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从休闲潜水迈向技术潜水 / 技潜浅谈、科普

楼主: viudo (viudo)   2021-03-09 06:59:09
前言:特别引用丁丁的文章,兹以纪念我在板上受丁丁这十年来分享的文章帮助
甚多。
我写这篇是希望破解休闲潜水员对技术潜水的迷思/都市传说。
起因是,我在接触技术潜水前,在询问/聊技潜的过程中,受到许多潜水前辈、教练
错误的引导与奇怪的观念灌输。 特此把我过去碰到的情形在此分享。
本篇仅针对休闲潜水员去撰写,仅是浅谈; 请技潜前辈们别太认真 (毕竟我很菜QQ)
但若有错误资讯,或是派系流派认知不同,也可以理性讨论。
一、<< 为什么要学技术潜水? >>
这个问题,在前文丁丁已充分解答。在潜水经验多了以后,多多少少会听过一些
美丽、迷人的潜点但是却不能拿AOW+Nitrox就跳下去看
因此,学技潜目的仅是为了想去的地方而努力的过程。 学技潜不是目的,而是过程。
二、<< 技潜很危险吗? >>
这个问题,答案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不管是休闲潜水还是技术潜水,我们考
潜水执照(Scuba Diving License)就是为了控制风险(Risk Management)。
对于没有C卡的人来说,休闲潜水很危险,因为他不懂中性浮力、不懂要缓慢上升、
不知道什么是减压病。
所以对大众来说,潜水是一个很危险的运动。 去潜水会得潜水夫病,会死。
同样的迷思也存在于休闲潜水员看待技潜员。 因为没受过必要的训练,所以对于
休闲潜水员来说,技潜看似很危险。 而在技潜的世界里,Tech Diver反而会嘲笑
休闲潜水员说:休闲潜水员才是真的不怕死
这个情况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反应出Tech Diver跟一般Diver对于潜水的理解和
知识含量不同。 所以很多休闲潜水员会做的事,是Tech Diver绝对不会尝试的行为。
如:把SMB充气后挂在D Ring上进行五米三分钟安全停留
我想大部分的Tech Diver完全、从来不会考虑把SMB 挂在自己的D Ring上做停留
如果有,那他应该最近人生不太顺遂,蛮想不开的...
同样的,Tech Diver会做的有些事也是休闲潜水员无法理解/想像的。
如:我在必要情形,我会抛弃我的气瓶。
对于休闲潜水员应该是很难想像、理解的行为。
或是,Tech Diver会把气瓶拆下来/放置。
对于拆气瓶这件事,是大部分休闲潜水所禁止的。
三、<< 技潜的路/训练路径有哪些呢? >>
1-1 Advanced Back Mount(背挂双瓶) or 1-2 Side Mount(侧挂) ->
2.Advanced Nitrox(进阶高氧) -> 3.Deco Procesures(减压程序) ->
4-1 Extended Range(空气延伸)-> 4-2 Helitrox (氦氧混气)->
5. Trimix(氦氮氧混气)-> 6. Advanced Trimix (进阶氦氮氧)(下100m+)
一般而言,会先走OC(Open Circuit)的路,因为经济考量。毕竟一组CCR要价20~百万
所以刚开始接触可能不会考虑CC(Closed Circuit)。
以OC而言,一开始会需要学背挂双瓶或是侧挂。 让Diver具备有多气瓶的能力。
再来才是高氧(Nitrox)、进阶高氧(Advanced Nitrox)
所谓的Nitrox就是让你能吸氧气浓度达到40%以内的气瓶。
而Advanced Nitrox就是让你能吸到氧气浓度100%的气瓶。
同时间,会再学习减压理论/程序。
让你知道进减压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何操作。
一般而言,学减压程序的时候会实操45m进减压,(因应各系统会略有不同)
操作减压程序上来以应用学习的减压理论。
Extended Range就是让你学习用空气下到55m
后面的课程就先不详谈了,因为开始有点复杂。
下面附上两个系统的技潜训练路径:
TDI: https://imgur.com/a/d5sgM6b
Razor: https://imgur.com/paRCvyL
四、 < 我适合当Tech Diver吗? Tech Diver须具备什么特质? >
五、 < 如何、去哪学技潜? 学技潜该注意什么? >
疴...突然发现七点了
写了几小时了,该去上班了XD
下集待续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Cheers,
W
#Mar 9, 2021 @Taipei
※ 引述《magicfx (去南半球度假)》之铭言:
: 在台湾很难找到技术潜水的资料,不管是书籍还是部落格都是一片空白,除了直接到少数
: 教技潜的店家直接询问教练以外,可说是没有其他取得资讯的管道,没有经验可以参考,
: 也就难以吸引更多人投入这项活动。因此丁丁特别把这一部分经验分享给各位朋友,作为
: 2013年最后一天送给大家的礼物。
: 为什么要学习技潜?
