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圣帝君指迷篇-五色旗的讨报

楼主: tzboy (tzboy)   2024-01-19 20:31:09
圣音杂志103期
关圣帝君〈指迷篇〉—五色旗的讨报 —叶源
帝君以火之正气表象,要世人走上智慧觉路,求得光明的本性。从整个大宇宙来观察,我
们这“人生”,犹如大海中的波浪而已,所后梦幻泡影就是““迷”。大海的波浪起伏不
定,变化无常,有时波涛汹涌、有时风平浪静,所以〈指迷篇〉说:“一篇浅语留凡间,
接办普渡来收圆。”帝君以“指迷”来接办普渡,指出人的业习永远跟着其身形,对于旧
的业习人无能为力,人出生已经被定形,甚且被插上旗。
一、前言
〈救劫渡人指迷篇〉,乃关圣帝君批训于民国二十年(1931)六月二十四日。(参阅,《
一贯道藏第一辑 史传之部‧ 圣典之部》,台北:一贯义理编辑苑,2009 年)。〈指迷
篇〉,飞鸾传世,文字通俗,却藏儒门心法,词义致曲,蕴含三教妙义,有缘读之者,切
不可轻视讥诮,当思帝君用心良苦。“求明师,指玄关,能生天堂成神仙。”可知明师是
指迷的关键!吾人读〈指迷篇〉,经转百千遍,将跃然心有所有本。此心至灵至活,一念
而变化无常。至灵至活者待人接物则无处不诚,不以彼人事物之喜怒哀乐、见闻有感,而
倾摇吾人之本。如果人能行其本根-忠孝节义,则诚中形外、恻怛明觉,渐至人根圆熟,
入无思无虑之处,则通天地万物生化之理,“内圣”修要朗明,工夫则愈益纯熟!
帝君所教所言,举止动静皆在日用寻常,人悠游其间,觉者自知,迷者雾蒙。此点出“迷
”与“觉”之一字,乃全经之奥旨,内圣外王之路径也在此启动;然本经“觉”之作用,
主角在人,人是“世”之中心,人涵蕴藏本心,是发动牵引宇宙天地、及自然社会之原动
力,正如《觉世真经》云:“凡人心即神”,此“心神”以道体方式所存在而能应一切人
事物之身心状态,心才是世间的帝王。若人离开人的本位,道义即失,须知天律如山,因
果严峻,训语无法尽鸣天音,帝君笔藏玄机,故〈指迷篇〉云:“要得躲出劫运苦,赶快
学我指迷篇。”世上有之心人,能契合者,神人合一,可将〈指迷篇〉宣化弘扬于世,再
渡有缘脱劫,接引黎庶出苦,此知帝心我心、借假而修真。〈指迷篇〉中论及“五色旗”
的讨报,令人正色,人人都必须注意自己所属的气质,并掌握自己的因果。
二、五色旗讨报
世人皆延宿世业愆奔走红尘,而世人业障轻重,将显于外表有征兆可见,神圣仙佛神通广
大,法眼皆知,而世人各依业障轻重不一,因其业之因果,阴司皆有插上无形之旗号,冤
欠即是对照旗号,侵入人心以干扰讨报,这种现象神明一看便知分晓,一切都无所遁形。
故〈指迷篇〉云:“人有罪,神知道,人人头上插旗号。”世上有修行、有道德的人也可
以看出人的吉凶祸福现象,当他无意之中,所说出的一句话,常常寄寓著因果的道理,若
人心悦诚服地听受而行,自然有趋吉避凶之妙;若我行我素者,冤亲见旗讨报,如何躲过
?各类众生讨因果是一种很强的执著,留下记录,必会讨回债务,这是一种深层执著,深
至第八识根本无明的层次,有仇必报,此心非常强烈,如有人打你一拳,表面上说‘算了
!’其实内心不会算了,除非修行很好、具有大慈悲心,一般凡夫受伤害必定有仇必报,
不会放过仇家,所以不管是人类或畜牲道大德受伤害之后,必会记在心中,未来机缘一到
必定会报仇,有些畜牲道如蛇类千万不要伤害牠们,一旦牠记了仇,牠随时可能会伤害你
,这与牠的嗔恨业有关。
“不认人,认旗号,照着旗号遭实报。”业习种子的记录,总会显现在人的形象上,故要
