装起来派往前线的能力。
当然,为了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就需要几乎与之同数的后勤人员。当时法、德两国的人
口充其量只有现代日本的一半程度,可以说是如同字面上的意义一般,将全国的力量投入
到备战工作之中。
然而相对于此,俄罗斯受限于广大的国土导致兵力分散,而且铁路网的贫弱也令他们在动
员方面大大的落后于人。
即使是随着史达林的号令一下,苏俄举国一致朝向重工业化、并且努力以加强军队的机动
力而努力,但这个先天的弱点依然存在。可以说,苏联的广大国土妨害了它迅速集中战力
到一点的能力。
这一次对苏联比较幸运的是,由于德国侵略波兰的战乱之后,红军本身已经处于一种准动
员体制进行着备战工作。虽然担心希特勒的反感,苏联尽可能将布署于欧俄国境上的军队
保持平时体制,但却整健了能将后方的战备部队迅速运往前线的体制。
眺望着车窗外风景的爱蕾诺儿,其视野中不时闪过朝向火车站集结行军的苏联步兵团之行
军背影。
在看起来有些脏乱的褐色军衣包裹下,这些红军士兵组成的漫长纵列一一登上火车,并驶
往与爱蕾诺儿的列车相反的方向。
(…是用这样有动力的铁马车来移送军队啊)
先前通过火车站的大量列车…与爱蕾诺儿一行人搭乘的豪华专列不同,而是以更简单有力
的型号,由火车组成的车阵一路绵延不绝。
这个国家的士兵们,就像是来到火车站等待被装进货车的货物一样,火车一般般的满载着
士兵,一辆接一辆的发车。
看在她眼中,这实在是充满了奇怪感觉的景色。按照这个世界的常识来说,军队的移动手
段大体上可以区分为船舶和徒步这两种。当然啦,据说也有像西方的游牧民族那样,从战
斗部队到辎重队全都统一为骑兵的军队,也有某些国家保有独特的运输手段。
例如说拥有密迹魔道技术的摩拉维亚王国,就能用大型的高仑满载着士兵,在道路上运用
魔法力量纵横快速移动。
而擅长精灵魔法的帝国则是由多种族…包括了精灵、矮人等技术集团,将各种各有优势的
异种族包容并蓄的诺乌斯特利亚,也拥有独门的飞空船、魔石动力船等独特技术。
爱蕾诺儿由于自己的职业,也对于学习这样的外国技术感到非常强烈的有兴趣…
“真厉害…光是一辆那东西,就能运送多少物资跟兵力啊。”
不知什么时候靠了过来的其中一位部下呆然地叹道。
没错,更简单的说就是物量。
到目前为止通过了多少城市、见过了多少铁马车…苏联人称之为铁路火车的东西,至少已
经有数十辆从调查团眼皮子下穿梭而过。当然,实际的保有数量绝对会比他们眼中所见的
要更多。
“…也是呢”
爱蕾诺儿恍惚地喃喃道,带着近乎失神的表情眺望着车窗外,她的脑袋就跟眼眸一样不停
地回转着。
不知是好是坏,总之现在他们不能不去尽量收集此一未知国家的情报了。不论他们是敌、
是友,都应该能得到不少益处。像是政体、国力、军事力…等等。
从一开始在东大洋的魔力调查工作,真没想到自己会变成来担任像是外交使节一样的工作
…更令人吃惊的是,自己居然成为了第一批与“苏维埃联邦”这个国家接触的人类。
(绝不许失败…但是,也或许是个不可错过的好机会)
并没有政治上的靠山作背景,而仅仅是由修练院这样的高等教育机关出身,考虑到自己的
经历,倘若今后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劳的话恐怕是不太可能出人头地身居要职了吧。
被左迁到偏远地方的观察院支局,过著被呼来喝去的受使唤生活渡过余生…这可不是开玩
笑的。
倘若与摩拉维亚附近的这个大国缔结国交,能成就这样大的一件贡献的话,会不会对自己
的未来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呢?
可以说,如今爱蕾诺儿的头衔已经是暂时的帝国使节团团长…直到本国的外务尚书府送来
正式的外交代表以前,她就是帝国的代理人。
“令人热血沸腾起来啦!”
“咦?您说什么?使长大人?”
