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武营 #魂颠记 #五囝仙偷走的秘密 #高雄雄厉害
《魂颠记》是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第一档自制节目,改编自 #谢鑫佑 的小说《#五
囝仙偷走的秘密》。我不是个特别爱看书的人,大部分看书选书的动力都来自剧场,像是
看戏前先读剧本做功课,或是因为演出改编小说而先去读小说 (如:#源泉、#同情的罪、
#1984 等等)。这档演出的制作消息一出,便立刻吸引我的目光,除了开出来的卡司华丽
坚强会发光外,这故事背景我还真是熟悉:覆鼎金。咦?这不就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吗?
这一带的路名跟里名都是鼎什么鼎什么开头的,金鼎路、鼎中路、鼎强街等等等;附近有
座金狮湖,还有几间学校跟宫庙,像是狮湖国小、鼎金国小、鼎金国中、文藻外语大学 (
以前还叫做文藻语专)、保安宫与道德院等。当时很讨厌写“鼎”这个字,毕竟要把它写
得顶天立地还左右对称对小学生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以行政区来看,这块区域约莫是在
三民区与左营区交界处,在还是高雄市时期不算热闹 (那个年代的闹区是新兴苓雅区,俗
称的大统五福商圈)。嗯......举个比较实际的例子好了,高中时期搭公共汽车通勤,我往往
都是第一个上车去上学的学生,回程则是最后一个下车的。小时候就常听闻墓仔埔的传说
,虽然现在想不起来到底有哪些魑魅魍魉的故事,但就知道往山那一面看过去都是一个个
土馒头。后来交流道开了,高雄县市合并,附近的大楼变多了,隐约感觉到有些改变,但
这里还是很安静。原本比道德院还要小间的保安宫,筹到钱后就搬到旁边大一点的地方,
新建了一座大大的金碧辉煌,还盖了香客大楼。来进香的人不少,但还是一样在金狮湖畔
,一样供奉中坛元帅。金狮湖那边的菜市场跟金狮湖肉包是幼时跟妈妈的回忆,即便听说
肉包口味不再,但跟妈妈在市场买菜吃豆花的记忆都在,那记忆里还有我爱吃的鸭肉羹跟
会洒红葱头的馄饨面。
好的,回忆时间结束 (大笑)。
因为看到《魂颠记》的背景,想说就找个书来看看,届时好可以跟剧场版相对照。阅读《
五囝仙偷走的秘密》的经验非常美好,叙事流畅迷人,读来欲罢不能,书中提及的地点我
都能有清楚的印象带入,感觉非常奇妙。以覆鼎金公墓搬迁为主题,是一个老师与五个生
在畸零家庭的弱势小孩所揉合出的一个魔幻写实又感人的故事。读完就在想,这么一个时
空跳来跳去的故事是要怎么改啊?特别是后面那一大段在回忆虫洞穿梭的桥段?主视觉出
来时我还迳自开心的不负责任乱猜哪个演员演哪个脚色。果然,最重要的一脚完全猜错,
而这,也是编导 #周慧玲 厉害的地方。
《魂颠记》虽然原生自《五囝仙偷走的秘密》,但故事结构已经完全不同,特别是将小说
中的江宛容/江婉蓉 (#吴维纬 饰) 给拉出来,让他既在故事里走脚色线,也跳脱故事,
超然于外的跟大伙儿说一个故事。小说里的江宛容形象较为扁平,是梁育廷长住在道德院
,自小不谙言语、行为举止也怪异的母亲 (天生爱吃油墨)。然而,剧场版用江宛容/江婉
蓉贯穿三个篇章:是学校的教务主任江宛容、是大伙儿都认为疯了的江宛容、也是最后吟
唱魂颠谣,引著回忆穿梭虚实与阴阳的道长江婉蓉。不管是“音容宛在”的宛容,还是有
著草字头的婉蓉,都由演员吴维纬饰演,暗示著或许这三个脚色其实三位一体,既存在于
王胜邦 (#林子恒 饰) 的记忆里 (工作的同事与学生家长),也作为一道行高深的神职人
员,牵引与度化著王胜邦放不下的想望。吴维纬一直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演员 (OS: 一直
怨恨没看到莎妹台南版的 #百年孤寂),多半从事教学与幕后工作的维纬一年就一档演出
限定版。他在舞台上的放松与自在根本就是教科书,好看得不得了。在《魂颠记》里穿梭
阴阳虚实的宛容/婉蓉,亦庄亦谐,既疯癫又正经,模糊了真假边界,也逗得观众时而哈
哈大笑、时而陷入沉思。是说节目单里维纬的那张宛容/婉蓉形象照是拿着墨条在磨墨的
,磨写出这整个故事吗?啊哈!
