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五月出差高雄时,就看到高雄春天艺术节《失眠的人》的演出预告,但
由于时间不巧就错过了。这次受邀看排,刻意不找资料、不看宣传,带着全
然无知的状态前往,希望可以在没有默认的情况下享受看戏。
在道德上不能暴雷的情况下,我只能说:
这是一个很老派的演出。
很老派,但是有很单纯的忧郁。
如果你在年少时(我指20代)曾自许为文青,爱看卡尔维诺、卡夫卡,酷爱
奇士劳斯基或“爱在”系列,那么你应该会喜欢这个演出里,属于整个世代
的失眠调调。小莫的诗和影像,会令你想起半夜要去师大窝多松的大学时期
(暴露乡民年纪),那时候眼光看出去的每件事情都无比的清晰也朦胧,如
同失眠的状态,身体疲惫模糊但意识高烧,有些人将专注力转为对社会的愤
怒,有些人转向对生命的思索,如同莫子仪。
《失眠的人》对我来说,是很名副其实的音乐剧场,可能由于主题相似,或
者是起承转合的段落相仿,观赏过程中我不断联想到几年前在柏林废电厂观
赏的8小时音乐会Mix Richter “Sleep”。黄裕翔的琴音温暖,加上日京江
羽人有点噪的高频电音。那些挣扎的表演、愤怒的诗句,在音乐的包裹下融
成一体的声音剧场,单纯地听声音感受忧郁很好,偶尔睁开眼睛,看看小莫
深邃的眼神也很好。
对我来说,音乐的加入将小莫的失眠不复冷冽,就像是在充满棉被枕头的床
铺上打滚,再怎么气自己睡不着也都在安全的范围里,不至于脱轨。甚至,
也许是因为这份安全,才能更深入地思索自己与“他”的存在。但毕竟是排
练场整排版,听说演出现场有更多属于舞台、灯光、影像设计的剧场效果,
这让我蛮期待,届时完整演出的状态,是否依然像我这次感受到的相同。
至少,这年头写诗,而不是写小编文;作剧场,而不是作youtuber,就是一
件很浪漫的事。我觉得我已经放弃了我的忧郁与浪漫,幸好《失眠的人》没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