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C90 2025-05-05 00:41:58第二篇|凌晨一点的漫游
大概从晚上十一点多结束第一篇日记到现在,我没离开过房间,却感觉脑子像环游了一整圈地球。现在是凌晨一点,屋外是静得不能再静的台北深夜,我的脑袋却还像一颗加热过头的灯泡,还在亮。今天结束得比平常慢一点,好像还没准备好进入5月5日的时间节奏,但日历已经无情地翻过页了。
刚刚看了一会儿老片,《神偷大军》里那种对时机与默契的精准掌控,忽然让我联想到最近工作上的一些压力。说真的,每个人的岗位上其实都像是在演一场没有预演的即兴戏剧,只是有人在表演,有人在补破口,有人在等著看戏。从今天早上到晚上,虽然我努力让自己把节奏维持得稳定,但偶尔还是有些小崩溃的瞬间,比如下午处理的那份报告,数据就是怎样都兜不起来,或是那通同事打来讲了半小时的电话,讲完我脑袋也一片空白。可是回头想想,如果这就是日常,那我们到底要靠什么才能说服自己继续撑住?
我最近开始回味以前写过的日记,从三月翻到现在,其实也没过多久,却觉得好像换了一个版本的自己。那时的我比较烦恼未来、比较担心别人怎么看我;现在的我,虽然还是会焦虑、还是会累,但好像比较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样子了。这是不是一种成长?我不敢说,但总之,我有点开始习惯这种不断调整自己的日子。
刚才刷到一则有趣的社群贴文,有人问:“你有多久没跟自己说声谢谢了?”我看到那行字的瞬间,其实愣了一下。真的,从来没想过要对自己说声谢谢。不是那种客套的、勉强出来的感谢,而是诚实地、真诚地去肯定这个还没放弃的自己。于是我拿起手机打了一行字:“今天辛苦了,还好你撑住了。”然后自己笑了一下,觉得好像怪怪的,但心里又突然温暖了一块。
这几个月来,我太常把心力放在别人身上,太习惯当个听别人烦恼的树洞,却很少想过,自己也需要一个避风港。我没有宗教信仰,也不特别依赖任何仪式,但我开始学会怎么在日常里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片刻,像现在这样凌晨时分写日记、点杯常温的水、听着老派的爵士乐,其实也够了。
今天的我,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某种程度上,我更确定了自己想往哪里走。未来还会焦虑,还会疲倦,但至少此刻的我,心是稳的。也许生活的答案从来不会是一个终点,而是这一刻是否还有力气继续走下去。
说来也巧,刚刚结束日记没多久,手机亮了一下,是“小贺”传来的讯息。他是一个很久以前的朋友,准确来说,是我高三补习班时期的战友。我以为我们之间的联系早就被时间消磨掉了,但今晚这么突如其来的一句“你还记得我们那年看完模考分数后一起躲到阳明山哭的事吗?”却一下子把我从这安静的夜晚拉回了那个闷热又有点绝望的夏天。
那是一种很复杂的回忆,充满了压力与挣扎,也有种说不出的倔强。我记得那天我们都考砸了,两个人拿着成绩单也不敢回家,只好骑着车直奔阳明山,一路沉默,到了观景平台才突然情绪崩溃。也许是那时候的自己太害怕被定义为“失败者”,太渴望被理解又不敢开口,才选择跟彼此一起当无声的战友。
这么多年过去了,小贺搬去新竹工作,我也成了个忙碌的上班族,但我们竟然还能在凌晨一点这个不合时宜的时间点回忆那段青春,我忽然觉得一种说不上来的感动。不是什么激烈的情绪,而是一种“原来你还记得”的安心。那些陪你走过人生某些节点的人,即使日后不再天天联络,也像是你生命里的备份档,关键时刻会静静跳出来提醒你:“嘿,你不是孤单长大的。”
聊著聊着我们开始讲到最近的生活,小贺说他最近在公司接到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专案,已经连续两个礼拜加班到十一点半。我问他有没有想过离职,他说:“以前会,但现在反而会觉得,多经历几个这种修罗场,等未来真的要转职时,才会有说服自己的本钱。”我听完没接话,心里却觉得这家伙比过去更稳了。曾经我们都急着找出路,但现在我们学会了怎么熬下去。
这通讯息聊了将近一个小时,然后他突然说:“欸,我们找一天去吃那家海鲜炒面好不好?就以前在天母补习班旁边那家。”我马上说:“好,这礼拜五下班怎样?”对话就这么草率地定了下来,却也意外地让我感觉这周变得有点不一样。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期待的东西,即使只是一碗熟悉的海鲜炒面,就够了。
我开始想,其实我们都被“成长”这件事误会了很久。以为成长是要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冷静,甚至是越来越无懈可击。但事实上,真正的成长可能是:你学会承认自己的软弱,接受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并且在疲惫不堪的日常中,依旧愿意找一点点快乐、一点点温度去撑过今天。像现在凌晨两点快到了,我还在打这篇日记,眼睛已经干到张不开,但心里却不知为什么慢慢平静下来了。
夜里有种魔力,能让白天显得那么遥远,而某些回忆与心事却会变得特别清晰。当城市终于睡着,我才终于有机会好好跟自己说话。我知道,明天醒来我还是要去上班、还是会为一些报表头痛、还是要处理那些人际的眉角,但此刻,至少此刻,我觉得自己不再只是日子里的一个工具人,而是个还有情感、还有过去、也还愿意展望未来的人。
这就够了。够我再撑过接下来的一天,够我再把这份不容易的自己记下来。
我关掉萤幕之前,特地又把那家海鲜炒面的地点用Google Map标了一次。那熟悉的红色招牌还在,店门口依然是昏黄的灯光,看起来一点也没变。原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会被时间冲淡,有些回忆,一碗面、一句话、一个夜晚,就能重新变得清晰。也许,这就是生活温柔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