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推荐好书 <<拥抱自己,疗愈外遇伤痛>>

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18-04-29 16:06:31
※ 引述《hikaru01 (告别过去 迎向未来)》之铭言:
: 在我还没和现在的伴侣相遇前,我看了一本书,为我的未来打下很好的基础
: 书名叫做:“拥抱自己,疗愈外遇伤痛:离开婚姻前后的情绪疗愈、亲子教养、回归平静”
: 这本也是影响我非常大的书,我极力推荐这本书给每一个单亲妈妈或单亲爸爸。
: 这本书清楚刻划单亲家庭会遇到的困难、外界的眼光、亲子关系、重组家庭、情绪、自我认
: 是本非常好的书,我甚至想要组个读书会,来传达这本书里面所传达的讯息,
: 因为我相信会帮助非常多和我同样经历的爸爸或妈妈
: 当然,除了这本书,还有很多的书,都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
: 在我的部落格里,我会尽力将这些好书分享出来,
: 希望所有的单亲妈妈和爸爸都能明白一件事:
: 你不会是孤单的,因为有我们这样一群人,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努力的过着生活。
: 所以,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实际上,
: 你的能做到的远远超乎你的想像
: 你值得、也一定能够,和孩子过著非常幸福的生活。
: 就这样单纯的相信自己,坚定的走下去吧!
: 祝福正在看文章的每一个你/妳。
: 欢迎大家来参观我的小天地~
: http://penny2011.pixnet.net/blog
光看这本书的目录 就觉得内容很丰富~~ 很棒!!!
这本书已再版: 2017/09/27
写在前头:创伤的疗愈与灵性的三个阶段
第一章 完整家庭的迷思
1-1 妳所使用的语言与潜藏着的“限制性信念”
1-2 社会建构的信念:“离婚”与“单亲”都需重新命名
1-3 未经检视的常见迷思
迷思一:“离婚了,便无法再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了。”
迷思二:“我到底缺了什么?”
迷思三:“外遇是人类的天性。”
迷思四:“我太爱他,而无法离开他。”
迷思五:“离婚会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1-4 新形式健全家庭与双性教养
1-5 去做必要的事,让幸福能够伴随
1-6 与其问“那怎么可能”,不如问“如何使其可能?”
婚姻在过去 的确有些<迷思> 值得再商榷!!!
第二章 创伤的疗愈—由观照你的情绪开始
2-1 调整你对“情绪”的认识
2-2 从来就不是这个人或这件事,造成你的情绪
2-3 创伤疗愈的地基— 外在与内在足够的“安全感”
2-4 疗愈的完成
第三章 外遇的发现与处理
3-1 亲爱的,妳/你没有疯
3-2 遭逢外遇后的常见情绪
3-3 你只能看见,你准备好要看见的事物
3-4 认识自己
3-5 设定你的底线,并尽全力执行它
3-6 妳是行动者,而非受害者
第四章 决定离去或留下的一些重要议题
4-1 你的伴侣是否愿意改变?即使有意愿,是否有改变的可能?
4-2 在外遇发生之前,你们整体的关系品质如何?
4-3 双方都有诚意的复合:有潜力且有希望的关系
4-4 伤害性的关系:需要你学习决断放下的关系
4-5 我的底线与我的选择— “把时间花在谁身上,对人生会有很重大的影响”
要不要<复合> 是需要仔细评估的!!!
第五章 爱。谎言。关系中的外遇
5-1 谎言其实与权力和控制有关,无关于爱
5-2 【基因】 演化心理学对于“爱”、“外遇”与“一夫一妻制”的观点
5-3 【生理】 “情欲”、“浪漫爱”、与“终生相守”
5-4 【社会】 不同社会文化对“外遇”的有趣解读
5-5 【灵性与意识】 三种不同意识层次的爱
第六章 顾全与保护孩子:成为伙伴父母
6-1 从爱人、怨偶、最亲密的陌生人转变为合作的“伙伴父母”
6-2 孩子并非你或对方的延伸,孩子只是他自己
6-3 家庭中的“情绪氛围”远比“物质环境”更重要
6-4 前离婚期—处理外遇或讨论离婚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关照和协助
6-5 调适与复原时期—恢复独身后的前几年,对孩子的关照和协助
<伙伴父母>的概念 对小孩较有好处!!! ^^
P.S. [新闻] 自由广场》“单亲”只是双亲不住在一起
2018-04-25
◎ 李惠娟 (作者为儿童福利联盟基金会亲子维系组主任)
柯以柔离婚的新闻再度跃上版面,不同于以往此类新闻充满彼此的控诉、满足读者八卦窥
探的喜好,这次让人看到父母如何努力在婚姻破裂的过程,以孩子为重,如果大部分父母
都能有这样的观念,那面临父母离异的孩子就可以少一些伤害、多一些关爱!
台湾离婚率高已经是多年的事实,相较于十多年前的高峰,目前已经趋缓,但却仍是亚洲
第二名。而正当大家重视少子化问题,甚至以国安问题视之,如何让每年将近六万名的离
婚子女得到必要的协助,却少有人关心!柯小姐得到律师与法院调解的协助,但每年超过
八成的离婚夫妻是没有经过法院的,他们子女的最佳利益由谁来把关呢?
柯小姐的例子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是在父母关系未定时,是否可以因为想要跟孩
子多相处,或者为争取未来照顾孩子的机会,就擅自强占或带离孩子呢?当父母要分开住
了,对孩子而言,两个都是他爱的人,一方突然的消失或者突然被带往不熟悉的生活环境
,对于儿少的安全感将是极大的破坏,甚至损及儿少对人的信任感。但是这样的状况在不
少高冲突的离婚家庭却是常见,也因此近年民法修法纳入友善父母条款,就是为了保障儿
少与双亲维系亲情的权利,落实国际儿童权利公约。
因此,在此希望政府与大众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父母离异的家庭,不要再称呼他们“单
亲”,因为对这些孩子而言,他们双亲俱在,只是不住在一起,他们需要的是父母改换过
往同住的照顾模式,透过分工达成合作照顾子女的目标。这样的亲职模式确实不同于一般
亲职分工,父母除了要能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重新调适彼此的角色与互动,最重要的是
一切以孩子为优先的考量,而这些新的技巧与亲职能力需要学习,甚至专业的引导,如果
政府能更积极地在这部分有所回应,相信这些数以万计的儿少将可以得到更多的幸福、更
好的照顾。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9526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