转变业习非常困难,一般自心修行是无法转变种子,一旦记成种子,唯有佛力才能转变,
有因必有果,所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勇于面对果报但畏因,不再造因,以后免再
受果报,但凡夫不明因果,能逃则逃,这一世逃过,来世未必逃得过,所以做任何事以前
要仔细想一想,未来的果报是什么?例如情的果报如穷追不舍的老鼠,不要再造因,随时
要注意!所谓因果就是一般人被严重伤害之后,在种子变成一种强烈的记忆,所以称为果
报。凡被冤欠持青色火签阴令旗讨报者,最后将遭雷击而亡。凡冤欠持红色火签阴令旗讨
报者,最后将遭祝融而亡。凡被冤欠持黑色火签阴令旗讨报者,最后将遭溺水而亡。凡冤
欠持白色火签阴令旗讨报者,最后将遭刀剑等凶器砍杀而亡。
经云:“插青旗,使炮叫。”东方甲乙属“木”,五色属“青”,在地四季属“春”,人
间化生青帝为“伏羲”,人伦五常属“仁”,人体主“肝、筋”,五戒主“杀”。东方属
仁戒杀,不仁则好杀,天本好生而忌杀生。犯之者一生插有“青旗”!人与物皆惜命而求
生,如蚂蚁之小,堕水亦想争游上岸,人命岂不关天!凡是以刀笔、口舌杀人、或设计陷
害忠良者,皆是违仁失德。杀气盛而仁气微,木之逢杀,枝断枯竭,仁者寿,暴者夭,怒
伤肝,医学明证。所以人性好杀,木气失散,春生不长,如杀人者,不是被判刑枪杀,就
是被炮击、震慑而亡。
“插红旗者用火烧”,南方丙丁属“火”,五色属“红”,在四季属“夏”,人间化生为
炎帝为“神农”,人伦五常属礼”,身体主“心、血管”,五戒主“淫”,南方属火戒淫
,无礼则好淫,天地皆礼运而无乱,人犯之者一生插有“红旗”!应多学礼、近佛堂,立
规矩,以避改之厄,若不改运,主此人犯火厄,引火烧身、被活焚毁。
“插黑旗,水溺窍。”北方壬癸属“水”,五色属“黑红”,在四季属“冬”,人间化生
为黑帝“瑞顼”,人伦五常属智”,人身体主“肾、膀胱”,五戒属“酒”。壬癸属“水
”戒酒,不智者好酒以乱性,故酒戒在于不乱性,天地有道而化人以性,乱性者为禽兽,
犯之者一生插有“黑旗”!凡人多不知节性,将被水所困,溺水而死。
“插白旗者吃钢刀”西方庚辛属“金”,五色属“白”,四季属“秋”,人间化生为金帝
“少昊”,人伦五常属“义”身体主“肺、呼吸”,五戒属“妄”,西方属金戒盗,无义
则多妄,天地皆真实不虚,人犯之者一生插有“白旗”!口戒是佛之立教,圣人教人谨言
慎行,人而无义,则欺妄不实,将受鼎镬、刀械、金属等划身丧命。
东方“仁爱”、西方“义气”、中央“诚信”、南方“礼节”、北方“智慧”,化于人类
则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人秉持五常之德而行,则因果更化,天刑可免,故宜修身以俟
之。若天律如山,因果严峻,世人不因身分职业不同而有不同待遇,各依其因果业障遭冤
欠持令旗随身讨报干扰没有例外,而事实上帝君此句在强调:凡冤欠持五色火签阴令旗合
法讨报者,被讨报者除非求得和解,或上苍开赦,否则纵使祈求如来佛祖、大罗金仙亦无
法干预因果。若有行善之德之善人,因常积阴骘、众善奉行之故,可得冥府发与“黄色火
签阴令旗”,暂免冤欠‘暂缓’讨报,并因时常行善,感格神佛,使得神佛派护法时常互
持左右,常保平安,但是若想了断宿世因果,并脱出三期末劫者,惟有入道修持,一门深
入,领悟了断因果之妙法,跳脱六道轮回,出离世间方为上策。
经云:“插著黄旗神圣保”,黄旗也代表一种业习,妄语而无信,若因而造成大的伤亡因