由于脚色众多,又牵扯到虚实,导演很聪明的利用偶来说故事,并以操偶方式与偶的颜色
来代表不同的时空与脚色定位。覆鼎金五子 - 郭韦萱 (#大甜 饰)、梁育廷 (#吕名尧 饰
)、孙宏军 (#韦以丞 饰)、吴子淳 (#李梓扬 饰)、洪嘉枝 (#刘毓真 操偶) - 与王胜邦
孩子的印象是交叠的,除了不会长大的洪嘉枝,同时也是王胜邦因车祸而早早离世的孩子
王圣任是全身偶之外,其余都是半身偶,且偶的容貌依据扮演的演员量身制作。相较于以
往操偶师都是一身黑衣,《魂颠记》的操偶方式反而是人偶合一,让观众可以清楚的看到
由演员执特定偶:一来让偶的上半身结合演员的下半身做出小孩与成人的视觉差异,二来
也正巧映照环绕在王胜邦身旁的“此五子”与“彼五子”之间幽微奇妙的关联。再往剧情
后面一点走,当覆鼎金五子从墓中醒来,演员与偶身上的服装却对调了,说著“要看现在
的情况是什么,再决定我是谁”;又最后是由演员 #林子恒 操著洪嘉枝/王圣任 的偶,
走一趟停雨仪式划水仙,救苦难,慰人心。要说王胜邦就是王圣任似乎也可成立,毕竟父
亲在孩子离世之后的时间也就停止了 (没有长大),便连同不管是哪五子,一起跟着佛道
二姑,如同《水中捞月》一折戏,江老师到王胜邦家中访问一段,离开这缠绕纠结的无尽
世间。
私认为偶的使用还有个极为浪漫的解释,正好与场上一直存在的“水”的意象相连:
...是民间传说:保安宫洪妈妈提到,覆鼎金底下有宝藏,当有人在打这儿的主意时,天
就会降下大雨阻止,因而土地公跟中坛元帅借将借五子来压制大雨。
...是殡葬科仪:人死后要在头顶放个陶罐,陶罐里要装水,这样灵魂才有办法回来。
...是第二部《水中捞月》的虚幻:微弱的灯光照着左下舞台的水缸,玩具火车绕着水缸
一圈又一圈,仿佛施咒般的让时间的前进成为真实。
陶罐盛水,灵魂得以回归;覆鼎金就是容器,有水才有灵魂。挖空了覆鼎金 (公墓搬迁)
,所以下起滂沱大雨好装水让灵魂找得到路回家 (注:鼎是容器,覆则有覆蓋,翻过来的
意思)。演员操著以自己为样貌做出来的偶,赋予偶灵魂与相对应的个性。灵魂没有形体
,又或者说,像水一样可以成为任何形体:被固定在一处,流转于世间,飘忽于空间。然
而,谁是容器,谁是魂/水,又是谁承载着谁的故事,很值得玩味啊!
虽然没有特别追 #林子恒 还 #徐堰铃 的演出,但看到两名势均力敌的演员在台上共演是
很过瘾的事情。王胜邦是个一直被拉扯的脚色,常常倏地就被丢去一个陌生却又 Déjà
vu 的空间,而他也默默地接受与融入这诡谲的奇幻 (OS: 是个全面启动的概念,想不起
来自己的梦境开头为何)。或许是潜意识里有着些追寻什么的执念,让他在不知不觉中,
以一种说不上来的微妙心情去理解、游走与安定在各个场景。#林子恒 的表现正巧就是我
所感受到的王胜邦,活脱从书里跳出来的个性与气质,不同于 #吴维纬 直面观众的说书
,而是以一种温柔的态势,即便脚色本身也在摸索真相为何,仍旧牵着观众的手,稳定且
坚定的走完这个哀愁与美丽的故事。相较于 #林子恒 的不变与平静,#徐堰铃 就是变动
与水面上一波波的涟漪。此次 #徐堰铃 所饰演的脚色都是母亲,利用口音、肢体与节奏
诠释不同母亲的样貌,让我们看到名为人母的光谱上的形形色色:时而含蓄保守,时而逗
趣可爱;时而沉稳从容,时而神秘严肃。正巧剧组赋予徐的颜色是显眼鲜明的红色,也是
藏有覆鼎金祕密的绣图颜色,大地之母的意涵不言而喻。
正如同编导在一开始导聆提的,《魂颠记》可以顺着看,也可以倒著看,因为看完第一折
后建构起的世界观,在第二折会被反转,然后在第三折又来个补强与颠覆。舞台上一方的
墓地高台,荒烟蔓草的桌椅,反而是唯一不变的地景,住着活着的人,也比邻著逝去的故
人。个人不擅长书写单一设计层面,但台上微微蒙着一层纱的质地的柔和灯光,勾人却也
抚慰人的音乐,都让演出美得让人忘不掉。
演出结束后,我骑着摩托车一路从卫武营往澄清湖方向,左转本馆路接往金狮湖,顺着本
馆路骑车回家。嗯,就是本馆路看过去的那一头啊...然后再绕经保安宫、道德院跟金狮
湖时,那些个建筑还有水,静静的就在哪儿,让剧场的魔幻似乎多了些许真实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