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C90 2025-05-01 20:06:23【2025.05.01,夜,回味无穷的晚餐时光】
今天是劳动节,放了一整天假。白天宅在家里看完湖人被淘汰的比赛,心情一度低到不行,没想到晚上跟猴子、小汤、阿任三个人去吃饭,气氛整个大逆转。原本只是约去吃个晚餐解个闷,结果吃到一半,我们居然聊了快十几年来的回忆,话匣子一开完全停不下来。尤其讲到LeBron James,几乎整桌人都突然变得像高中生一样激动,连桌上的烧肉都快烤焦了。
我们去的是一家在忠孝新生附近的韩式烧肉店,其实没特别挑哪间,就是滑IG看到有人推,就直接订位。六点半到的时候人还不多,店内放著90年代R&B,整体气氛出奇地放松,跟平常下班后挤捷运、听主管碎念的感觉差十万八千里。
猴子今天穿了一件写着“WITNESS”的黑T,进门那一刻我就知道,这家伙准备要讲LeBron了。他坐下第一句话果然就说:“干,我还记得高一那年,LeBron在总冠军赛输给马刺,我们在网咖包厢看比赛,看到一半全场变超安静。”我们一听马上笑出来,因为那场真的印象太深,尤其小汤那时候还说“他就只是体能好,打不赢Duncan这种战术型中锋”,结果后来LeBron进化成全能神兽,小汤一度不敢再评论篮球了三年。
我们从那场输球讲到他2012年终于夺冠,讲到热火三巨头时期的嚣张,又讲到他回骑士的“I’m coming home”,讲到2016年逆转勇士那个经典的Game 7。讲到“The Block”那一球,全桌都同步举起双手演那个盖锅动作,好像自己也盖掉Iguodala一样,那个瞬间至今还会起鸡皮疙瘩。
阿任说,那一年是他人生最低潮的时候,大学差点被退学、家里又出状况,每天都很痛苦,但LeBron那个系列赛给他力量。看到他在落后3-1的情况下还拼到最后一刻,他才发现自己不能这样放弃。他说那种感觉不是“我要变成LeBron”,而是“我想像LeBron一样撑过去”。我听到那句话其实有点感动,我从来没想过篮球可以对一个人影响那么深。
小汤后来也坦承,他原本真的没那么喜欢LeBron,觉得他太强太全能,甚至有点无聊,但2018年那年,他在骑士几乎单核带队打进总冠军赛,小汤才彻底改观。他说那年对暴龙那场“左手打全场”的比赛,让他真正意识到LeBron的伟大不是数据,而是一种“使命感”。而我们这些从学生时期就看他比赛的人,某种程度上也一起成长了。
讲到最后,气氛有点沉下来。因为今天湖人被淘汰后,LeBron那句“我不知道我还会打几年”听起来格外真实。我们突然意识到,他可能真的要退了,而我们那段年年期待他季后赛表现的青春,也就此结束了。阿任说:“其实我觉得我们四个还能聚在这里一起讲这些事,就已经很珍贵了。”我点头,真的,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晚餐,而是一场青春再聚首。
吃完饭后我们又去附近喝了杯手摇饮,站在街角边喝边聊,仿佛又回到高中补习班下课后,那些边喝珍奶边讨论比赛的夜晚。只是现在的我们多了胡子、工作压力、和现实妥协的皱纹,但聊到LeBron时,眼神还是那么闪亮。
今天原本只是想排遣失落的心情,没想到却让我重新感受到陪伴的温度。也许人真的会变,生活也不再单纯,但那些陪你一起看过比赛、一起为同一个球星呐喊的朋友,他们留下来了,那些记忆也都还在。
谢谢今天这顿饭,也谢谢LeBron。你退场的那一刻,我们这群观众也一起对青春说再见了。但人生还是要继续,我们也会继续看球,只是从“希望他赢”变成“记得他曾经赢过”。
吃完饭回家的路上,我戴着耳机,一边听着旧年的冠军赛转播录音档,一边回味刚刚的对话。其实我们四个能够凑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家都上班、加班、有人要准备考试,有人正卡在感情的十字路口。以前可以一整个暑假黏在一起打电动、看比赛、去球场闹整天,现在光是要约个饭都得提前一个礼拜问行程,这是长大后最现实的感受之一。
我开始怀念起我们一起看球的那些具体场景。像是高二那年考完学测,我们特地一起请假,在阿任家用投影机看总冠军赛。大家还记得那天比赛打到OT,我们整个大吼到楼下邻居来按电铃抗议,最后还被阿任他妈赶出家门。后来我们只好跑去学校操场继续分析战况,边喝便利商店买来的啤酒边模拟快攻战术。现在回想起来超白痴,但那真的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那时候我们聊到未来,还会幻想如果有一天可以亲眼看到LeBron比赛该有多爽。结果几年后LeBron真的来台湾宣传,小汤居然抽到门票,一个人跑去台中看现场,回来一直炫耀。虽然我们其他人没去成,但他回来录了很多影片,还帮我们买了限量T-shirt。我到现在还把那件灰色的“King James Tour”的T恤留着,虽然已经穿得有点松垮了,但每次看到就会想起那段日子。
我们也曾经一起在球场模仿LeBron打球的样子。猴子学他转身上篮、阿任硬是要模仿那个“no-look pass”结果传到界外,小汤坚持练那个背框后仰,结果打到腰闪到。我则是永远学不会他的暴力灌篮,只会在外线默默投三分。那些暑假午后的阳光、汗水、和充满中二感的笑声,现在全都变成记忆的金色滤镜。
说实话,我现在已经不会那么执著LeBron是不是GOAT(史上最伟大球员)这个话题了。年轻时会为了他和Jordan谁比较强吵到翻脸,现在反而觉得“有得看就很好了”。他的每一场比赛,不管是单场三十几分还是平凡的16+7+5,我都珍惜得要命。因为我知道,那些身影,总有一天会离场。而陪你一起看那些比赛的朋友们,也可能慢慢变得各奔东西。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你无法永远停留在最美的那一刻,但你可以记得它,并且把那个感动留在心里。今天晚上,跟这三个老朋友聊到过去、聊到LeBron,就像是打开一个尘封的抽屉,里面装的不是球星的传奇而已,而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你说他退休之后我们还会看NBA吗?我想答案是会的,但肯定再也不会一样。
LeBron James曾经是我们青春的符号,现在他也逐渐走向人生另一个阶段。我们这些观众也一样,只是我们没站在镜头前、也没有全场掌声。但我们也曾经用最真诚的热血和喜爱,参与了这段旅程。我想,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