果,神圣也难保。故差黄旗者仍有宿世冤欠随身,只是此种人大多入道修持,或勤行善事
积有阴德,或祖上留有余德庇荫之故,感格神佛居中讨保与冤欠和解,而使冤欠暂缓讨报
。若此人长久行功积德回向,自然冤欠和解,并消宿业。然冤欠之怨气怨恨甚重,时常尽
一切能事使修子遭受逆境而退心丧志,而停止行功,冤欠便下重手讨报。我等修子不得不
慎。
儒家“仁义礼智信”为五常,释“杀盗淫妄酒”为五戒,道“金木水火土”即为五行。三
教之名虽异,其理则一。若不戒杀,则无仁,而缺木;若不戒盗,则无义,而缺金;若不
戒淫邪,则无礼,而缺火;若不戒酒肉,则无智,而缺水矣;若不戒妄语,则无信,而缺
土。所以儒家教人行五常,以合忠恕之道;释家教人守五戒,以符慈悲之怀;道家教人修
五行,以明感应之灵,其理无皆同。今世有修行的人,也会累积了一些福报,但可能前世
也有很重的业习,这些人能在此世发心修道,已经难能可贵,特别在末劫之年,又有难行
能行的志向,这样的人可以得到冤亲暂缓讨报,必须赶快行功立德还债,故插黄旗以示之

“人善获福神虽保,不如修道出劫濠。”这里已经指明,插黄旗也是权宜之保,神明作保
,也只是暂保!若无真功实善、真修真了,也难得躲得了这次的劫难。故修道要真修,真
修必得明师的指路,拜明师求真道是修道真钥。
教化人心向善是解决天灾殃及的最根本办法,古来明鉴,如《汉史》记载:汉元帝时,京
城长安一带发生了日蚀、地震等灾变,元帝深感震惊和忧虑,于是向群臣问以政治上的得
失。担任“给事中”的匡衡按照儒家经典予以了答对,他说:“自君王以至黎庶,皆要敬
天崇善。君王要秉承天意以行仁政、做善事、为百姓祈福。应减宫室之度,修内外,近忠
正,远奸佞。公卿大夫要循礼恭让、好仁乐施、重义轻利,作民众的表率。然后再在百姓
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仁和之风。上行而下效,这样国家可以兴旺,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匡衡针对时弊提出的改良措施,得到了元帝、大臣们和百姓的拥护和赞赏,实施后果然
社会风气好转,灾异不兴,国泰民安。
人能敬顺天意,遵行“推天道以明人事”,是指通过探索推演宇宙、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
,以使人明白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变化的规律,明白做人的道理,达到“与天地合其
德”,使自己的行为绝不偏离正道,遵天理、明人事的道理,这才是合于帝君之教也。
三、快把大道找
帝君认为虽然是人行善积德可获得神佛护持,但始终不如自身深入圣道修持,领悟了断因
果之真理,尽而悟道跳脱六道轮回,出离尘世苦海,各依其宿世因缘选择宗教信仰,五教
皆可。而眼下三期末劫天灾地变,苍生因共业饱受磨难,须应缘承受累世因果清算而偿命
者,难以悉数,纵使血流成河、骨堆成山仍不足以完全算清世人因果。
经云:“世人快把大道找,不寻大道脱不了。”帝君于此有两层深义,除了劝勉世人快快
找到明师、求得真道,并依帝君之儒教之法的修持,以脱此劫。
大道是要让众生回归于自性(佛性)中,是真正超生了死之道。故道必然是“道真、理真
、天命真”。道真者,此心是道,人人有此心,个个有斯道,道的意义开显在天地人的主
体之中。道呼应了每一众生个体的特殊要求,肯定每一个众生在世间有其不同的样态,而
