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遥远的东方有一群鬼

楼主: musimed (谬及魅德)   2017-12-18 11:39:28
看到朋友脸书PO的,征求同意之后转贴到这边
礼拜六去台中歌剧院看了四把椅子剧团的” 遥远的东方有一群鬼”。我自己看舞台剧有
一个特别的癖好,看简介只要看到我决定要去看这出戏,我就不会再继续往下看或找其他
任何有关的介绍或评论。我喜欢尽可能地不带默认立场和既定印象去看一部戏(当然不可
能完全没有默认立场,只是尽可能)。在进场前,我才又再度确定了一次剧名,”遥远的
东方有一群鬼”? 到底要演什么阿? 管他的,有四把椅子和姚坤君ㄟ,会很精彩的!
看到最后真是鸡皮疙瘩直起阿~。回民宿之后忍不住用手机查了一下,这出戏是改编自易
卜生的”群鬼”。不过群鬼的背景是在1882年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借由荒诞的故事来讽
刺当时欧洲基督教信仰盲目地要求妇女守礼教,剧中的女主角被牧师要求不能离开生活淫
乱而患有梅毒的先生,先生过世后女主角也只能将愤恨却又期待的矛盾情绪全部的投射在
儿子身上,没想到儿子长大后也遗传了父亲的梅毒变成了白痴(根据现在的医学,也就是
所谓的神经性梅毒)。
上述的剧本,在剧作家简莉颖的笔下,转换成华人社会的现代版本。改编得很有趣,很令
人印象深刻。脚色共有四位,女主角由姚坤君饰演,叫做王梅君。王梅君的先生外遇又淫
乱,死于梅毒,但死前创办了一家孤儿院,现在的大家都只知道梅君的先生创办了孤儿院
,却只有梅君始终对于先生的外遇耿耿于怀,无法放下。梅君将愤怒移转到了亲生儿子赵
睦久的身上,因此一气之下去孤儿院领养了另一个小男孩,叫做王康平。赵睦久长期生活
在歇斯底里的母亲照顾下,自小就被母亲教导爸爸当初外遇是睦久的错,睦久为什么没有
站在妈妈这一边,反而跟着爸爸欺骗他?但因为爸爸过世后,王梅君也是睦久唯一的亲人
,因此睦久也必须接受妈妈的照顾才能长大。赵睦久长期习惯了用责怪自己的模式来和妈
妈相处来获得妈妈的爱。睦久离不开家,他在剧中的说法是因为康平很会做表面功夫,都
不照顾妈妈,因此只有他可以在家陪伴妈妈。但可以想见的心理动力是,睦久早已习惯用
这种自虐,责备自己的模式来和妈妈相处。来自妈妈的爱虽然畸形且过于控制,但睦久除
了妈妈之外,也没能力和其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此这种畸形,互相虐待,却又互相需
要的母子关系因而诞生。当睦久觉得来自于妈妈爱或恨强烈到会把它毁了的时候,他必须
催吐,唯有催吐才能让自己觉得自己还有一部分是可以自己掌控的。
也因为厌食症,康平把睦久介绍给康平的太太,康平的太太是一位学心理学的学生,立志
要成为心理师。剧中对她成长着墨不多,但可以知道康平的太太自己也有催吐的行为,因
此在和睦九咨商治疗的过程中产生了反移情,而和睦久有了一段感情。至于康平,小时候
是孤儿,因此一直以来就以要靠自己的能力赚钱以及成立一个美满家庭为最重要的目的。
因此对于睦久的状况表面上是同情和帮忙,但心里其实是有一点不平衡的。康平认为睦久
在家中是亲生儿子,享有康平所没有的关心和地位,却成天窝在家里催吐。康平觉得现在
的婚姻很幸福,一心只想让工作蒸蒸日上,并且和太太正在计画生小孩。因此当最后睦久
告知康平太太和自己外遇的时候,康平只能选择否认。不能接受! 如果接受了自己太太外
遇,不就代表他这几十年的努力根本白费,自己又变回当初那个没有家没人爱的孤儿了吗
?
每个人都因为这社会的集体氛围而承载着自己的故事,没有人有错,但每个人都过得不开
心。赵睦久最后生了幻觉,他生病了。在妄想和幻觉之中,他以为他杀了他妈妈。这病来
自于梅毒的遗传侵犯到了大脑了吗?还是这病是来自于睦久终于无法忍受妈妈长久对她的
无形控制,却又因为自己也离不开她,必须反复地用背负著罪恶感的心理状态来抓住来自
妈妈的爱,那令他觉得过于无法挣脱以至于必须反复催吐才能承受得住的畸型的爱,但却
又是他在这世界上仅存可以依附的爱,而最后导致的心智崩溃,思觉失调症发病了??还是
睦久的病是潜意识里回应于所有人对他的期待,王康平夫妇以及王梅君在潜意识里,其实
是”需要”赵睦久生病的,赵睦久不生病,王梅君没办法自怨自艾地,顾影自怜地扮演那
个她很爱儿子,只是儿子不争气的苦情妈妈。赵睦久不生病,王康平没办法扮演那个虽然
不是亲生,但靠自己的努力变得比睦久还优秀的儿子。赵睦久不生病,康平的太太没办法
对王康平交代,自己是因为对睦久产生反移情而暧昧,做出对不起康平的事情。所以,赵
睦久的病代表了什么?又承载了什么?
