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德国柏林列宁广场剧院:理查三世

楼主: Atica (吉米布兰卡)   2017-10-14 00:39:43
终于完成看到 Ostermeier 的梦想,前两次来台湾的演出我都没看到嘛......
啊,好想看疯狂的Hamlet喔喔喔喔!
Blog版本:
http://jimmyblanca.blogspot.com/2017/10/schaubuhne-berlinrichard-iii.html
时间:2017.10.11 7:30PM
名称:Schaubühne Berlin - Richard III
地点:BAM Harvey Theatre
连看10天的百老汇,这晚的《Richard III》真是重磅德语剧场的冲击,狠狠的朝我脑袋
敲了一记。是的,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德语剧场啊,用力的,用力的在舞台上挑战各种可能

Ostermeier 与德国柏林列宁广场剧院曾两度到访台湾,分别是2006年的《玩偶之家-娜拉
》与《点歌时间》,以及2010年的《哈姆雷特》,但这两档演出我都错过 (How come???
我也不知道)。2015 年发现 Ostermeier 有新作,便心心念念希望能有机会亲炙作品,没
想到这心愿不在台湾完成,而是来到了纽约。当看到《Richard III》是 Next Wave 的其
中一档节目,而我有刚好看得到时,整个人兴奋到无以复加。当然,Ostermeier 没有让
我失望,我很喜欢这版本的《Richard III》,还有成就这演出的Richard III - Lars
Eidinger。
“演出2小时30分钟,无中场休息。”听到剪票人员这么说,我呆住了,还特地停下来看
了一下告示牌。对,就是2小时30分无中场,票口人员还对我笑一笑,表现出“就是这个
脸,大家听到演出长度时都傻眼的脸。”由于我不擅长读剧本,这场演出又是德语发音、
英文字幕,我在台湾先行看了英国影集 The Hallow Crown Richard III 那集,由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演他自己的祖先,再加上自己看过的几个 Richard III (莎妹
的、影集The White Queen),基本上还算了解剧情与人物关系。
然而,德语与古英文还是成了障碍。曾经有香港剧评写道 (这档演出是去年香港艺术节演
出节目之一),编剧花了很长的时间翻译剧本,使其符合德语的声韵与节奏。这的确是翻
译莎士比亚剧本最困难,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顺带一提,截止目前为止,我在台湾看过
最好的莎剧都有做到这点,还中文台语都有,证明了任何语言都能演莎剧,只要翻译得当
:讲中文的莎妹《理查三世》与讲台语的阮剧团《马克白》与《热天酣眠 (改编自仲夏夜
之梦)》。很可惜的,不懂德语的我其实是完全体会不到语言的调整的。此外,即便舞台
上投影了英文字幕,那依旧是古英文啊,一堆thee、thou之类的词,还有根本就是话痨病
的莎爷,耳朵已经很忙了,眼睛跟脑袋根本就来不及理解。
因此,我决定放弃看字幕,转而专心看导演手法、演员表现与场上所有的一切。演出虽然
很长,但实际看到 Lars Eidinger的表演后,真的会打心底佩服这名演员。他从一开始在
舞台上就很放松,连带使他的演出非常自在好看。他的 Richard III 像是蝙蝠侠里的小
丑,不为权也不为钱,他走的每一步,安排的每一个事件,都是为了要让他操作大家的游
戏更加好玩,也让自己一直是游戏的主角,所有人都要绕着他转。因此,当最后留在他身
边的人越来越少,抑或是被他杀光了,又或者是叛离他而去,他不再是世界中心,便觉得
孤单寂寞觉得冷,觉得力量失去而死去。
舞台布景以褐色为主,还有可供爬上爬下的梯子与滑杆,地板则是一摊褐色的沙土,可完
美的跟 BAM Harvey Theatre 裸露不修边幅的内装无缝接轨 (左右两侧的拱门包厢区是剧
院本身)。鼓手坐在左舞台,他不是故事行进的任何角色,但他轰隆隆的鼓声会带着故事
前进。从舞台中间悬吊下来一支装有摄影机与灯光的麦克风,Richard III 会利用这支麦
克风,对它说出心底话。一开始还是在暗地里说的,等到称王后,他便紧抓住麦克风不放
:一来是掌握话语权,二来像是害怕没人听他说话一样,所以要透过麦克风强迫众人接受
他的声音与讯息。
演员们不只在舞台上演出,还多次利用剧院不同的出入口,包含开场时众人从入口开趴走