祂让众生把自己当成“目的”来看,而不要把自己看成灵魂的工具(肉体)。目的是让人
人恢复其主体生命,因此“道”就在其中呈现出来,主体就是道,道在腔子里,只有借由
实践,众生才能发现那道,道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
理真者,人虽是有理智活动、思考活动,这些活动虽也是从主体出发,人可以此活动来了
解道,但那不是道!道是得让人在客观中掌握主观,所以生活的一切就是道的实践。了知
这种实践理性是“仁”、“佛性”、“无为”的三教精神,于是“道”的证成是主体的学
问,也就是生命的学问,天地人皆有其主体,天地人皆有是生命,于是理路朗然呈现,人
人依此为成圣成佛的可能。
天命真者,天命是能把主体恢复其主体的地位,明师把天命指点出,也就是把人看是佛,
故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主体才能恢复;主体恢复,从主体发的那个明才真正能
显。明师一指,这就是真正从主体中所发的明,是天命真的内容。而且这个良知所表示的
这个主体永远不能客体化,不能对象化。你如果把它客体化当个对象来看,那你是看不到
良知的。良知只有在你不把你自己当成对象,而存在地归到你自己身上来,主体恢复为主
体而不是把主体推出去当成客体,人恢复为人,把人当个人看,只有在这种情形下,良知
这个明才呈现出来。假定你把人这个主体推出去当成对象,把人当做物来看,良知那个明
就没有了。
经云:“这一劫,无边宽,血流成河骨堆山。”这一劫,末劫也。末劫本为天地会元之说
,其意是此时际值午未交会,将有浩劫降临,即是善恶之清算。而浩劫又是什么呢?水、
火、风三大灾劫也,此说不无根据;水劫而言,人心不善,道德日愈沦丧,私心尤重,有
为图己利,滥砍滥伐,水患增大也。另有一说,言人心受物质文明之腐化,已达理智不再
,因而人际关系已失亲善之和谐,国际间纷争不已,终将导致毁灭性之战祸,乃成浩劫为
刀兵、饥馑、瘟疫,大家可仔细看察、回想观察,目前世间之生态,是否符合这样的说法

既有浩劫而劝勉众生修道,欲求不受毁灭,即须先脱得此劫,终能返回无极理天,故在修
道及至返回理天之前,此一段修道过程,就有个使命,即是要修道子能够在道程中,任考
不倒,受挫不退,道程终始以达超脱轮回之境界,则为收圆之目的。世人行善而得神佛保
护出劫者,少之又少,而须承受业报偿命者竟多至血流成河,善恶比例如此悬殊,帝君甚
为担忧。真诚修道,修善断恶的修子,不再造因,阴德深厚而能获得神佛庇祐可免于末劫
受难出离世间。而不信因果报应、继续造业做恶者,没有功德可消宿业、偿还冤欠,势必
遭受末劫因果清算而有报应。监察世人善恶功过的三曹神祇、负责执法的冥府阴司等神圣
,都在虚空隐微处记录清算世人的善恶功过与累世罪愆。
经云:“修道人人出劫走,无道之人难出圈。”,人人生活在“道”中,无分国内国外,
人人可求;“道”不分古今,鬼神能渡。所以道能传万国九洲,道能让天人共办、道不分
种族、道能平收万教。虽然每个时空都有其个别的差异,那是属于形而下的特殊性面向,
而道已经进到真理的普遍性,因为“道”有了“普遍性”,文化就可以互相沟通,思想也
可以融摄,宗教是众生互成互助的道路,这一切共通的依据就是“道”。
“众神圣,空中站,都在空中把账算。”找不到道者,此生糊涂矣!都在因果之中,人人
插著旗号,众神明监察世人善恶功过的三曹神祇、负责执法的冥府阴司等神圣,都在虚空
隐微处记录清算世人的善恶功过与累世罪愆。《太上感应》曰:“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
