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

楼主: jonathan8907 (Skrillaxs)   2022-04-16 15:48:0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
漫画“芬兰人的噩梦”呢?
最近这部漫画在网络上引起
大家对于社交恐惧的讨论~
漫画中的主角Matti
他在路上碰到认识的人
常常会为了要不要打招呼而犹豫不决
最后...就绕路走了
Matti甚至会因为
不好意思请挡路的乘客让位
结果导致公共汽车坐过站
总之只要有跟人社交的机会
对主角Matti来说几乎就是一场恶梦
刚刚提到的漫画
是作者为了跟外国朋友
介绍芬兰人是怎样的民族
没想到却意外大受欢迎
也因此,网络上产生一个新名词叫做“精芬”
也就是“精神上的芬兰人”
用来描述这种极力避免社交
避免与人互动的状态
那么,社交恐惧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社交恐惧的正式名称是“社交焦虑症”
顾名思义是焦虑症的一种
报导指出目前全球大约7.5亿人有这样的困扰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把社交恐惧定义为:
于不同情境中
明显、持续的害怕自己会
招致他人羞辱与陷入窘境
并且知道自己的害怕是过度、不合理
又会对生活造成影响的精神状态
而社交恐惧的症状
也有些征兆可以辨识
这边列出常见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需要与人互动的场合下
特别感到不安
像是同学会啊、下班跟同事聚餐啊
只要是跟人互动的场合
可能都会因为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其他人的问话
而心里一阵焦虑与恐惧
甚至有些人光是听到办公室电话铃响
就会一阵焦虑,不晓得要不要接
毕竟接了就代表必须要跟对方开始讲话
等于是自己亲手启动了社交恶梦
而第二种情况
是极度害怕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
这类人会想尽办法避免自己被别人注意到
尽可能的隐形
这样就可以减少要跟人讲话的机会
确保自己可以不受打扰的待在自己的个人空间
第三种情况
则是非常担心自己在一些社交场合中
会做出尴尬丢脸的行为
这类的人,只要到社交场合中
可能就会焦虑地在脑中反复思考
待会碰到谁的时候该讲什么话
或是在群聚闲聊的时候
在讲完话后不断的懊恼
“啊!我怎么又讲出这么没哏的回答R”
或是“可恶!
我怎么又把场子搞冷ler”之类的
于是,他们在下次再参加聚会的时候
想到上一次的经验
就又更焦虑不安
深怕自己再度出丑
变成一而再再而三的社交恐惧循环
此外,部分患有社交恐惧的人
在社交场合也会出现
胸闷、头晕、出汗的情况
甚至无法控制大小便
一定程度也造成了生活的困扰
但,为什么会出现社交恐惧的病症呢?
主要有两个可能原因
第一,是神经传导物质不平衡
研究显示,有些社交恐惧的患者
他们脑中的多巴胺或血清素
多半有调节不平衡或是功能不足的现象
而多巴胺和血清素
有克服压力、产生正向情绪的功用
其实是有关键的作用
那一旦这两个神经传导物质
没有顺利发挥作用
就有可能造成他们在压力情境下
容易有焦虑恐惧的情绪反应
再来是第二个原因
是过去的负面经历影响
比如说,过去曾经上台报告的时候太紧张
结果在台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结果下台后被同学取笑
像是这类不是很愉快的经历
可能就会让人在下次面对类似场合时
产生恐惧焦虑
此外,如果小时候曾经遭受爸妈的暴力对待
或是爸妈对于小孩的表现吝于鼓励
而且常常给负面评价
也会造成小孩在长大后
对人际互动产生畏惧
针对上述造成社交恐惧的可能原因
仅供参考
建议有疑似社交恐惧的征兆出现时
还是要咨询医生比较保险哦~
那,我们接下来看看
如果想缓解社交恐惧的话
通常会有哪些方式呢?
首先第一种,是透过药物调节神经传导物质
比如说透过血清素调节剂来舒缓焦虑病症
或是透过特定的抗忧郁药剂
来调整多巴胺的平衡
这些方式能对情绪产生一定程度的稳定作用
而第二种,则是“认知行为治疗”
在认知行为治疗当中
“暴露疗法”是蛮常见的方式
暴露疗法简单说呢
有点像是让患者用直球跟心中的恐惧对决
比如说治疗师会先从程度比较轻微的
例如“客户打电话来”这个情境
先让患者试着去感受自己当下的焦虑
一步步去引导患者熟悉这类情境
再慢慢练习控制自己的焦虑
但换个角度来看
社交恐惧在生活中
也并非完全没有正面影响
比如有些人就具有“察言观色”
跟“习惯做万全准备”这两种特点
2011年以色列海法大学
就曾经做过一份研究指出
社交恐惧症患者
因为天生比较敏感
会更快地感受到当下环境的氛围
因此会比一般人更擅长“察言观色”
比如说,有些患者在社交场合中
很快能察觉到有人特别开心或心情低落
那这时候就可以试着和这些人聊聊
或是问些问题,把注意力放到别人身上
透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患者就有机会避免过度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
一来有助于减缓自己的焦虑
二来说不定也能透过善意的关心举动
在社交场合中结交到新朋友
增加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自信心
此外,也因为患者在社交场合很怕会出糗
也因此容易感到焦虑
那为了减缓这些感觉
有些人就会尽可能会把要说的话
事先在大脑钜细靡遗的演练多次之后
才会表达出来
这种讲话前做万全准备的习惯
也有助于让他们在表达想法时
能更完整的阐述
避免有任何遗漏或是语意表达不清的情况
而我自己是觉得
有些人习惯于保有隐私
或者不喜欢自己的空间界线被侵犯
那的确可能比较不会想要有太多社交互动
也因此在一些不得不硬著头皮参加的社交场合
可能就会感到焦虑恐惧
但这未必是不好的
我认为这类焦虑恐惧
也有可能会让人更敏锐的
去注意到周遭旁人的举止
更谨慎地选择自己该说什么话
做出什么动作
避免让其他人感觉到不舒服
说不定会更容易能融入群体之中
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有
类似社交恐惧的征兆出现时
在求助专业协助之余
其实也不用太负面的方法去看待它
搞不好这可以转变成人际相处上的优势哦~
内文来源:https://youtu.be/m5IanBjr_R8
参考资料:
→芬兰人的恶梦Finnish Nightmare:https://goo.gl/1pnYuS
→社交焦虑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分析:https://goo.gl/XXYH8Y
→懒得交新朋友、害怕跟陌生人说话…10个问题,检视你是否患了社交恐惧症!
https://goo.gl/wqieUU
→社交恐惧症真的是一种病!与腼腆内向不同 试试7题自测:https://goo.gl/vTtv8j
→你有社交恐惧症吗?https://goo.gl/kHkpgP
→社交焦虑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分析:https://goo.gl/F19gGJ
→家有苦儿:https://goo.gl/Ug4DsW
→社交恐惧患者“天线太灵敏” 过来人教你化阻力为助力:https://goo.gl/rGzqe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