进、Richard III 多次在走道跟观众互动、又或者是下半场吆喝观众一起咒骂台上被他的
愤怒搞得一身脏污的 Buckingham (You look like shit. Have you eaten your pussy
today? ) Lars Eidinger 一举手投足都纯粹坏得迷人,随性而为的学垂死前后悔的
Edward 抓地上的沙子往后撒去,表示附和;被迫黄袍加身时的欲拒还迎与装模作样,还
很调皮的调整身旁两位神父手持的圣器与圣经,不只是皇族与人民,俨然连上帝都是他玩
乐的一部分。也因为所有的目光与戏份都在 Richard III 身上,导致其他角色都极度平
面,特别是帮 Richard III 铲除异己的 Buckingham,完全没得表现他后半的反省与倒戈
,仅短短用一句话对着观众感慨:你知道最哀伤的什么吗?就是没有任何人站在我这边帮
我讲话 (对着观众说,也对着空荡荡的舞台说)。
德国演员或许是这世界上对于裸露身体感到最自在的演员了。Clarence 在监狱被暗杀时
就是裸体不著一缕,血迹还蔓延了整个沙地,十分血腥残忍 (嗯...应该是由暗杀者递血
袋给 Clarence,然后人趴着对面舞台,借由抖动与压迫等动作掩饰血液汩汩流出);
Richard III 跟 Lady Ann 求爱一段,为了证明自己的心意,决心脱下身上所有防备,赤
条条的接受 Lady Ann 将能致人于死的剑抵在自己身上。其后又毫不迟疑的以M字腿大开
的姿势正对观众,挑衅意味十足。Richard III 被莎翁写成身体畸形的丑八怪,也极度厌
恶与自卑别人谈论自己的怪物模样。但在 Lars Eidinger 身上,当最脆弱的部分,如背
上的肉瘤、无法站直的双脚、还有胯下的生殖器暴露在众人面前时,我并不觉得那是他的
软肋,反而觉得那是他独有的骄傲与武器。如此自在面对身体、不以身体为卑为耻的概念
延续到下半场战争前的最后一夜,他可以不论规矩的在将领前随意撒尿,又或者进一步的
延伸,在剧院堂而皇之的撇出阴茎尿尿,极度冒犯观众,令人感觉恶心而不悦。Richard
III 至此已经不再是个受人尊敬的国王,而是随处便溺、无法控制自己行为、更没得用道
理解释的,人人讨厌的坏家伙。
场上没有任何激烈的最后战役。将领服侍 Richard III上床后就只剩下 Lars Eidinger
的独脚戏。我很喜欢这样的安排,让一个近乎心智丧失的人,在游戏即将结束前夕,众叛
亲离之际,独自于黑夜中被死去的亡魂纠缠,然后崩解;如荒野的动物一般被头下脚上的
吊起,悲惨死去。没有套招的打斗,没有金属兵器的撞击声,仅有 Richard 自己和自己
的战斗,连带使得那句"A horse, a horse, my kingdom for a horse." 显得幽微而不可
见,甚至,尴尬不重要!这是我觉得可惜的地方。身体有残缺的 Richard III 在战争中
被打落马,急需另一匹马来帮助他站起:从战争上站起,或是从颓败的局势中站起。在独
脚戏的开头就冒出这句 Richard III 最为人知的台词,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台词找不
到地方落脚与支撑,反而奇怪。
这是个很现代的 Richard III,角色的服装都是帅气的西装与礼服 (合身的西装真是好看
)。Edward 国王要求大家握手化解干戈一场戏,Elizabeth York 派的人马身上有白色的
布料可供识别 (白色是 York 家的代表色,白玫瑰则是相对应的代表图腾),如皇后的白
裙与白手套、River 公爵的白上衣白裤;准备谋反的摄政王 Richard 派则全身黑,特别
是 Buckingham 公爵从里到外连领带都是黑的。但 Richard III 出现时却是黑上衣搭配
白西装白裤子,表面工夫做很足!称王后的 Richard III 的服装长得更奇怪了,除了原
本背上的肉瘤与左右不一样大的鞋子外,还多加上了护腰马甲与护脖,不仅演员的动作移
动受限,也比起称王前更缺乏人的样子,以致丧失了身而为人的行为与道德。我在思考
Richard III 为自己涂上满脸白色奶油、揽镜自照时在想些什么?是觉得自己怎么会走到
这步田地,已经没人在身边了?还是觉得自己怎么会长得这么丑陋,所以干脆别再看到,
直接掩盖起来?涂白一段是少数我觉得 Richard III 像个“清醒且理智正常的一般人”
的时候,他在盘算最后一着棋,怎么再把人拉进自己的游戏,所以才会跟皇后提议,要娶
她最大的女儿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