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三台六星和北斗七星会成气于人的上空,即人的头顶三
寸的地方。随时随地与人相伴,记录人的善恶。若是善人,其所呈现的气便是光洁明亮;
而恶人所呈现的气,则是污浊昏暗。人自己虽然看不到,但鬼神可是看得很清楚,且会根
据其善恶所呈现的情况鉴录其人功过,并借此以定夺增减人的寿命,善者增寿,恶除减其
命,大者十二年,小者百日,其中算计,精密更甚于电脑。所以,世人应当知道,人生在
世无时无刻都有无形的鬼神在鉴看你的行善与为恶,切不可因为人看不到而胡作非为,一
定要小心戒慎。
四、欠债还钱
世人若于累世轮回中造业,不论犯下负心、负财、 负命、负力、鞭打、詈骂等何种因果
,冥府阴司皆有案卷碟文明确记录,如今酆都大开因果清算,冤欠持令旗合法讨报,凡有
累世罪愆者,都将接受因果报应、冤欠讨报无人可例外。而世人累世多生以来或积有善功
阴德,或多造罪孽恶业,冥府阴司案卷碟文清楚记录,丝毫不紊。
杀人事件,你过去生杀死我-这是因,今生碰面,我的潜意识里会知道、认识敌人,找到
机会就会报仇,现在刚好仇人碰面,因故打架、对骂,我就可能动杀机杀人,形成果报,
过去生的恶缘,今生碰到,内心很清楚,所以就会杀人。假使今生我学佛、是一个修行者
,就有一个作主的力量,有慈悲心,就不会杀人,第六识有掌控的力量,放掉对方,慈悲
升起,这作主的力量称为“行”,果报没有发生。行-第六识作主的力量,类似自由意志
,人是没有自由意志,因为人都有业障,受业障牵制影响行为。“行”这部份在命运里属
于“运”的部份,过去生杀人属于“命”。佛教不说“命定论”,因为有“行”-自己作
主的力量(运),自己可掌控的力量,此生因为有修行放过对方,但此因果并未解决,果
报暂时未发生,因为第八识种子还在,没能力运转,个人能做的只是第六意识,暂时压住
不杀人,将来再会面,那一世若未修行,就可能杀掉你。以上是因缘法运用在命运上的例
子。
首先要弄清楚因果的法则,如果是过去世杀人,这有多种情形;战争中的杀人属于共业,
这是多数人一起承担因果的。在战争中不管是杀人或被杀,这都属于因果打平。除非有人
是乱杀,这就属于个人的造业。
如果是个人上的乱杀人,这应该是投胎地狱道的。而这样的人从地狱寿命结束后又重新做
人时,导致常常被杀,若是这样的命运,光做好事是没有用的,因为因果不一样。若要减
轻这种果报,应当要彻底忏悔,向当年的冤亲忏悔,常常拯救生命,这才可以改运。
因果报应的原理,简单的说,“你所做的一切善恶事,最后都回到自己身上。”如果知道
冤亲是谁,那当面忏悔效果就是最好的。如果不知道冤亲是谁,哪一样要忏悔,因为人的
忏悔心,会不知不觉的感应他人。人的心念无远弗届,没有空间的阻隔,因此,为了避免
今生的恶报,诚心忏悔就是最好的改运方法了。神佛慈悲于人,用尽一切办法让你明白真
相,通过小小的报应让你明白真相,改过后将来能留下来不被淘汰。
三曹神圣、冥府阴司无时无刻皆在记录衡量世人善恶功过、罪孽轻重;若有人前世积有善
功,或先祖祖德庇荫,或今生众善奉行,神圣仙佛便依照其所行功果多少,护持左右多少
,协助其人多少。反之,若世人前世罪愆深重,或先祖余殃未尽,或今生不修片善,感招
天罡地煞等凶神前来随身,以及负责执法的神祇,便依其人罪愆轻重,使其常遭魔难灾祸
,诸事不得如意,以显报应。
人若不修善业,上天必定会斩他的神、摄他的魂,使他神魂颠倒,被人厌恶、为人嫌弃!
