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演唱会操盘手的剧场梦:陈镇川

楼主: dream2000 (築夢.逐夢)   2016-06-20 21:40:19
【在路上系列】
演唱会操盘手的剧场梦/No.005:陈镇川
文/汪宜儒 摄影/余志伟
在路上,是状态、过程、是进行式。对创作者而言,在(创作)路上的所感所思,难以向
外人诉,可能痛,但快乐着,或许焦灼难耐,却无可自拔。那滋味究竟哪般,谁不好奇?
【在路上】试着将那模糊失焦的拉近清晰。
2016/6/9,台北,31度,多云时阴短暂阵雨
“我总算累积了一些存款、资源,可以完成我的梦想,是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关
于成立剧团、跨入剧场这件事,张惠妹的经纪人、各大演唱会的重量级制作人陈镇川是这
样说的。而他说话的神情,就像是孩子总算存到钱,终于可以买下梦寐以求的乐高玩具那
样,充满兴奋、期待与好奇。
至少是5年前的事了。那时,陈镇川跟北艺大戏剧科班出身的年轻伙伴陈晓洁在工作之余
聊起音乐剧、谈起所谓梦想,以其姓氏“陈”拆解而成的“耳东剧团”,自此开始被勾勒
与想像。
“我是北投小孩,从小就喜欢看歌仔戏,那时候都是野台戏。我最喜欢在侧面看,看那些
浓妆艳抹的演员,化妆、抽烟、翘脚,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站在那个角度看台上,那胜
过在台前看戏。”
除此之外,还有舞台上的那块幕。“我对大幕后的事情非常好奇,在我眼中,那块布很迷
人,可能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那块布太吸引我,那是种我不会形容的吸引力,那是有某
些事即将打开与关上的重要程序。小时候在家里玩,浴帘、窗帘就是我设定的那块布,我
就在旁边指挥全家乱演一通。”他笑得陶醉。
说来也有趣,许多在剧场圈工作的人,忆起最初的记忆,都与陈镇川相去不远,那像是一
种“从事剧场工作”的疫苗,在他们还不很懂事的孩提时代,悄悄透过一台台戏给打进了
体内,然后在长大后的某个时刻,顺理成章地发挥效力、影响了这些人。
退伍后的那年,陈镇川带着1,500美金,跑到纽约待了2个半月,住朋友家、吃方便面,却几
乎把所有钱献给剧场。“我每天去排队等打折票,因为也只买得起那种,几乎是没有选择
的看,所有大、小剧场与所有剧种,冷门的、热门的,不过最有感觉,还是音乐剧。”
“纽约的看戏经验,给我很多震撼,后来的我做演唱会,凭良心讲,真的从看戏学到很多
东西,台上演出者的位置、戏份、情绪……等,那些是我当纯观众时得到的养分,而那样
的角度,跟纯流行音乐思考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这些年,陈镇川的名字多与江蕙、张惠妹、蔡依林、林忆莲等天后歌手挂在一起,加上金
曲奖典礼的操刀成功,“陈镇川”成了镀金又镶钻般的闪耀,“可是我清楚,剧场观众不
会买单‘陈镇川’的。”
成立剧团,虽然挂名艺术总监,陈镇川把自己放得很低、退得很后面,更像是助理、实习
生的模样。
一开始媒体要访问,他要团长、制作人出面,“他们比我专业,他们才是懂剧场的。”就
连进了排练场,已经有一定鉴赏品味的他,对于给笔记、给建议,也显得小心翼翼,怯生
生睁大了眼,不断观察再观察,偶尔悄声问工作人员,就怕不专业的自己打扰了专业。“
第一次拿到剧本,我看了好几次,看不懂。因为那里头有3个世代、6个演员、18个角色,
但没特别注明,不像电视电影的剧本都有很多注解。”他挫败。
他坦言,现下演艺圈的工作做来已是驾轻就熟,若说创团动机,“很想在50岁前再做很没
有把握的事,重新感受每一步踏出去都战战兢兢的感觉。在剧场,我找到了,而且这是我
有兴趣的、梦想着的事。”
剧团创团作《服妖之鉴》首演前的总彩排,陈镇川早早就到剧场,紧张不安与兴奋期待的
情绪同时冲撞着他,他说自己已经很久不曾在演出前这么定不下来,他自己苦笑,“这样
的场地,一场虽然只有500名观众,完全不能跟一场演唱会的5万名观众比,但在感受上,
是500名评审在场,不是观众,你看那舞台跟观众是那么近,观众的反应是这么直接可以
被感受……。”
然后他悠悠聊起前一阵子,妈妈打了个电话给他,“你弄了一个什么耳东喔,演舞台剧喔
?那会不会花很多钱,那我要去看喔。”陈镇川本来担心妈妈看不懂,也怕妈妈做完化疗
的身体没体力,没料到妈妈说:“你弄了,我就去看,帮我留票?不用啦,我看你们不是
还有50张没卖完?我跟舅妈一起买票啊。”陈镇川感动大笑,“妈,不只50张啦,是第一
场还有50张没卖完啦。”
很多人都在观望,也疑问,到底陈镇川一脚跨到剧场,为了什么?
“川哥从来都没有想挂名,什么团长、制作人,他都觉得不要,嘴上是说以后行政事务还
要他用印、麻烦,但实际上是他一开始就很明白,剧场是门专业,而他真的不懂、还需要
学习,只希望我找进来的团队都是专业的,”陈晓洁说。
其实陈镇川始终迷恋剧场,只是过去的实践多发挥在演艺圈。从张惠妹2007年的巡回演唱
会,到2015年江蕙的告别演唱会,他都置入了他最爱的舞台大幕的元素,每一次,都让人
惊艳注目,都成功博取观众的惊呼尖叫,甚至张惠妹过去赴日参与《杜兰朵》歌剧的演出
,他也是最关键的幕后推手。
这次创团,他说,自己不断叮嘱剧团伙伴,千万不要让人家觉得陈镇川是到剧场乱搞的,
陈镇川也没有要带演艺圈的什么进来,“专业是最重要的,做剧场就得有一回事。不然我
一开始就来个什么张惠妹音乐剧、蔡依林歌舞剧,让做剧场这件事事半功倍,但重点是,
我想成为剧场人不是那样的!”
陈镇川想的是,不论是演唱会或剧场,“可不可以娱乐他们(观众)?”那个“娱乐”,
不单是字面上的解释,“是否能让观众得到震撼?带一些讯息回去?可能是很心灵层面的
,有后座力的,刺激大家想到些什么的。”
他认为:“剧场有道门,创作、各种想像发挥,都在门内,但,怎样都是要给门外的人看
的,不要抗拒主流市场,希望更多剧场观众之外的观众都可以进门支持、了解。”
陈镇川对“耳东剧团”的想像是:“创造一个有弹性的、开放的地方。以自己的制作为根
本,跟任何编导演都可以合作,也可以带好看的作品回台湾,是个无限可能的剧场平台。

关于妈妈的那通电话,还有一段后续。“我妈已经很习惯我做的演唱会是买不到票的。她
后来买完票,又打电话来说,‘那个票那么便宜也这么难卖喔?’”陈镇川哈哈大笑。在
剧场的第一步,如履薄冰,一如他对自己的设定:没有把握、战战兢兢、按部就班。
后记:《服妖之鉴》的演出从6月3日起,连续3个五、六、日在台北水源剧场演出。所有
的演出票券,已在第二周演出时售罄。陈镇川的妈妈可以放心了(笑)。
【2016.6.18 报导者 THE REPORTER】
https://www.twreporter.org/a/ontheroad-no00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