: 因为我想要探索超过40m的海底世界,从40m-120m这一段虽然少有造礁珊瑚能在此生长,
: 但是有许多鱼类仍然会在此区出没,特别是某些即使在水族馆也难以看到的鱼,像是腔棘
: 鱼!还有很多分布在此的新鱼种等待你去发掘。除了满足Ego,想要深入探索洞穴或沉船,
: 找到更屌的潜伴,从技潜中学到的规范和其背后的意义也很有用。当然,我本身在潜水产
: 业工作,不断精进是应该的。不管怎样,你总是可以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动机。
:
报名Tec40的资格
: 18岁以上,AOW+Nitrox+Deep,至少30潜经验,其中Nitrox至少10潜,至少7潜潜到30m深
: ,如果没有深潜专长,至少要10潜潜到30m。
: 体适能的考验
: 如果你连背12L的铝瓶走一小段路都觉得举步维艰,那么请先到健身房练一下肩膀、背肌
: 和腿力,因为玩技术潜水背双瓶加一支8L小气瓶是基本功,如果你将来的减压计画很复杂
: ,甚至可能侧挂4只小气瓶加氩气瓶充乾式防寒衣用。
: 如果你背的动12L小气瓶,但是无法顶流游一阵子,那么请买一双Scubapro Jetfin-style
: 的蛙鞋,等你练到能踢动Jetfin再考虑要不要玩技潜。
: 四肢健全是基本要求(这要感谢我的爸妈),如果你的关节无法正常活动,你可能无法处理
: 某些紧急状况,最困难的就是两手同时关气瓶阀,两只手都要绕到背后去,一只手关气瓶
: 阀另一只手关manifold,而且考试的时候还要计时,你必须做的对又要做的快。把侧挂气
: 瓶移除再挂回也很需要手眼协调能力。至于打DSMB的方式就需要练习一下,因为平常休闲
: 潜水我是习惯用Octopus灌气进去,在技术潜水课教练会要求你用从主要二级头吐出的泡
: 泡灌进DSMB,要注意不要让线打结变鸟巢。
: 除了肌力,呼吸节奏也很重要,特别是在极端的环境下,你的心理压力会很大,特别是能
: 见度低且流强的时候,这时候很容易换气过度。我建议平常可以多玩玩会让你很喘的运动
: ,像是骑自行车或是羽毛球单打或是篮球(需要一直快速折返跑的运动),或是直接到泳池
: 去飙速。我记得我国中的时候曾经为了赶火车而骑自行车骑到换气过度,虽然赶上火车,
: 但在火车上我双脚瘫软+眼冒金星+恶心+视野变小,差点吐在火车上。其实很多人都有换
: 气过度/呼吸过浅的问题,只是因为没有很严重,以为只是温差造成的头痛就不去改进自
: 己的呼吸节奏。练好深吸慢吐改进自己的耗气速率再玩技潜真的很重要。
: 我觉得背很多气瓶逆流而游的感觉,就像背大背包爬山想要赶在天黑之前抵达山屋的心情
: 一样,还可能得走在棱线上,一不小心就可能跌落山谷。你必须小心翼翼保持平衡,掌握
: 呼吸的节奏,看好方位掌握时间,尽量按照原本的计画走完,也要想好备案。我建议想学
: 技潜不妨先试试看简单的高山健行,我试过自己的极限是思源哑口 - 南湖圈谷这条路线
: ,从圈谷回到思源哑口登山口的最后一段,我真的是只靠意志力在走路。爬南湖大山的那
: 段美好回忆,也是我继续挑战技术潜水的动力之一。
: 心智的考验
: 建议英文/物理/化学/生理学至少要有高中程度,然后把PADI给的教科书念完,我还建议
: 要念这本:
: Deco for Divers - A Diver’s Guide to Decompression Theory and Physiology
: http://www.amazon.com/Deco-Divers-Decompression-Theory-Physiology/dp/1905492073/ref=sr_1_3?ie=UTF8&qid=1388466515&sr=8-3&keywords=decompression+theory
: 我建议你读两次,第一次是在准备要学技术潜水之前,等念完Tec Deep课本,实际练习完
: 怎么使用DSAT TecRec DIVE PLANNING SLATE,包括查CNS clock / OTU,规划减压停留以
: 后,再回头看一次这本书,因为PADI的教科书对于减压理论的细节像是Deep stops和
: Bubble model还有Mixed gas并没有非常深入去探讨,你看完PADI的教科书可能只知道怎
: 么规划潜水计画怎么操作电脑表,但要你说明潜水电脑表的算法,你可能就没办法说得
: 很清楚。想当初我念Dive Master课本+休闲潜水大百科的时候,减压理论的部分也是一知
: 半解,因为这部分要讲清楚需要很多篇幅,PADI就没有要求Dive Master学生懂那么多,