所以,为恶的人应当立志洗心革面、去恶从善,因为上天是仁慈宽恕的,不会责罚忏悔改
过之人;从前所犯的罪过是可以救赎的,若能从此改过迁善,前途仍是一片光明,千万不
可自暴自弃。太虚真人说:“别人若是将灾祸转嫁给我,那么我就以福德来回报他;如果
能够这样做,则福德之气始终都是从我这里出来,而害气重殃自然就从恶人那里生出来了
。”
这里说刑罚灾祸跟定了恶人,就是因为害气重殃常在恶人的身上,所以刑罚灾祸才跟定他
。要知道——“天道无亲,惟亲善人”,若能够去恶为善,恭慎自己、顺应天理,自然在
静之时,心即可会与天道相合;在动的时候,行为就会与吉祥喜庆相遇了。如果心行与此
相反,那么,看得到的结局就是难逃世间的刑罚;看不到的,则是受鬼神暗中的责罚。所
以,恶人会被鬼神减除寿算,短命而死,吉祥和喜庆远避而去,而横祸和刑罚跟随而来,
这也是免不了的。
要知道,人生在世,每一天乃至于每一个节气,运势都是由星光主摄著,造恶的人,因为
心常昏暗,身上的黑气上冲,自然就会以恶招恶,所以恶煞凶星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行
善的人,因为心地光明,恶气退散,恶煞凶星避他都来不及了,怎么会降给他灾祸呢?所
以,这一切实在是人自己造的孽,灾祸并不是恶煞凶星降给他的,而是他自己招来的啊!
并不是恶煞凶星不好,而是自己不好。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凡有良知之人,怎可不心存
戒慎恐惧,时时修正反省自己的过失呢?
这是帝君苦口婆心垂戒世人的话。众生作恶的习气实在是难以拔除,尽是在做些不善的恶
业;而自己茫茫的业识,就像是膏火相煎一样,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一直到自己的寿算
被夺除尽了,也就是死期到了,也是死有余辜,而且还要随着生前所造的恶业而继续轮回
,识神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中受苦,此时所受到的痛苦,也就无穷无尽了啊!
谁说人死就一了百了呢?事实上是死了以后,更没完没了啊!要知道,“人身易失,定业
难逃”,希望仁人志士,对这个道理要深信不疑,趁著自己一息尚存,仍然可以忏除弥天
罪恶之时,真心悔改。如果仍是因循茍且的度日,则百年光阴就如同箭一般快速的逝去;
等到自己临命终,地水火风四大分离的时候,再来懊恼悔恨,也已经来不及了。
广大世间皆因巨大共业力障碍之故,人心险恶屡造恶业,造成社会动荡、人心不安,更因
业力影响天地自然节气运行,而形成水灾、旱灾等天然天灾,而同时因共业之力,引发许
多察无正确病因的因果疾病遍传全球。不但大多世人失业三餐不继,社会治安败坏,造成
世人身心灵痛苦,茫然无依。纵使投入宗教寻求心灵慰藉,也遭到领命下凡转世的假活佛
、假祖师,以假乱真障碍修子道程,使其退失道心、断绝法缘。以上种种社会乱象,造成
世人心性恐慌,六神无主,此时冤欠乘虚而入,干扰心性,使世人形成忧郁、躁郁的精神
疾病,元神昏暗,最后各依不同宿世因果而亡命。
五、遍地灾乱
佛说“三灾八难”之中,三灾就是水灾、火灾、风灾,而八难就是水、火、刀、兵、旱、
涝、饥、馑。帝君这里又加上疾病之灾难,这些有的属于天灾,有的属于人祸,为什么世
人,生在这世上,会有这么多的灾难呢?原因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
形。”人若不造恶,怎么会得恶报呢?所以说,不造恶自然就不会得恶报,没有恶报,自
然就没有灾劫,所以灾劫的产生,是因世人自己造孽所致。
经云:“遍地乱,加涝旱,杂霸疾病里外传”自人类寅会降世以来,到底有那些比较明显
的灾劫?本来世上,是没有灾劫的,有如净土一般,因为当时的世人,心地善良,本性尚
未迷昧,因此没有造下罪孽,所以在世上,才没有种种的灾劫,所谓“尧天舜日”,就是
此世界的最佳描述。但是后来,人的本性,渐渐迷昧了,“原罪”之说来源于上帝之教,
但是三教圣人也是这么说,人造下了罪过,有了罪过,就免不了会有灾劫,灾劫就是因为
这样而产生的。
