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20240117 嗯

楼主: htx9 (蚂蚁)   2024-01-19 19:12:16
好难吃的姜饼 https://i.imgur.com/FxvEGL7.jpg
※ 引述《htx9 (蚂蚁)》之铭言:
: 本书讨论一些常见的思考谬误以供参考:
: (1) 一般人将常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但如果因此以为我们可以用
: 常理去预测或管理一大群人的行为,那可能会因此产生较大的问题。因为牵扯到一群人的
: 行为常常是很复杂,无法用简单的方式来分析和预测。
: (2) 理性选择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行动本质上都是理性的,人们在行动前会考量利害得失
: 来做出决定。这里先不管小孩子、精神病患和失智症患者等情况,人们在评论其他人的行
: 为时,总之会想找出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理性选择是其中一项原因,也就是认为
: 他们那么做是出于理性思考所下的决定,尽管是做一些违法的行为。不过有些行为是无知
: (资讯不足或常识不足)、认知偏误或习惯所导致的,并不一定是理性选择。
: (3) 锚定效应: 我们在做判断或决定时,容易受到先前资讯的影响,尽管这些资讯并不真
: 实。尤其是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在我们蒐集资料或者询问他人的意见时,很容易会被这些
: 资讯所影响而做出不客观的判断。
: (4) 确认偏误和动机性推论: “确认偏误”是人们会偏好符合自身回忆或是支持先前个人
: 信念的讯息,忽略不符合自身信念的讯息。“动机性推论”是指我们在认知过程中会受到
: 动机、欲望,以及恐惧的影响,因而有强烈倾向去寻找支持我们论点的证据,同时忽略或
: 否定与我们论点相反的证据。看起来差不多,以支持候选人来说,前者应该是尽可能找到
: 支持候选人的理由,而忽略其他候选人的优点。后者除了支持和护航自己支持的候选人,
: 可能还会去攻击其他候选人?
(5) 奖励制度无法明显提高做事的动机,奖励提高不一定表现就比较好,反之亦然。虽然
表现好应该给予对应的奖励(努力总算有回报),不过有时候表现好是因为员工牺牲其他事
物或者运气好才得来的,员工下一次不一定会那么拼(除非是工作狂)。同样地,就算薪资
低、待遇差,还是有许多人卖命工作,只为了糊口饭吃。当然如果能够提升薪资和奖励,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会愿意的,除非是要晋升管理职位或者调到其他公司、国外公司这些比
较重大的事情才会考虑。至于如果是降薪还是拿掉福利的状况,我想大部分的人还是会抱
怨或走人的(除非像是考虑退休金问题)。
(6) 循环论证: X的成功是因为X具有X的特质。这也是一种拿已发生的结果来找出因果关
系的思维。某位人物或某件事情会成功或者引起风潮,是因为这些人事物具有某些特质。
但这不表示失败或不流行的人事物就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反之亦然。书中就有提到蒙娜丽
莎的微笑画作会那么知名,不是因为这幅画画得有多好或多特别,也不是因为达文西很有
名,而是因为发生过窃盗案,然后还有一连串的后续效应才变得那么好的。不晓得这些故
事的人可能在看到这幅画的真作或仿作会感到失望,认为这幅画过誉了。不过很多流行元
素都是经过一系列的炒作或事件后才爆红的,跟这些元素本身的特质没太大的关系。
(7) 代表性个体: 我们很容易用一个代表性个体来描述一个集体的行为,并认为可以同简
单的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和预测集体的行为。但实际上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可能相当复杂,过
于简化集体的行为可能会遗漏一些元素。而且个体有可能会受到其他个体的影响,而做出
个体原本不会做的行为,这让集体行为变得难以预测。
(8) 累积优势: 成功只会更成功。就像流行趋势一样,我们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去关
注那些当红的项目,如果一项人事物突然爆红开来,那么这项人事物将会愈来愈红,直至
退烧。所以如果想要提升人事物的知名度,就要想办法让这些人事物上发烧或热门趋势,
常常可能要花大钱做广告宣传,或者请名人或网红拉抬声量。当然也有些人事物本身就很
神奇令人叹为观止,没有花大钱做行销也会自己红起来。另外就是本来就有点成功的人,
他们的代言、业配、创作本身就会获得关注,所以也比较容易成功(但也可能失败)。
(9) 少数人法则: 世界上大部分成功、流行趋势、现象和历史事件都是由少数关键人物所
造成。这个现象可能对也可能不对,一个企业的成功并不一定是靠着优秀的领导人或者少
数几个关键人物才能成功的,有可能是大部分的人的共同努力。另外就是少数关键人物并
不一定是引爆流行趋势的关键(虽然请名人、网红代言业配可能效果比较好,但也比较贵)
。也许请数名较不红但也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共同行销效果可能还会比较好。另外就是历史
事件,我们常常会把目光集中在特定几个人身上,认为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关键人物。不过
这也是忽略大部分无名人士的共同努力,就类似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概念吧。
(10) 过往的经验或历史教训也许可以让我们探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为鉴,但不一
定能够用过去来预测未来,尤其是那些牵涉许多复杂因素的未来。我们常以为只要我们去
了解历史,并且从中得到教训,就能够避免重蹈覆辙。或者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现行的
做法,并认为这些做法也可以适用到我们国家身上。不过时空背景环境不同,每个国家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也各有差异,不能够一概而论。更何况未来总是难以预测
,计画赶不上变化。虽然以史为镜、以他国为借鉴是一件好事,不过在制定计画时也要考
虑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境,也要保留一定的弹性。免得错误的政策还比什么都不做杀伤力更
大。
(11) 我们倾向重视已经发生的事,也倾向重视有趣的、看似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常常
会忽略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或者已经发生但不重要的事情。我们总是认为我们所看到重
要的部分,或是找到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就是事情的全貌。但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
的一角。
(12) 我们倾向找到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但是两件因素之间如果有相关性的话,并不一
定表示他们之间就有因果关系。如果要用科学的方式来证明其间有因果关系,就必须不断
重演历史,并且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如此才能确定两者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不过历
史无法重演,能重演也只是就结果论来说两个事件类似,但他们之间多少会存在着一些差
异。能够进行重复实验的,可能只有在网络世界或虚拟小世界中了,不过表示这些实验结
果能够适用在现实世界中。
有空再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