: 直到我念了Deco for Divers才完全理解。
: 紧急应变能力很重要,如果你潜水的时候没遇过什么大风大浪也没好好想过万一发生问题
: 该怎么处理,那我建议你上一上救生员或是潜水长,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你已经当过一
: 阵子的教练/导潜,实际处理过一些在休闲潜水发生的状况再挑战技潜会比较好。技潜最
: 怕遇到的情况之一是一个潜伴往上飘另一个往下沉,这时候你会面临相当大的抉择,你就
: 会知道什么叫作没有完美的答案。
: 我建议要买TecRec的Emergency Procedure Slate,万一你没按照程序潜水,就可以拿出
: 这张Slate看看要怎么处理,即使你有买多气源的电脑表也是一样。
: 买台智慧行动装置和水下计时器
: 软件操作,建议要买V-Planner,然后用V-Planner规划,再把资讯抄到Slate上。除了潜
: 水计画,很多App都可以告诉你某个潜点当天的潮汐变化,你可以看什么时候是满潮。潜
: 水计画和潮汐变化是技术潜水员最需要的资讯。
: 如果你用Windows桌机的话,可以用GUE的Deco Planner。
: 水下计时器我是用Scubapro的Digital 330m
: http://www.scubapro.com/en-GB/HKG/instruments/gauges/products/digital-330m.aspx
: 因为这比较便宜,不像Suundo D9tx或是DX那么贵,休闲潜水也可以用,万一你的主要电
: 脑表临时无法用,至少你还知道潜水时间/深度/上升速率,即使你的主要电脑表还可以用
: ,Digital 330m能给你很精确的上升速率,也有他的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
: 建议有iPad的人到iTune store下载Lumosity这套心智训练软件
: http://www.lumosity.com/
: 如果你在Lumosity中得到的BPI(Brain Performance Index)太低,我建议你不要那么快尝
: 试技术潜水,因为BPI会看你大脑思考的5项指标,包括Speed / Memory / Attention /
: Flexibility / Problem Solving,这些能力都是技术潜水员该具备的,你才有办法执行
: 任务,保护自己也保护你的潜伴,就像Tec Deep课本里说的,你可以有自己的备用电脑表
: ,却没有自己的备用大脑,你的潜伴的大脑是你唯一的备用大脑。
作者: dodobear (Arnold)   2021-03-09 11:22:00
推文等续集!
作者: azure27014 (户愚吕秀莲)   2021-03-09 13:14:00
作者: erazer (呼呼~)   2021-03-09 14:00:00
推一个 谢好心大分享
作者: ab9358880 (TR)   2021-03-09 15:52:00
敲碗等续集
作者: wunai (无奈小袋鼠)   2021-03-09 16:44:00
有看有推!
作者: stu86142002 (经典拿铁)   2021-03-09 19:18:00
先推一个
作者: BuklavuBiung (~仰望,哪里有清澈天空~)   2021-03-09 20:36:00
推…… 在线等续集
作者: magicfx (去南半球度假)   2021-03-10 01:09:00
哇 我都忘了我有写过这篇 一定是老了一定是老了......
作者: sheepXzero (sheepXzero)   2021-03-11 08:02:00
作者: incKevin (南方龟龟BAND)   2021-03-12 14:44:00
推推 敲碗下集
作者: knifechen (光着脚丫的孩子)   2021-03-13 10:42:00
可恶等下集
作者: XseraphimX (今晚打老虎)   2021-03-14 12:31:00
推一个
作者: angelina0415 (haney)   2021-03-16 00:33:00
好文分享
作者: asd123267 (danielsu)   2021-03-18 16:25:00
作者: notsmall (NotSmall)   2021-03-24 18:34:00
推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