几千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是历史中唯一值得关注的对象,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动
力。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这却只是一种傲慢的人类中心观:像任何其他生命形式一样
,人类只不过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与动植物、微生物一样受到整个生态网络的支
援和制约。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已然,在古代社会更是如此。
任何人要在地球表面任何一处生活,必然都得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这点在农耕文明出现
之后变得尤为关键。农耕定居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进展,技术和人口都飞速进步,但正
如后来人们取得的任何进展一样,它也伴随着一个“但是”,那就是人类从此更易于受严
重疾病的侵袭!定居使得垃圾和粪便的处理变得困难,与家畜的密切接触加大了人被五花
八门的细菌寄生的可能性,而人口的密集又使得疾病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历史上人类的
主要杀手如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霍乱、禽流感等,都是由动
物疾病演化而来的传染病,随后迅速在密集人群中暴发,直到现代公共卫生医学创立,人
类长期都没有摆脱这个老问题的反复困扰。
经云:“又忍饥,又遭乱,不定因吓把命断。”帝君痛心的计算衡量,不禁叹息,世间苍
生恶多善少,比例悬殊,未来世人能免受因果清算幸存者,少之又少。经云:“算一算,
真可叹,将来世上损人烟。”大灾难来时谁也逃不了,存活下来的,是比较有能力对抗灾
难的人,这些人大概也都很特别!经云:“十分之中死九分,脱出一分是神仙。”全球许
多国家和地区有大量动物神秘死亡,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旧约圣经》曾记载有
“天上掉飞鸟、地上死鱼”的“十灾”现象,因此宗教信仰人士担心这是世界大灾难的预
兆。包括《圣经》在内的许多宗教都对人类的前途都作了预言,当前地球一幕幕惊心动魄
的生态灾难,确实冲击人类心灵深处对于自身命运的忧虑。
《收圆宝鉴》云:“此时正是大淘演,考验修道志否坚。有心代天道化阐,始终贯彻表心
虔。”求道躲劫、修道避难、成道回天,这些难道都只是为了哄世人的言论?远古神话和
故事的启迪、人类轮回大周期的考古发现,以及科学家当前观测到的大量天体爆炸重组的
天象巨变,不时的在提醒着人类,对正在发生的变化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实证科学已经显
示出苍白无力的一面,人类生命的本源动力或许能帮人在宇宙大变革中找到出路。三曹神
祇、冥府阴司不断计算衡量世人累世业障、今生善恶,虽一丝一毫犹不紊乱,举凡有负心
、负财、 负命、负力、鞭打、詈骂等因果未清者,都将遵循因缘而受报应,以彰显天律
公正。故因果现象,虽如万花筒一转动,但却一丝一毫也不会紊乱。眼前的命运,总是来
自原来的因果,想要有好命,得要使好事,想要不受牵累,终得还消前债;想要成仙做佛
,还得立愿了愿。
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生意失败、事业不利,或婚姻受到挫折,或病魔缠身,甚至多灾
多难时,都会来找人占卜,问问今后的前程如何?何时会行好运?如果占出的卦像是吉利
,当然满心欢喜而去。若是占出的卦象仍然是不利的,则会愁容满面,灰心丧志。世人受
到命运的紧紧束缚,一切名利得失、悲欢离合、种种境遇,无不是受命运所驱使,丝毫都
不能跳出命运之神的掌心,也有不少人试图去改善命运,但大部分人不知道改造命运的原
理,亦得不到正确的改运方法,结果亦是徒劳无功。看到新闻报导,意外丧生的事件,也
会在叹息之余,喃喃自问:“为什么他会遭到上天如此不幸的安排呢?”诸如此类的问题
