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1 嗯

楼主: htx9 (蚂蚁)   2023-07-31 20:27:23
看完一本书《2周见效!不老不病不胖的奇蹟饮食》,这本书在吹生酮饮食有多好,对身体
多健康,有一半的内容在强调碳水化合物的危害,而且有些危言耸听。
像是作者认为过度摄取糖类会导致国力衰退、国民变笨,而且是导致车祸的元凶。
运动员只要改吃生酮饮食就能拿更多金牌! 吃生酮饮食可以缩短睡眠时间,并提升集中力
和工作效率! 而且可以预防大部分的慢性病!
不可否认摄取过多的糖类和甜食可能会对身体有害,尤其是精制类糖类像白米食、白面包
,以及各式各样甜食、零食等垃圾食物。不过这并不表示生酮饮食就对健康有益,而且作
者从未提及生酮饮食可能带来的危害,例如可能导致酮酸中毒,或者造成肝肾的负担。
这样只强调其好处却没有提及其坏处,实在是个不负责任的作者。
我看作者另外也出了很多有关生酮饮食的书籍,也许这本比较早出所以没有提及吧?
每段一阵子就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饮食法则,大部分都是为了让人减肥,不晓得最新流行
的饮食方式是什么? 以前就有的生酮饮食、低碳饮食、间歇性断食如168或其变形、
咖啡灌肠排毒法、轻断食排毒法、地中海饮食法等等。查了一下还有许多没听过的名称
,反正就是方法百百种,适合每个人的饮食方式都不一样。但想要掌握健康,确实可以
少吃糖类,只要减少食量,注重营养均衡,少吃垃圾食物、加工类食物,少碰糖油盐之
类的,饮食上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当然有些东西不是说完全不能碰,有些营养如
果不适当摄取可能反而对健康有害,而且如果太严格限制饮食可能会影响心理,当然如
果在修行或是要参加比赛之类的例外啦。
当然除了饮食,还有许多方面必须注意的,像是工作、睡眠、运动、压力、排便、家庭、
人际关系、环境、休闲娱乐等等,想要变得健康或者维持健康,除了身体上的健康,
还必须注意心理的健康。也许生酮饮食可以让人变健康,但如果其他方面不如意,还是
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的,而且身体和心理会互相影响,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取得平衡,才
能够让身心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就算不幸罹病了也不要气馁,有些人在罹病后或出意外后整个人就变得颓废,仿佛人生
没有了希望,整个人的眼神涣散,而且也不太注重整洁,虽然健康的人有的也这样,
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觉得活着没有希望。不过大部分的人还是会选择去面对,尽管面临
苦难,但只要我们能够坚强地活下去,总能够找到一、两件能够做的事情。
虽然人生总是过得不如意,尽管我们常常感到闷闷不乐,但只要用力呼吸,用心生活,
总是能够找到能够让你展开笑颜的事情。
人生很无趣? 也许很无趣,不过有不有趣还要看人们从哪个角度来看待。
这本书很无趣? 确实很无趣,但是难道里面找不到任何有趣的地方吗? 不知道。
作者白泽卓二1958年出生,去年还有他的新闻,也就是现在应该还活着。
现在也65岁了,也可以算是一名老人,不过离长寿还有一段差距。
那么问题来了,写这些有关健康或长寿书籍的作者,本身就能够活很久吗?
不知道,也许有统计,也许没有。不过依照幸存者偏差,应该是存在活得很长寿的作者,
这些作者可能是从年轻写到老,或者活到很长寿让人想知道他的祕诀才开始出书。
至于那些没有活得很长寿的作者就没人在意,他们只想知道那些还活着的人的祕诀。
而且本身有在研究养生、健康、长寿相关议题的人们,本身也会注重养生,也许这让这类
作者能够活得更长久。
那么写其他领域的作者的寿命之间有没有差异呢? 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的研究。
到是听过研究心脏病的权威死于心脏病,研究癌症的权威死于癌症之类的,但比例如何不
知道。写灵异小说的作者比较有高机率看到鬼? 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学者比较容易犯罪?
研究自杀心理学的学者比较容易自杀?
如果研究幸福快乐的人比较容易获得快乐,那也许我也应该来研究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