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suyoi (失败は人を育てる)
2018-07-10 00:49:17我的Drama板第一篇就来写写搭错车音乐剧吧
先说我不是丁当迷,当初会买票只是单纯喜欢看音乐剧,也好奇电影改编后会是什么样子
搭错车电影是1983年上映的,我也忘记到底有没有看过,
印象中应该小学时有在家旁边的酬神会播过XD
所以就当作没看过吧
我是看7/7首演,进场前看原声带450也不算贵就先买了
全部有28首,扣掉2首Bouns+2首序曲,有24首歌
主要演员四人组上MTV台宣传时有讲到,这次的曲子可分为四部分(后面是我自己算的)
1.电影版原本就有的歌:5首
2.原创曲:9首
3.丁当自己的歌:5首
4.其他经典曲:5首
分布还算平均。至于依演唱者来分的话(只要有唱到就算)
阿美:15首
亚叔:8首
时君迈:3首
阿明:5首
余广泰:3首
沈妮:3首
嗯,确实阿美演唱的比重多了很多,不过跟角色的改写也有关联,我后面会讲
为了求客观,我也花了两小时把电影版啃完了,
以下是电影版和音乐剧版的简单剧情比较
电影版:
1.哑叔(孙越饰)不会讲话
2.前半段有很大的部分在着墨阿美的童年,
包含收容一只差点被做成香肉的狗(来福)和来福为了保护阿美大战眼镜蛇
3.芝兰设定为哑叔同居女友,在哑叔收留阿美后不满而离家出走,
直到20年后违建区拆除才回来要找哑叔
4.阿满好赌,某晚喝醉酒要捡娃娃掉进水沟就淹死了。
满嫂(江霞饰)听到噩耗跑出家,火忘了关,把房子烧掉
5.时君迈第一次碰到阿美是边开车边要她唱他的歌,阿美原本不要,
君迈倒车撞到后头的车,阿美大笑,然后就上车了(我黑人问号:怎转这么硬...)
6.阿明主要的戏分是童年期,长大后戏份很少,感觉只是个讲台湾国语的少年仔,
在违建区遭拆除时被倒下来的房子压死
7.余广泰就是一个经纪公司的老板而已,没有特别感觉用很多手段
8.沈妮就是一个过气女星,和余广泰是主从关系,没有特别多描写
9.阿美见到余广泰很快就签约了,没有特别和老爸及阿明等人商量过
10.在记者会上沈妮觉得很闷狂喝酒,出去时碰到哑叔和阿明,
阿明说哑叔就是阿美的爸爸,然后沈妮就跑到记者会上揭露阿美爸爸的真相
11.阿美走红超快,先去东南亚开了一个月的巡演再回台湾
12.时君迈看阿美走红却无法唱自己的歌感到失意,某晚两人一起滚床单,
隔天时君迈留下信说他走了。
等到违建区拆除,办完阿明的丧礼,君迈到满嫂的面店吃面,提到阿美
满嫂说现在跟哑叔一起住,但哑叔身体不好。君迈决定写下酒干倘卖无,
再寄信给余广泰(阿美)
13.阿美在台湾的演唱会上唱一样的月光,哑叔看电视转播看到一半倒地送医,满嫂看哑叔
快没救了,跑到演唱会大叫阿美快来喔,阿美就丢下满场观众跑去医院,
只看到咽了气的哑叔。然后又切到满嫂和君迈坐在观众席听阿美演唱酒干倘卖无
看了电影版真的觉得是35年前的老电影,设定怪怪的,
很多桥段会跳来跳去(也可能是我看公视版本有剪掉)
像最后面满嫂从家里赶到医院再赶到演唱会场,等阿美见到哑叔的遗容大家再跑回去
演唱会场...bug一堆啊
音乐剧版:
1.哑叔变亚叔,会唱歌!
2.芝兰改成阿明的妈妈兼满嫂。阿满一样很早领便当,不过是从大火中救出阿美
3.时君迈跟阿美第一次相遇改成下雨撑伞让两人加温
4.余广泰设定比较心机重,会用手段
5.沈妮改成"疑似"跟余广泰有一腿,而且忌妒阿美
6.电影版的时君迈跟沈妮没有交集,但音乐剧版改成两人发生一夜情,
也让阿美有唱"你为什么说谎"的机会
7.在电影版原本只有时君迈和哑叔对阿美很重要(演唱会有放出两个人的影像),
音乐剧版的阿明戏分大增,和亚叔、君迈构成三个对阿美最重要的男人,
也没有提早领便当
音乐剧的人物设定就比较趋近音乐剧常用的三角关系&正反对立
将电影版中较冗长的桥段删除再加进较戏剧性的安排
我很喜欢时君迈和阿美在雨中撑伞跳舞的那一幕,配上国家歌剧院的旋转舞台边转边走,
感觉非常立体!
电影版的结尾就是酒干倘卖无唱完而已,音乐剧再加唱了感恩的心,最后灯光分别打在阿
美和上天国的亚叔身上,也算补了一个happy ending
如果光看音乐剧,可能有些地方还是会让人觉得雾飒飒
(譬如时君迈对阿美的感情,似乎没有太多着墨)
但在看完电影版,我反而觉得音乐剧改编的很好,
设定比较合情合理,也很符合现在观众的口味
真要说缺点嘛,有时音响声音过大会听不清楚歌,还有灯光会直接打到观众席也不太ok,
已经看到有些人在FB反应灯光太强害他们看不出清楚
无论如何,感谢这次能有这么多音乐人一起努力,让35年前的名作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
面前
将过去的精神以不同的风貌在新的时代中重现,不就是艺文表演的魅力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