我觉得在这一出戏当中,演得最好的是王梅君。王梅君演一个先生淫乱外遇之后过世,却
始终放不下,心中的爱和恨矛盾的混在一起排山倒海都给了儿子。王梅君不需要多去叙述
他先生以前多淫乱,光凭他在剧中怨妇的表现就可以让观众自行想像这一切了,好强! 脚
色最立体的是赵睦久,因为只有赵睦久是可以让观众了解他的性格来源的前因后果,从小
到大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最令我困惑和可惜的是康平太太。不知道他为什么想当心理师,
也不知道他对于睦久是牵动了什么过去的关系产生如此强烈的反移情(不过反正是配角,
也就不追究了)。康平这个脚色塑造则是有一种要把其他三位脚色串在一起的重要功用,
身为一个孤儿应该也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但剧中并未着墨太多。这是一出讽刺华人家庭儒
家礼教、长幼观念的戏,很精彩,也很引人反思。不过我个人认为,责怪”社会氛围”这
种东西太抽象了。与其赵睦久变成这样是华人社会礼教害的,我觉得比较适合的说法应该
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在和他人的互动中逐渐雕琢出自己的个性(要说什么防
卫机转,客体关系的都行)。站在心理治疗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去理解从小成长的家庭背
景,社会氛围,不单单只是说找一个情绪的出口,可以正大光明的说”看吧,我会变这样
都是这社会和爸妈害我的,所以我要继续名正言顺软烂下去囉~”。不是的,了解从小和
他人(像是父母)的互动,怎么塑造出现在的我们,为了是去领悟,体会,进而改变。如果
睦久可以知道他和母亲的互动是怎么一回事,或许有机会让这段关系改变。可惜在这故事
里,睦久是和他的心理师一起向下沉沦了。变成了一群鬼。
作者: GoneGoneGone (假漂泊)   2017-12-18 12:13:00
推 真的很精彩 同意精神病是被需要的 其实康平一开始就有说到 没看过原著 但简莉颖改得很剖析人性 梅君真的演出令人压迫的母亲 每个角色都很真实的又爱又恨最后一直在想睦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幻觉的
作者: ssixty (it depends)   2017-12-18 12:47:00
太太的名字是昭君 推戏精彩
作者: buffbear293 (本姑娘是熊掌)   2017-12-18 13:02:00
这心得好棒!令我茅塞顿开
楼主: musimed (谬及魅德)   2017-12-18 15:17:00
虽然我也不是很确定作者是,但我自己看的感觉是,应该只有最后一段他杀了妈妈那边是幻觉,之前都不是。
作者: amoroe13 ( OE )   2017-12-18 15:49:00
杀妈妈那段我一直觉得花瓶好耐敲,都不会破(掩面)
作者: celebrindal (冬季提早降临)   2017-12-18 15:53:00
那段我听着敲打声,心脏血管都跟着跳了(误)
作者: circumsolar (circumsolar)   2017-12-18 16:08:00
我个人是偏好妈妈复活那边是幻觉 也有一部分是自己困住自己
作者: auhu (噢咕嘶叮)   2017-12-18 16:18:00
我个人觉得睦久录到昭君说喜欢他(但康平听录音说他什么都没听到)那段谈判录音应该是幻觉
楼主: musimed (谬及魅德)   2017-12-18 16:31:00
也是有可能,不过我是根据康平还有昭君演的反应来判断如果康平真的没有听到录音,他不会脸色那么凝重,那么生气的斥责睦久,反而应该是讶异,狐疑,关心和担心他而昭君的气急败坏也同样佐证这一点,当人被踩到痛处才会出现那种反应
作者: celebrindal (冬季提早降临)   2017-12-18 17:03:00
我也偏向妈妈复活是幻觉,因为睦久感觉到肚子饿之后妈妈才站起来打开冰箱问他晚餐要吃什么,是一种把“妈妈=吃饭”的连结(因为睦久三餐都是妈妈煮的)加上最后字幕里对睦久的各种评论,感觉不只是因为他的病,而是还发生了其他事情...
楼主: musimed (谬及魅德)   2017-12-18 17:48:00
这么说也是ㄟ,可能妈妈真的被他杀了太过残酷,我和我朋有当下都选择看成妈妈被杀了是幻觉,但其实可能正好相反
作者: crescentalle (我想看大陆剧>"<)   2017-12-18 19:24:00
觉得睦久有录到音+1,否则昭君反应不会这么大,康平也不会急着否认这件事。另外,之前没想过妈妈复活是幻觉的可能,这么一讲好像也通耶!!
作者: chungch (ㄚ世)   2017-12-18 20:13:00
看完时觉得妈妈复活是幻觉耶,毕竟还有警车声什么的然后想到这次演出不太习惯的还有“字幕叙述有点多”可能是想表现第三者叙述普通家庭的日常流水帐的感觉?但总觉得字太多不容易观看,也没体会到效果@@
作者: buffbear293 (本姑娘是熊掌)   2017-12-18 23:05:00
咦!可是ㄧ开始不是有说妈我生病了,所以妈妈应该没死吧
作者: poniepony (一滩烂泥)   2017-12-19 01:52:00
不过营造这种不明所以的氛围也是病态本身吧 病态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刻是幻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