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Re: [闲聊]“放心园”让人不放心(一)
: 时间: Wed Nov 28 11:30:04 2018
: ※ 引述《Flamingos (红鹤老爸阵线)》之铭言:
: : 推 chillheart: 我是社工,本文有些似是而非的言论,像是暂时保护令 11/28 01:39
: : → chillheart: ,没有实质证据根本无法声请,就算持验伤单也要看严 11/28 01:39
: : → chillheart: 重程度跟受伤位置来推测是否有危险性,才决定是否核 11/28 01:39
: : → chillheart: 发暂保,还有若多次交付会面不顺利,社工是会回报给 11/28 01:39
: : → chillheart: 主管机关的,可以理解对造单一说法是觉得自己也有委 11/28 01:39
: : → chillheart: 屈的感受,但也不能全然将双方责任推给对方吧! 11/28 01:39
: : → chillheart: 实务上直接不核发暂保甚至通保的并不在少数,因为保 11/28 01:45
: : → chillheart: 护令的目的是预防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强制执行也有要 11/28 01:45
: : → chillheart: 求直接带孩子去法院进行会面的 11/28 01:45
: : 推 chillheart: 我只问你一句,你跟社工谈过吗? 11/28 01:47
: ※ 文章网址: https://www.ptt.cc/bbs/Divorce/M.1543375807.A.D7F.html
: 推 chillheart: 我看到了,因忙碌无法全部回应,先针对“刻意制造证 11/29 23:40
: → chillheart: 据”部分,实务上确实不乏有心人为蒐证而刻意制造“ 11/29 23:40
: → chillheart: 场境”,迫使对造落入陷阱,但值得一提的是,多数落 11/29 23:40
: → chillheart: 入陷阱的对造,因无法克制被激发的情绪而让有心人蒐 11/29 23:40
: → chillheart: 集到有力证据(还有撷取段落、断章取义的),甚至在 11/29 23:40
: → chillheart: 服务的过程中,知悉这是刻意蒐集来的证据,然而因立 11/29 23:40
: → chillheart: 场关系,也仅能予以口头劝诫,无法加以阻挡。 11/29 23:40
: → chillheart: 实务现场有时会与两造对话,但双方本就处于对立角色 11/29 23:51
: → chillheart: ,认定自己全然都是对的,各执一词很常见,可是关系 11/29 23:51
: → chillheart: 并非是谁对谁错那么简单,身为社工希望协调两造或给 11/29 23:51
: → chillheart: 予提醒,也常被双方拉扯、要求站一边,服务的过程都 11/29 23:51
: → chillheart: 会写在工作报告里,只是无法提供。 11/29 23:51
: → chillheart: 社工工作及角色常被社会大众用放大镜检视著。 11/29 23:51
感谢前次业内人士提供相关讨论与意见
希望本系列文章可以激起更多对于监督会面的关注
“红鹤老爸阵线”再次重申:针对社工们的血汗、辛劳,我们呼吁要给予同理心。但是,针对社工处遇不当、甚至违法的部分,我们也必须揭露、批判,让制度可以更好、问题可以改善,以增进社会公益跟案主权益。本文将接续2018年11月文章,第二次针对放心园进行评论。
承上,由于社政人力或场域不足,故中央、地方政府多数的社福业务、会外包给予外部民间机构或社福团体去承揽,借助民间机构的弹性、让很多公部门鞭长莫及或者法规种种的限制、可以有一点松绑(尤其是人事任用与任务指派)。当然,不论怎么弹性或松绑,至少必须“依法行政”,如2018年11月文章所述,依照行政程序法、这些接受行政委托的民间机构或团体“在其执行法定业务范围内,相关人员属于广义的公务人员”,故还是要依照相关法规进行业务。但!终究是领政府补助,有些官僚组织的文化或行为模式,长期也会带入到这些民间机构,导致“多做多错,少做