对于诧异地询问的部下,爱蕾诺儿轻描淡写地回了句“什么都没有”,将目光投向前方…
列车的目的地,这个国家的首都莫斯科所在的方位。
七月25日
莫斯科
莫斯科。大体上知情的人,都会说在克里姆林宫上班的高级官僚们,是属于夜猫子型的人
物。其理由是因为居于共产党组织顶点的领导人,约瑟夫‧瓦萨利奥诺维奇‧史达林个人
的生活节奏所致。
史达林在承平时代是睡到接近中午时才起床,然后从位于郊外的别墅前往克里姆林办公到
深夜。在那之后,他会与高官们一起吃晚餐到接近天亮,才在这之后上床就寝。
为了史达林,所以苏联各部会机关的中阶以上官僚,就非得为了配合总书记的生活节奏而
调整自己的上班时间。史达林打来电话找人,却得知该部门的负责人老早就下班回家了,
像这样的状况是层出不穷的。
而且一但升迁到了某个阶级以上…例如党书记至次官级的高层时,就必须出席史达林的晚
餐会这一类的深夜勤务,考虑到各种事件与典礼等突发状况,苏联高官们的时程表无一不
是呈现出足以逼死人的紧迫。
以史达林后继者首席的女婿,安德烈‧日丹诺夫为首,苏联高官中有许多人都因此抱有各
种内脏器官的大小病变宿疾,或许也是因为这种生活作息所致吧。
也是因为如此,当他…米海尔‧艾德蒙多维奇‧梅辛保安少校,在早上搭著公务车从艾姆
卡前往克里姆林宫通勤上班时,看到在克里姆林宫前的停车格停满了大量高官用的ZIS轿
车时,心中不禁浮现起了一丝异样感。
(总觉得发生了什么不妙的事…)
不只是车子的数量已经多到有点夸张,连在旁边警戒的卫兵数目都非同小可。
梅辛看着这一切不寻常的场景,发出“哈啊?”的疑问并歪著头打量著。
他所属的单位是NKVD的下属单位,国家安全管理本部(GUGB)第五局的对外谍报活动部门
,也是在“转移”之后受到最大被害的情报单位。
由于苏联驻外情报单位的所有人员一起消失,而任务对象的假想敌国也全部消失了,现在
第五局的主要任务变成以支援国内反情报活动的第三局为中心。
具体来说像是对苏联的新加盟国…如旧波罗的海三国内蠢蠢欲动的激进民族主义份子,对
这些人进行查缉举报工作。
在“转移”之后当摩拉维亚大举入侵之际,正是由于这些民族主义份子的破坏工作,造成
了通信网的混乱而使得波罗的海军区方面的反击延缓。
这些人受到“转移”前来自德国的极秘支援,进行着通信、基础建设等方面之破坏工作,
而第五局主要的工作就变成协助其他部门扫讨这些游击队,到处去支援外局业务的跑腿状
态。
梅辛本人直到昨天为止,还在往第三局的办公室跑。
“全部都是那次天变地异的错,害的我们不断在伤口上被抹盐啊。”
就这样,他继续驾车驶进克里姆林宫的管制区内。前进到某个程度之后,身上带着纳甘步
枪、冲锋枪的莫斯科NKVD克理姆林警备局之士兵便挥舞着手旗,引导他的座车停靠。
顺从地按警备兵的引导,梅辛将他的恩姆卡轿车停放在克理姆林宫武器库前方。他下车后
,一位克里姆林警备局的少尉立即出来迎接他。
“我们恭候许久,少校同志。请让我带路吧。”
他仅交代这么多后,就敬上一礼并唰地扭转脚跟起步。梅辛有些慌忙地追问著少尉。
“外头是在乱些什么呀。如果不是我的错觉,那警备的数量好像有点太多了,这样的光景
从那天以来可是第一次啊?”
