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 法院庭期查询app

楼主: Flamingos (红鹤老爸阵线)   2019-02-04 01:24:20
司法院在2013年外包研发并上架“法院庭期查询”app。中间经过几次改版升级,基本功能维持不变、使用上很好上手。只要输入相关案件字号、追踪案件,即可得知庭期(会在传票送达前就可知道)、庭期也可绑定自己手机的行事历;到了开庭当日,也可远端观测开庭进度与状况,不用一直在现场等待、或者太早到现场。除了当事人,律师、社工,都可下载使用,以利管理不同当事人或个案的庭期。民刑事、家事少年行政诉讼皆可使用,但执行案件或部分非讼、法院内部程序(诸如提存等),输入字号则不会有庭期通知。
https://i.imgur.com/igfMwy3.jpg
当承办案件的书记官,于法院内网输入该字号的下次庭期时,系统会自动丢讯号到此app,app则会通知将该字号列入追踪的“移动装置使用者”。注意,小编用的是“移动装置使用者”喔、不是当事人。
因为该app并无认证机制,无法知道输入字号的人、是否为当事人或受任律师。所以,‘只要取得字号’,你要得知什么案子的庭期、就可知道该案庭期。知道字号的来源有以下:
1、法院内线。
2、当事人或受任律师、案件系属社工、程监。
3、可任意到每个法庭外的萤幕去阅览当日开庭之相关字号。
4、有些案件尚未终结前,就会有裁定(例如催缴费用等等)上网公开。
5、当事人持身份证到法院柜台查询。
所以,不考虑1、2、5,若仅基于3、4,某种程度上,案件的“字号”算是‘公开资讯’(对当事人以外的任意人公开),不属于“国防以外秘密”,故民间互相流传或告知特定案件的字号,似乎不构成妨害秘密。那,“庭期”算是秘密或个资吗?
若使用于公益目的,例如针对重大瞩目民刑事案件的审理进度追踪,对于相关公民或团体来讲,相当方便,庭期甚至常被公开流传。但若基于某些不法或私人目的,就可能有危安因素产生,例如外人想知道特定当事人行踪(假设都会亲自出庭),借由此app是很方便的。
有时,基于必要的隔离讯问或者法院审理上的“策略”(?! 在此不便讲白......),法官可能在不通知一方的情况下,仅传另方开庭,此时就可借由此app、比对己方是否有收到传票得知。
PS. 以上这种开庭方式有点争议:若单方来开庭,“法院未留下开庭笔录,或法院未将传唤资料留在卷宗内”,则法院有侵害未出庭一方权益(知情权、交叉诘问、表达意见)之疑虑。
在特定的案件中,诸如紧急或暂时保护令案件,法院通常不会传案件“相对人”(形式或程序上暂时认定的加害者)到庭。据小编所知,紧急保护令开庭机率趋近于零、暂时保护令开庭机率也非常低。但“相对人”若能够查询到相关诉讼字号、输入至app,则可知道声请人的庭期资讯(假如该暂时保护令案有开庭的话)。本粉专的阅听者,可能是探视方、也可能是同住方,可能是声请人、也可能是相对人,请不妨以自身考量、或者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评估看看另造若使用了这个app,到底是否有危安疑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