少错”的深层恐惧容易蔓延,此时采取退缩、消极的策略,则会变成第一线人员容易选择的心态,由于本篇焦点放在监督会面机构、如放心园,故此指的退缩、消极作法,是指“不会‘积极’促成会面”(“仅”提供场地给予双方会面或交付)、“若疑似有探视争议或离间现象,不会站在探视方立场”、“也不会针对孩子真实意愿进行调查”、“怕出事,故对探视多采取保守态度,如孩子不愿意与探视方会面,则会顺从孩子”,以及无计可施时、社工变成“干话产生器”。
很多人或社工会讲:社工没有强制力去加以执行探视或交付啊~这句话本身是对的;但在实务上,社工却用“隐形的强制力”去约束探视方。若探视方持合法、确认的终审裁定要求与孩子进行探视与交付,社工此时到底基于什么权限或‘规定’(机构一定拿不出来)可以不让探视方接触孩子?机构却说自己没有强制力可以促成探视或交付,小编称之为“会转弯的强制力”或者“假中立”。
领补助、接受公部门监督,是正常的。但当“领取补助”变成一门‘生意’时,行为模式总会变质,最后“稳定流入的补助”、“不出包”才是真的、最重要的,“维持稳定补助”成为潜意识的最大组织KPI。小编不能说赚钱是错误,但不当的机制设定,就会让组织人员的行为走偏。放心园若不改变自己的定位,现在与未来就只会持续成为偏执或有心同住方的利用工具罢了。就小编目前可以想到的定位建议:
1、如同其他相关裁定于社区警卫室、当事人住处附近派出所等交付地一般,“放心园”就是单纯一个交付地点罢了,现场提供人证(社工)、物证(监视器)'周遭就有派出所,维持基本安全,其余责任就交给当事人了!不能“假定”探视方都有恶意、或者带走孩子就不会交回、而采取退缩处遇,因为就算不幸发生意外,也不应该是放心园的责任。放心园责任仅在交接当下的过程是否有危险之虞而已。
2、假若放心园要超越法院裁定、将“孩子意愿”纳为评估可以探视或交付的要件之一,也可以,那就负起评估孩子真实意愿的责任!而不是有权无责、变成甘让同住方利用的角色。长期让孩子处于离间或负面教导的环境而不打破,那放心园就是离间跟鼓励离间的帮凶!
3、就家防中心的委托或发包机制,应改为:“给予基本的补助,外加促成成功且安全探视或交付的额外奖励”、尤其针对原本探视不顺利后来可以顺利探视的案件,更应该给予鼓励。反之,针对“原本探视顺利,后来会发生探视障碍”的个案,则回报家防中心投入更多资源、实际调查原因,而不是放任该个案持续在放心园“无法探视”、但机构却可以持续领补助的奇怪陋习。否则“摆烂”对机构反而是更安全、更稳定领补助的一条路,此道德风险就会不断产生、让放心园变成一滩死水。
关于“干话排行榜”,以放心园来讲,是这样的:当发生探视或交付不顺时(在此先不考虑放心园是否也会主动积极介入阻止探视),社工可能会冒出“你要释出善意”这种尚未厘清谁对谁错、尚未搞清楚探视不顺原因时的差劲安慰或劝告之语,跟检讨被害人的性侵案件有87%相似。听久了,“释出善意”对很多人而言,已经变成脏字。其他诸如“要多一点耐心”、“你可以多读XXX亲职教育书籍”......甚至“OO爸爸,你目前三年看不到孩子,我们这边还有四年的呢”这种往下比烂的语句都会出现了,让人对于社工专业产生怀疑。另外“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回来找你了”听
久了也是干话,社工怎么知道或预测孩子长大以后会回来找探视方?就算有,也不能把个案当通案啊,据小编访谈那些“当年的未成年子女(现已成年)”,有些个案长大以后是同时与双亲疏离、完全不接触的。另外,不论有无回来找探视方,社工的责任仅是在旁观察、不促成探视或者不阻止离间的一方吗?如此退缩、不让孩子与双亲都有正常接触机会的建议或规劝,是绝对不利“子女最佳利益”,让当时听到这些语句的小编相当震撼:原来机构社工的能力仅有如此……难怪被迫或甘愿被有心人利用。
https://i.imgur.com/qfqI4qt.jpg
近期有其他领域社工或当事人回报,各县市监督会面的状况都很混乱,双北已经算好的了。但因没有直接证据或客观资料,故小编仅能针对比较熟的县市、机构进行评论,在此也欢迎各界提供类似机构不当处遇的资料。同时,也欢迎提供“办理得好”机构的褒扬或相关佐证。这项服务,本身立意良善,小编相信大家都希望该服务越来越好,而不是往下比烂。
(全文请参照:https://goo.gl/oeAff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