面对左顾右盼的梅辛,少尉毫无要正面回答他的意思。
“很抱歉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所受的命令是要带您前往目的地。”
梅辛只得垂下了肩膀放弃追问,跟随在少尉身后走着。
(说起来,把我叫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直到目前为止对于发生在眼前的事已经有了些许预感的梅辛,脑海里浮现出一些有点悲观
的念头。
毫无理由的被告知要在一大清早赶来上班。虽然他自认为对于国安本部(GUGB)这个自己
的职场已经相当深入了解,但对于像这样没预警被奇袭的状况,还是惹起了他的不安。
自己应该没干过些什么有愧于党的事,应该吧。
接受着少尉的引导,他进入了阁员会馆。这是在沙俄时代被称作卡萨柯夫馆的豪华建物二
楼。在有如大学讲堂般广阔的一个房间中,有如贵宾接待侍的布满了沙发、桌子与几套茶
具。
梅辛往前一步踏入室内,这才注意到先来一步的客人,他在那一瞬间立刻感到全身僵硬了

“在下M‧E‧梅辛少校,在此听候差遣。”
他努力挺直了腰杆子,并拢脚跟打出响亮的一敲并行最敬礼。
室内的客人是外务人民委员部与NKVD的高官共四人。在他们面前,是另外三名年轻的男子
紧张地伫立在前。梅辛被引导他的少尉所催促,带到三名年轻男子旁边加入他们的队伍。
在差不多距离自己四米远的距离上,梅辛小心地用眼睛扫视著这些面前的大官,脑海中一
一浮现出他们的名字。
坐在客人用的舒适沙发上,像是在给在场的人们打分数似的一一扫视之人,是国安管理本
部长、兼内务副人民委员的贝里亚之亲信,伏谢沃罗德‧梅科洛夫。
他担任过统辖秘密警察的第三局局长,并在大清洗末期将叶若夫派的高官们毫不留情的通
通消灭殆尽,是众所周知的天生切基斯特(чекист)。
伫立于窗边,朝梅辛投以并不友善之视线的人物,是负责对外谍报活动的第五局局长帕维
尔‧菲齐中将。他是农学院出身、毕业后担任出版社的编集工作,之后却被共党选为干部
,并踏入了NKVD成为情报人员这样经历奇特的人物。
以及在房间中央,靠在办公桌旁的矮小男子。他是内务人民委员与NKVD保安元帅,拉夫连
季‧贝里亚本人。
“唔嗯,这样看起来是全员到齐了呢,贝里亚同志。”
在带路的少尉退出房间,关上门的那一瞬,又有一位高官开口这么说。梅辛将意识转向这
位说话的人。
他正在以手帕仔细地擦拭眼镜片而唸唸有词,他是在现场唯一没有军队阶级的男人,外务
人民委员威亚契斯拉夫‧莫洛托夫。
“嗯嗯,那就快点办正事吧。”
贝里亚点了点头,将视线转到部下身上。
理解了贝里亚的意思,菲齐立即从窗边走回来,将十数张纸编在一起的小册子发给所有人
。高官们透过自己的随员接过这些小册子后开始翻阅起来,而梅辛与其他被叫到这里来的
人们,看到小册的封面则浮现出了一瞬动摇的神色。
毫不介意他们脸上的困惑之情,在发完手册之后,菲齐又回到了老位置的窗口边,就这样
保持稍息的姿势。
“将你们叫来这里,没有其他的理由。各位是由NKVD、外务委员部、贸易委员部与大学机
关等选出,关于"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们有任务要交给你们。”
接着他们被催促请开始阅读手上的资料,于是四人急忙开始翻开手中的小册子认真阅读。
在翻阅了两页、三页之后,他们纷纷带着更加疑惑的脸色抬起头来。
“有什么疑问吗?”
贝里亚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似乎觉得很有意思而发问,而梅辛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口提问。
“贝里亚同志,这里所写的外交使节究竟是…”
“他们啊,已经在往莫斯科的路上了…视情况而定,你们可能要尽量想办法搞好关系…这
会对今后的交涉进展事关重大。”
听了贝里亚这么说之后,众人一同带着呆然的表情,再度将视线转回自己手上的小册子。
这本手册的封面标题是这么写的:
“对诺乌斯特利亚帝国外交工作要纲”
#ZIS
http://en.wikipedia.org/wiki/ZIS-101
吉斯"史达林"式轿车,是模仿美国别克豪华轿车而设计的苏联高级车。仅有苏联高官干部
才能获得配额的限量生产车。
#恩姆卡: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Z-M1
GAZ-M1 Emka轿车,是接受了美国福特技术支援而设计的苏联国产汽车,定位是让中阶干
部官员代步用的公家车。
作者: sperkood (人生就是无奈啊....)   2014-11-10 03:09:00
推!!!!!!!!!!!!!!!!!!!!!!!!
作者: GKDH (DKC)   2014-11-10 03:12:00
没想到深夜可以看到更新,翻译辛苦了!
作者: deluxe (deluxe)   2014-11-10 07:13:00
早上起来逛真是太好了!!!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11-10 07:21:00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4-11-10 07:38:00
喔喔喔喔喔喔
作者: chienjr (了解自己也是很难的任务)   2014-11-10 09:31:00
推!
作者: chikasa (结束就是一个开始)   2014-11-10 10:56:00
更新的好快!
作者: GermanNavy (刚射了三发在金刚肚子里)   2014-11-12 00:07:00
XD
作者: dustlike (灰尘)   2014-11-12 16:32:00
原来史达林是个夜猫子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