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24-12-02 06:00:22猫闹钟响 猫起来 快5点起来吃药 宝宝继续睡 宝宝挤到我睡的位置
除溼机倒水 点眼药水 宝宝水壶装温水
唸佛
谢谢
印象里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 并不提供啥直接救拔的服务
而是提供修行获得解脱的方式 释尊没有奖励或惩罚谁 爱修的来 不修祂当然也不逼
因缘和合 十二因缘法只是规则描述 不是释尊主掌了啥神力
弟子的根基 机缘不同 适用不同的修行方式
阿迦陀药啥 大概跟靠爸一样 有就有 没有就没有
气象预报17-27 10%降雨 晚20-23 20%降雨 出门雨具带着吧 应该没多冷
星期二开始连续的降雨
卢拉拉/与其让物品占据生活,不如让生活充实内心──怦然心动整理法与《爱说话的房
间》
“人们无法舍弃物品只有两个原因,对过去执著,又或是对未来不安。”
──《爱说话的房间》
“整理的目的不是丢东西,而是找出重要的、令自己心动的物品。” 整理物品还是自己
马欣“你花最多时间的,终会变成你。” 你现在一天耗费最多时间的是上班吧
左脚觉得有点紧紧的感觉 尿酸高?
5:34 发现宝宝起来了 她说没有我不好睡 没得踢
命定:没有自由意志的科学
《行为》作者罗伯.萨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
从神经认知科学出发,以诙谐轻松的方式,反驳了自由意志的神话。
提出人类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神经科学和环境因素的结果,其
中不存在自由意志运作的空间。
萨波斯基也对历史上人们如何对于思觉失调症患者、癫痫患者、自闭症、异己者、犯罪者
施予惩罚进行了耙梳,证明人们对于精神疾病和行恶者者越来越了解,我们就会变得更具
同理心和人道,加上不存在自由意志的最后一击,我们会发现“所谓报应式的惩罚,是徒
劳而错误的做法”,从而改变我们的社会和法律框架,比起惩罚更重视矫正。
伪科学 信念 偏执狂 也许会演化出新的行为控制技术?
城与不确定的墙
夏天的黄昏,十六岁的妳对十七岁的我说起那座城的故事,城被高墙团团围住,墙只有
一个门,由一个顽强的守门人守护着。在那里的妳既不作梦,也不流泪。然而,住在那里
的妳才是真正的妳,此时此地的妳只是像替身那样的存在。
因为我真的非常想见妳,便决定出发去那里寻找在图书馆工作的妳。这是个一本书也
没有的图书馆,架子上排列的只有“古梦”,而我在这个图书馆被赋予了“梦读”这样的
任务,也就是负责阅读古梦。
城与墙、神祕图书馆、蛋形的古梦,还有妳……村上春树在这部小说中,再次构造出
了一个完好终结的奇异故事,带你进入一个沉静深邃的祕密世界。
│只要想去就行了。
不过发自内心地期望,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在那段期间可能必须抛弃各种东西。
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噢。
然而不要放弃。因为无论要花多少时间,城都不会消失。
我猜想逃的逃不走 谁可以逃的掉那个自己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 也许会翻完吧
菩提道次第广论 听说过很久的书 也许翻到下士道了事
烧开水 牛奶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