,一般命理学家都会用阴阳五行来解释:“这是出生的八字命理某某运,某某部位的不好
所致。”
但是,有没有人再深入地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生出来就会八字好,有人生出来就
八字坏?命运的主宰真的这样不公平吗?”要深入彻底地研究这种“宿命”的根本渊源,
就必须明白佛学的“三世因果”。“三世因果”与“宿命”有什么关系呢?原来 “宿命
论”是以“因”和“果”的法则作为基础的。“三世因果”是唯一可以透过今世出生之前
的时空,清楚地明了到一个很重要的循环过程——即是今世出生之前的“因”,与出生之
后的“果”,这种“因”和“果”的循环往今后推而远之,形成“过去”(前世)-“现
在”(今世)-“未来”(后世),如此三世的轮回规律,而改善命运的唯一可行方法亦
是以这个轮回规律作为根本依据。
帝君深深期望世人早早看透世间无常,当下斋戒茹素,念佛净心,或各依因缘、各入法门
修持,修身积德,种植福田。严守佛门清规,或严守自修法门之戒律,以修正行为;并且
勤加研读持诵各教经典,了悟经义之后落实笃行于日常生活中,力行不怠,则能借由善功
德渐渐消除累世所造千万种罪过,并回向冤欠以求得和解。
经云:“征命还得使命补,欠账终得去偿还。”现在所受的命运,都是由前世所造而来,
冤亲债主都会想办法来讨报,现在你没有,也许以前还留有一些,这些也是他们要讨的部
分。但如果你现在努力修行,立大愿、行大功,就有大大的能力还债。自己的债终要自己
还,别人也是还不了,所以不是靠算命、靠老师、靠法会、靠仪式…等,都是不还债的正
念。
人心近年来的严重堕落与沈沦,光怪陆离,违背因果伦理的行为,屡见不鲜,令人感叹世
风之不古,人心之叵测,若国人之人心道德,继续败坏不堪,以因果法则而论,师父甚为
担心台湾未来国人的共业示现时,将遭受莫大的灾难。故为扭转这股恶流,消除这股波涛
汹涌的业力,有赖正德众弟子信众们,齐发菩提心,精进道业,行持佛法,改过向善,成
为中流砥柱,共同消除业力。是故,自今日以后,帝君不劝导大众多布施;最重要的是要
劝导大家少造业,现在承帝君之教,要大力提倡“多吃素、少造业。多三施、少罪过。”
六、结论
圣帝〈指迷篇〉的教导,指示世间的一切是非善恶、虚幻假象,都显得微不足道矣。识透
“真我”更是五教的圣人共力提倡的本来自性,如如不动的原来面貌,一切修行人所要追
寻的终极目标。所以这个“真我”本质就是至尊至上、无与伦比,难道还有任何疑虑吗?
世人读经每每望文生义,以管窥天想要以此来解读圣人的经书,这样的做法连三世诸佛都
要喊寃枉。
指出“五色旗”的插身之前,自己可以决定不要“对号入座”!那就是杜绝新业习的产生
。一旦你这样做,旧的业习将会自动地一点一点地被清除,由于你已经停止新业习的产生
,一个不再存有过去业习的时刻将会来临。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当你不再产生新的业习
,你就走在解脱的道路上,佛称之为完全根除痛苦的道路。尽管在知识的层面理解了所有
道理,然而在实际的层面内心的深处我们仍有执取愉悦感受的倾向,这种愉悦感受,也可
能形成另一种旗号,是真正的危险。人从嗔恶中出离相对容易,但要从愉悦感受的贪著与
执取中出离则非常困难。
虽有五色旗的讨报, 但帝君有好生之德,愿人人进大道,此〈指迷篇〉来救劫救难,便
是要人恢复人的本心,这就是“帝心”。祂指人心一悟,当下直呈的超越义,二六时中之
圆满而实证,人人皆有,个个本具,故曰“心”,心的自由是廓然大公、一体周遍,体知
帝心即吾心,吾心即帝心。帝可为善,吾人也可为善,故帝君劝人“速进大道”,是无你
我、无大小之分,道就是良知良能的恒照、不生不灭,进与不进,都在迷悟之间。悟者孳
孳为善,久而豁通止善之良知,在此过程因为了然吾之本来面目即是善,必从善而致达之
,故内在志气通于此心,成于此帝,因而帝心我心感通一系,道体沛然浩大,成就生命真
实,这〈指迷篇〉之文不在帝君之神,而是吾心之通。
(〈指迷篇〉全文阐释,可参考春秋学会出版,《关圣帝君指迷篇义理阐述》)
楼主: tzboy (tzboy)   2024-01-20 01:1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