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双了社会其实很意外,原先只打算修了社甲就好,
但从大二上时修社甲跟普心觉得很有趣,二下又选到了
选修社会运动,算了算学分后,决定拼拼看能不能双主
修四年毕业!
我认为能够准时毕业有几个很“制度性”的原因,一是
外文系本身选修为20学分,并且双主修的学分全部可以
抵,同时因为我又免修了一年第二外语(大一直接修法
文二,选修就直接多了六学分),再加上社会系本身要
求双主修完成的学分只有63学分,因此其实我要完成双
主修,只要多修47学分就好,所以我大学四年来也有幸
都没有超修过!虽然外文跟社会的课还是常常冲堂,但
不至于冲得太严重(比方说社会系开一些必修的时段外
文系很少开课),这部分也是我运气很好的必方。至于
技巧上的部分,我觉得就是多多利用暑修(尤其把握通
识,或者本系、双主的系的课)
我大一时只有修外文系的课跟一些通识、选修(新生专
题、中文系的课…),大二时两学期分别是25、24学分
,课非常重,但把社甲、普心、一门社会系选修、英文
作文二、口训二、英史两门、语概、文专五学分,还有
六学分的通识修完。升上大三的暑假,用了暑假修了四
学分的通识跟一门三学分的社会系暑修,觉得这七学分
很关键!由于我也不是台北人,暑假也不想全部都待在
台北,所幸夏季学院选到两门非常集中的课,所以当时
每周通勤还是很多时间可以在家~
大三时的课也非常重,而且面临到了很多冲堂的问题,
由于社会统计太冲堂,我改去修农经系的统计学(要抵
免的话一定要先问系办确认!)也因为还没修过统计,
研究法打算慢点修,先修质性的社理,还有社心社组。
选修的话理想上是每学期修两门会比较安全,但因为我
还是以外文系的课优先,又不想为了学分去修些没兴趣
的课,所以反而一直到四下都是一学期一门。外文系的
必修则是把戏剧一门修完,再把九选五的英史全部修完
,也修了一些文专的学分。也在三下时修了社会系要求
四选二之一的政治学。
到了大四,社会系的必修就只剩下社研法,还有四选二
之一的法学绪论。这时我选修还差四门课,四上修一门
,四下修两门,最后一门留到暑假修(不过还是建议能
把课早点修完就修完啊!)外文系剩下小说跟戏剧两门
,我两学期都修了小说,还有一年的翻译/作文三必修,
我选了作文三,而且还是非常重的老师…。最后,也是
在大四下把最后的文专跟通识补齐。
结果到后来发现我也只是把自己修过哪些课讲了一遍…
其实觉得双主修真的会有一定的牺牲,像是我的学业成
绩其实真的都没有很出色(也要怪自己不够认真啦),
有时候太重或很想修的课也只能割舍(我的策略是外文
系选修或必选修尽量修扎实的,社会系由于必修已经都
非常扎实因为能力有限所以选修都没有选太扎实的,有
点可惜)。还有就是很多两系之外的课经常必须要放弃
,但我还是有修了一些想修但不需要的学分,加起来大
概七八学分吧!不过即使如此,我觉得还是有体验到像
是课外活动的学习,大三时也因为同时受到社会学与文
学的启发进行了国科会大专生计画,最后也顺利应届申
请上理想的研究所。真得觉得把社会双完改变了我非常
多,除了学业上的拓展之外,更是让我认识了非常多很
棒的朋友跟学长姐。
最后其实想说,会完成双主修某种程度上还是希望毕业
证书能够响亮点(虽然觉得这点在申请国外的研究所上
多少应该有加点分啦),而我能够顺利完成真的也是仰
赖许多的运气,但是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不需要这些证书
啊之类的,有时候也觉得如果乖乖读外文系然后修很多
各式各样的选修,可能会有很不一样的人生吧!至于外
文跟社会学之间的心得,那可能得再写一篇心得文了..
(累)。尽管如此还是鼓励学弟妹可以尝试双主修个跟
本系有机会能够对话的系,反正到时候放弃都还来得及
(误),但至少可以给自己多一点机会去认识另一个学
科,领域,或者是一群人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