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动见体《病号》 解码现代人文明病

楼主: imceleste (Celeste)   2018-04-10 12:51:47
动见体《病号》 解码现代人文明病
新闻转载原文连结:https://goo.gl/TYzSw9
文字/张震洲
在网络社群时代,因网络匿名特性,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数个虚拟分身,动见体最新作品
《病号》便以网络匿名文化为主题,探究当每个人都拥有“畅所欲言”的权利,现代人的
精神样貌将有怎样的转变?
动见体剧团《病号》
4/7 19:30
4/8 14:30
4/12-15 19:30
4/14-15 14:30
4/19-21 19:30
4/21 14:30
台北 水源剧场
INFO https://www.facebook.com/movetheatrefans
你数过自己有几个帐号吗?FB、ig、PTT、Google、Twitter、Pinterest、LinkedIn等,在
网络社群时代,因网络匿名特性,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数个虚拟分身,动见体最新作品《
病号》便以网络匿名文化为主题,探究当每个人都拥有“畅所欲言”的权利,现代人的精
神样貌将有怎样的转变?
《病号》缘自制作团队在网络上搜寻到一则社会新闻,发生于日本东京的社会案件,凶嫌
透过社群网站约曾在网络上发布想死念头的被害人,将其杀害分尸。根据媒体报导,相对
于与个人真实生活有所连结的“真号”,被害人所发文的帐号则是其用以发泄负面情绪的
“病号”。延伸这样的概念,不管是多重帐号,或是在各种匿名系统发展下所衍生出的
“靠北”、“黑特”系列,当我们的言论可以摆脱现实的性别、社会地位等框架,在无法
追溯责任的匿名发言背后,谁能为这之间不经意的伤害负责?
《病号》剧情从一起自杀未遂的案件展开,借由与自杀未遂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九名角
色,探索在现今网络与现实生活大幅重叠的世界中,人该如何自处?剧中角色没有名字,
只有称谓,如“弟弟”、“同事”、“护士”,而负责文本编创的王靖惇表示,这样的设
定是呼应网络匿名文化下“无名”的状态。
《病号》前身源自二○一七年台湾大学戏剧系学期制作《全景赋格》,除了承袭符宏征导
演的形式风格,和《全》剧中部分人物关系,更保留《全》剧中赋格和对位的思考,衍伸
运用在《病号》的戏剧和肢体铺陈。
“角色人物除了能用语言沟通,肢体是不是也有可能说些什么?”融合文本与大量类舞蹈
的肢体,符宏征表示,这是自动见体运动剧场《战》系列后,使用最多肢体的剧场作品,
也是他想尝试的新可能。在创作过程上,经由王靖惇进行前期的文本编创,再由符宏征带
领九位剧场演员──李明哲、林子恒、王世纬、王靖惇、洪健藏、高华丽、施宣卉、江宝
琳、刘心宇,透过工作坊长时间培养默契,再进入集体创作发展阶段,最后交织出《病
号》的全新面貌。
王靖惇表示,《病号》一剧并不意图提出批判,探究的是网络匿名文化对现代人行为模式
的影响,重点在于展现“人”与网络已不可剥离的众生相。透过舞台上每个角色,让观众
重新关照自身,进而引发思考“对你而言,网络是什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