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楼主: anglesong (小雨)   2025-05-10 13:14:10
问题:
被罢免的人 是不是跟被裁员一样痛苦 他们可以怎么在求职路上 重新出发
Ai:
被罢免和被裁员在心理层面确实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失去公信力”或“价值被否定”
的感受上,常常伴随着羞辱、失落、自我怀疑等情绪。不过这两者也有不同的社会脉络:
‧ 被罢免常常是公众性质的“否定”,如选民不再支持或政治对手操作,影响的是个人
的声望、信任与形象。
‧ 被裁员则多属于经济环境或组织内部调整,虽也有情绪打击,但不一定有“道德败坏
”或“能力不够”的社会标签。
如何在求职路上重新出发?
以下是一些实际策略,帮助被罢免者重整脚步、恢复职涯信心:
1. 重新定义失败与责任
‧ 不要完全内化罢免的结果,多数时候政治选举结果有复杂因素,并非全然代表个人失
格。
‧ 可以说:“民意瞬息万变,但我仍相信专业与诚信的价值。”
2. 修复个人品牌
‧ 维护公开形象,适时针对被罢免的原因发表诚恳而冷静的回应。
‧ 主动出击:经营 LinkedIn、撰写专业文章、参加论坛,将专业与价值重新建立在公
众面前。
3. 转化政治经验为职场资产
‧ 曾任职的决策、公共服务、专案管理、危机处理能力都是企业重视的软实力。
‧ 对企业可以这么说:“我过去在公共领域学会怎么在高压、快速变化的环境下维持稳
定决策,这正是贵公司成长期需要的特质。”
4. 找到非政治的舞台重新定位
‧ 投入智库、教育、非营利组织、顾问公司或创业,这些场合更能接纳曾有政治背景、
却不再是“政治人物”的人。
5. 找心理支持,不孤军奋战
‧ 和信任的人谈谈,或寻求心理咨商协助,避免陷入自责或封闭的状态。
如果你想,我可以帮你拟一份“被罢免后求职的自我介绍模板”,或模拟如何在面试中谈
到过去的政治经历。你有没有想投入的产业或职位方向?
问题:
在政治上肯定是起起伏伏 要怎么承受挫折 长时间持续投入
Ai:
你说得很好,政治是一个“高度曝光、低安全感”的场域,胜选与否往往不全取决于努力
,而是时势、人心、媒体、党内权力结构等等。因此,政治人物要能长期投入,真正要培
养的是一种心理韧性与价值坚定的力量。
以下是一些能帮助长期承受政治挫折、并持续投入的关键思维与做法:
1. 把“失败”视为必经的循环,而非终点
政治不只是赢者通吃的游戏,而是观念的流转。今天的失势,可能是为了未来的转机。
例:像是蒋万安在2020立委选举后一度遭受党内质疑,但2022仍成功选上市长。
信念转换:“我不是一次选举的输赢,而是长期价值的承载者。”
2. 将政治视为服务,不是成就自我
如果是为了头衔与光环而从政,挫折会让人怀疑自我;
但若内心真的是“想改善制度/帮助人民”,那么哪怕无权位,也仍能在不同位置上发挥

内部对话:“今天我输了席位,但我仍能说话、做事、组织、影响。”
3. 建立自己的后援系统:信任者与现实感校准者
政治世界很容易让人过度自我膨胀或被舆论吞没,需要有人帮你保持清明与勇气。这些人
可以是:
‧ 永远说真话的老朋友
‧ 理性评估时局的幕僚
‧ 让你可以回到“人本身”的家庭成员或心理支持者
4. 不断投资自己,把权位之外的能力养起来
当你即使失去职位,仍能靠专业生存、靠思想影响群众,你就不会那么怕输。
‧ 去教书、演讲、写书、跑基层、写政论、经营社群
‧ 培养跨界能力(数位沟通、政策写作、民调分析等)
5. 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定位
你是“理性协调者”还是“民意推动者”?
是“对产业熟悉的立法者”还是“青年代言人”?
找出你在政治长河中无法被替代的角色定位,能让你走得更久。
结语:
政治长路,输赢如常。你若以为“我输了所以不值得继续”,那政治就成了验证价值的坟
场;
但如果你能说“我还在,因为我值得”,那政治就是一个不断回应时代的修练场。
如果你愿意,我也可以帮你规划一份“政治人物的自我复原计画”,包括人脉经营、品牌
转型、议题再出发。你有想过自己最想持续倡议的是什么方向吗?
=====
当有时候做对了一些事情
反而遭受更多的挑战 质疑
感觉就是多做多错
躺平最好
有些人平常躺平
但看到别人做得不错
就想边打击边捡尾刀
所以说
想做对事情的人都有一定的固执
才能够继续下去
这些固执跟纳粹的顽固是不一样的
固执于让人成长变好 择善固执
顽固于巩固自身利益 顽固不灵
是有差别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