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zboy (tzboy)
2022-06-08 21:26:34台中 禅化院虚原堂 司命真君 登台
台中 禅化院虚原堂 圣笔传真 修因编辑
诗曰:
人生短促似云烟,
修善积德种好缘,
剩雪残冬皆看尽,
四分财富乐心田.
布施是一件利人利己之事,因为布施可以
去除自己的“悭贪”,长养慈悲心,并且种福
得福。但是布施除了要有智慧外,也不应以
“求福报”的心态布施,否则容易产生反效
果。
吾举一实例说明:有一位经营外销事业甚
为成功的老板,在台湾经济起飞的年代,把握
了机会,赚进不少财富。而老板娘则心性慈
仁,乐善好施,也常对先生说:“布施愈多,
福报就愈多。”因此,有一年其先生即布施了
一千万元。然而不幸的是,隔年景气却开始下
滑,公司经营也出现危机,最后因为资金周转
不灵, 造成公司倒闭。夫妻二人则为了当初
布施一千万元之事,吵得不可开交,最终也离
婚收场而劳燕分飞。
其实,布施有布施之因、缘、果,做生意
成功有做生意成功之因、缘、果,若是不明布
施之真谛, 有时候,布施不但得不到快乐,
反而会引生烦恼。故自古世尊即提出财富四分
法之概念,如此不但可以内外兼顾,也可以让
个人、家庭生活美满,安详和乐。世尊提出之
财富四分法为:
1、一分作为个人及家庭之生活费用。
2、一分作为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3、一分作为事业,或是购置房产、田产,及
子女教育等费用。
4、一分中的一半作为投资费用,另一半作为
布施费用。
一个人若能依此财富四分法而行,则不但
可以布施行善,累积福德,也不会产生财富危
机,影响家庭生活。 若是已退休没有收入,
又必须靠子女奉养的长者,也是一样。要以生
活无虞为优先,并且存一些钱备用,有所结余
再拿出来布施。不可将子女奉养的钱财,透支
布施,或是全部拿去布施。否则不但布施时,
心有所顾忌,也会让亲子之间产生争执,引生
出一连串的烦恼。
布施要先“自利”,有能力再“利人”,
如此,未来只要一想到过去的布施,内心就会
升起快乐和安详感,这样,才是中道、长远且
适当的布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