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ureq (赏秋)   2022-04-24 07:23:30
小孩界流行一种考古玩具,看起来满好玩的,宝石或是恐龙化石之类的东西,
埋在有点坚硬的沙土中,需要用箱子附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挖出,
挖到“宝物”时还满开心的,颇有成就感。
缺点是埋藏的沙土对于八岁以下的小孩太硬了,就算泡在水里面还是相当难挖,
最后作弊由我用手把那块土层拨碎,终于把剩下的奇石挖出。缺点是手会变得很脏,
而且家里也容易都是沙土。
电动还是打太凶了,就那么不想输吗?RTS的游戏越玩越烂,鼠标用久了也有手伤,
玩游戏玩的这么痛苦,实在是不必要。这款游戏玩了很久了,该退出了吧。
偶尔看看比赛就好。
男人需要的是乐趣!强那森向我解释他们最近会一起约上网玩游戏时斩钉截铁地宣告著。
没错,就是这样阿。为什么总是要找些东西耽溺在其中呢?
也许是我们的大脑怀念在原始森林中奔跑打猎的快感、刺激和疲惫,
所以就是要像是不要命似地投入某些东西之中,有些人成为工作狂,像是手冢治虫,
听说他死前还大声嚷嚷给他多些时间,他还要工作(我的指导老师也是日本人,
他似乎相当欣赏这种态度),可怜的是他老婆,嫁给了工作狂,被冷落一旁;
工作狂至少还能赚钱,比较惨的是迷上不良嗜好,倾家荡产,
或是被这些嗜好占据了身心,其他事什么都不作,包括工作和正常生活。
我有位女生朋友的前男友就是如此,整天都在打手游,既不工作也不理她,
连饭都不一起吃,宁愿自个儿拿着手机边玩游戏边狼吞虎咽地将食物吞下
(已经不算是吃饭了,充其量只是将食物塞进肚子,以获取打手由的营养),
也不愿花个一小时陪女友用餐,伤透了她的心。
一定要这么极端,就不能平衡一些吗?有些人的确较有节制,优雅地享受着嗜好,
既能消除压力,又不会过度沈溺。除此之外,有些在强调不能浪费生命,
要把每一秒花在有益事物的严格家庭中成长的人(例如敬虔的清教徒),
倒也可以忍受没有兴趣嗜好,闲暇之余,和别人吃饭喝茶说话,便能过得去,
然后像没事一般地工作及履行家庭人生的义务。这样的人我认识几个,通常都不解风情,
和工作狂的差异只在于会花“必要的”时间在家人或他者身上。
曾经也想效法他们,一分一秒都不浪费地活着,然而实在作不到。况且对我来说,
只知道工作及满足人生必要的义务,或是总是把闲暇时间投资在磨练工作的能力和技巧,
也是种浪费。不懂得欣赏路上的风景,或是享受有趣的事物,不就变成木头了吗?
钱少赚、成就小些,但不能成为没有感觉,也不会放松享受的人。
上帝将美好事物摆在我们身旁,就是要我们好好享用,不然便浪费了。
不过在他们的眼里,我才是浪掷青春的人。总之还是要平衡就对了。
对于错误过于敏感,无法忍受犯错,一旦出了差错,便会在第一时间怪罪他人,
而不是想办法处理问题和安慰出错的人。过去几年发现这样的态度及处理方式,
不仅于事无补,也会让其他人讨厌和自己共事,而且会让孩子畏缩,不敢尝试新事物,
或是出了什么问题也不会问我。应该要心平气和地把事情处理好,
然后不带怒气地检讨为何会出差错,是否可以改进。
这个习惯不仅是对他人不好,对自己也有害,久而久之,变得不能容许自己犯错,
只要作错了事,就会反应过度,过于愧疚及生气,感到强烈的挫折和自责,
无法继续处理手上的工作,浪费很多时间在处理情绪上,
即便过了很久后仍会耿耿于怀。例如,几年前在医院的餐厅拿婴儿椅时,
不小心用椅脚撞到一位小姐的腰,看起来很痛,虽然她说没有关系,
但我还是非常抱歉及愧疚。后来回想起来,应该要立刻叫些甜点谢罪才对,
可是当时阮囊羞涩,就没这么作。都已经过了好几年,偶尔还是会想到这件事,
并对于自己没有作出合适的补偿感到抱歉。有时都觉得这种自我控诉到了
有些病态的地步。一直想这些事实在于事无补,要就采取行动,不然就不要再想了。
虽然遇不到当事人了(也不知道她是谁),就以她的名义作些善事吧。
然后就把这件事放到处理完毕的盒子中,再也不想。其他的遗憾也要作出类似的处理,
以免性格变得更加阴郁。
以后遇到错误,就想办法亡羊补牢以及道歉,不要在陷入这种无意义的自我控诉了。
当一个人过度地自我控诉时,他便将自己高举到了神的地步,否定了自己的人性。
因为他以为自己是完美,不能容许任何错误和瑕疵,也不愿意接受任何他人的原谅。
这种道德的吹毛求疵,其实是种自我高举。接受自己是个凡人,会犯罪,但能修补,
也能被原谅,这就是人。
想要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多写一点东西,一开始没有动力,也不知道要写什么。
发现上BBS发发文,赚些P币满好玩的。在养成持之以恒的书写习惯之前,
就继续发文赚P币吧。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22-04-24 07:3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