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C90 2025-04-22 01:06:36午休的时候,我习惯自己吃饭。不是因为特别孤僻,而是习惯了这种一个人的宁静。公司
附近有几家我常去的便当店,今天我选了那间卤味饭特别香、阿姨笑容很有亲切感的那一
家。排队点餐时,站在我前面的男生看起来应该也是上班族,穿着简单的衬衫加西裤,一
脸还没醒的模样。我们眼神交会了一下,他点了头,我也点了头,像是一种无声的互相打
气:“我们都还撑著,对吧?”
我拿着饭回到公司后面巷子的一家小公园。那里有几张石椅,平常中午会坐一些外送员或
附近大楼的上班族,有时也会看到几位推著娃娃车的长辈。今天的阳光晒在我脸上不算刺
眼,反而有点温柔。我坐下,把便当打开,开始吃第一口卤鸡腿时,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
问题:
“我真的适合现在的生活吗?”
这不是我第一次问自己这种问题。其实这几年来,这句话像个住在我脑海里的老邻居,时
不时会敲门、进来坐坐。当我疲惫到连假日都不想说话、当我发现我早上打开眼第一个念
头是“又要上班了”、当我发现我越来越少为一件事情感到兴奋或期待的时候,它就会出
现。
我今年28岁,在台北出生、成长、就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社会,在一家中型的企业
担任行销企划。公司不大,但该有的制度算齐全。老板不会太苛刻,同事也算好相处,薪
水中规中矩,每个月准时入帐,不多不少。从外人角度来看,我是那种“看起来过得还不
错的人”。
但“过得还不错”这句话,常常让我觉得有点沉重。
因为它像是一种温和的、无法反驳的赞美,让你连质疑都显得不识相。
你说你累,人家说:“至少你有稳定的工作。” 你说你迷惘,人家说:“你这年纪这样
已经很好了。” 你说你觉得生活没热情了,人家说:“谁不是这样?不要想太多。”
然后你就真的“不敢想太多”了。
我一边咬著青花菜,一边看着对面长椅上一位外送员正在滑手机。他大概四十多岁,晒得
很黑,穿着有点泛白的外送制服,眼神有点空。看起来,他刚完成一单正在等下一张单。
我突然觉得,我跟他好像没什么不同。虽然我们的工作性质差很多,他送食物、我送企划
;他跑单、我跑提案;他接单看地图,我回信看数据。但我们都是在这个城市里,用时间
换收入、用力气换存活的那群人。
我身边的同事们,有些人看起来每天都在打卡、接电话、开会、整理报表,日复一日。你
问他们“最近好吗?”他们说:“还活着啦哈哈哈。”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可是
你仔细听,里面真的只剩“还活着”这三个字。
我想起今天早上部门开会时,经理说接下来第二季要推新企划,目标是增加使用者转换率
10%以上,还说:“大家加油啊,这是公司今年很重要的一步!”我点头,也记了笔记,
但我的心其实没什么波动。我不是不想努力,我只是搞不清楚自己在这一切中的意义是什
么。
我不是梦想破灭,我只是梦想沉睡了。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当初没有读商学院,而是去读了设计、音乐、或是社工,现在的人
生会不会不一样?我曾经很喜欢画图,高中时班上的美术老师甚至建议我考艺术大学,但
我爸妈说:“画画没出路啦,还是读个比较稳的比较实际。”于是我就走上了最常见的路
:选个能就业的科系、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租屋、上班、存钱、撑著。
很多人说台北是梦想之城,但我觉得它更像是“现实训练营”。这里有太多标准、太多规
则、太多比较。你连走在路上都会被广告提醒:“别人已经买房了,你呢?”、“30岁之
前一定要有财务自由”这种话像是自动播放的背景音,洗脑到你根本忘记你原本的节奏是
什么。
吃完便当后,我把剩下的汤汁倒进垃圾桶,再把空盒放进回收桶。这个小公园的风开始变
大,有点凉。我把衬衫扣子扣高一点,看着远方天空的那片云移动地很慢。我不知道该怎
么形容那个感觉,好像时间突然变慢了,而你才意识到,自己平常活得有多急促、多机械
。
我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也回来了。有同事在角落煮咖啡,香味飘出来,我突
然觉得有点幸福。是那种很小很小的幸福,像是你走进一家老旧面店,意外点到好吃的卤
肉饭一样。不是什么大事,但就是足以让你撑下去的那种感觉。
我知道,人生不可能每天都有重大的转变。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是在一个又一个“差不
多的日子”里撑过去的。有时你会怀疑自己到底在干嘛、有时你会对未来感到茫然、有时
你甚至会想干脆辞职去环岛或出国流浪一阵子。
但最后你还是会按下闹钟、准时出门、打卡、上班、写信、做简报、准备周会,然后期待
著下班后可以买一杯手摇饮犒赏自己。
人生如果真的是场长跑,那我现在可能正处在某个不太起眼的中段。看不到终点,也没什
么人欢呼,但你知道你不能停下来,因为你不知道哪个弯道之后,会不会突然有不同的风
景。
有时候我会想写书,把这些每天午休时坐在小公园、吃著卤味饭的念头都写下来。也许不
会有人看,但至少,我写了,证明我还有话想说,证明我还记得怎么思考、怎么感受。
现在是下午一点四十五,距离上班还有十五分钟。桌上的鼠标动了一下,是我的笔电自动
锁屏后回复了主画面。看着那个熟悉的公司Logo,我忽然想起一句不知道哪里看过的话:
“不是每个地方都能让你长出梦想,但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为梦想留一个角落。”
我希望我还有那个角落。也许不大,但至少,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