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instagram.com/p/DKjmvQSSaWX/?igsh=Z2dhenRneW5tbG84
emo.psychology
荣格花了一辈子在研究人性、梦境,
还有我们所压抑的“阴影”。
他发现,真正会影响我们行为的
往往不是那些表面上的情绪,
而是我们从来不愿意去面对的伤。
理解,不代表认同,
但能让我们不轻易掉入愤怒的轮回。
因为一旦你开始明白,
一个人的情绪背后其实藏着他经历过什么,
你就更能用平静的方式
去面对冲突也更能看见自己的影子。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伤。
那些从童年、爱情、关系中带来的伤痕,
如果不处理,就会默默影响
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
可能是在吵架时的语气,
可能是在关系里的冷漠,
也可能是习惯性地控制别人。
这些行为并不是我们的本质,
只是旧伤留下的习惯反应。
疗愈,不只是为了自己
有些人说:
“我这样是因为以前我也受过伤。”
但我们不能一边说著“我曾被伤害”
一边又去伤害他人。
真正的疗愈,是勇敢地转向内在,
去看那些被忽略、被压抑、
被冷落的自己。
你得先承认:“对,我有伤。”
你得愿意面对:“我有些情绪,
其实跟眼前的事情无关。”
因为你不处理的伤,就会变成一种模式。
也许是在工作上动不动就抓狂;
也许是在亲密关系中用情绪勒索对方;
也许是在育儿上重复父母对你做过的事。
荣格说:“我们对别人的厌烦,
其实是通往自我理解的入口。 ”
当我自己因为小事发脾气时,
我会问自己:“我到底是在气什么?”
是对方真的做错了什么?
还是我心里有一个焦虑一直没有说出口?
这样的内在对话,
让我慢慢学会在情绪来的时候,
按下“暂停键”。
不急着反击,不急着定义对方,
而是先去认出自己的反应从哪里来。
这不是什么伟大的转变,
而是一种日常练习,
是一种选择不再让旧伤支配自己,
也不再让它传染给身边的人。
你受过伤,不代表你非得伤害别人
有人会说:
“不是每个受伤的人都会变得糟糕啊。”
是的,没错。
也有人因为曾经受过苦,
反而变得更温柔更能理解别人。
那是因为他们做了一个有意识的选择。
他们没有让伤口控制自己。
他们转身看见自己内在的黑暗,
然后努力不让它主导生活。
他们选择疗愈,而不是传递。
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真正的温柔不是没受过伤,
而是在受过伤以后依然选择不去伤害别人。
你我都可以成为那样的人。
你可以是那个“例外”,
那个不再让痛苦循环下去的人。
疗愈,是一份你送给自己的礼物。
但它更是一份你送给身边人的祝福。
你愿意处理自己的情绪,
愿意理解自己的过去,
也就更有可能成为一个让人感到安全、
稳定、温暖的人。
你不需要完美才值得被爱。
但如果你愿意诚实地面对自己、照顾自己,
那些伤口,就会慢慢痊愈。
而你,也能从那个平静的内在,
活出一个更完整的自己。
最后,再一次提醒我自己,也提醒你:
健康的人,不会去折磨别人。
如果我想要成为那样的人,
那就得从正视自己的伤开始。
这是一场通往内在自由的旅程,
而我们永远有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