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瘦的灵魂

楼主: jiin4370 (烟雨濛濛)   2021-03-23 21:09:44
会知道七等生,是透过某个老师引介,疯狂找寻他早年出版的各种书,书名奇特,封面选
图,也是前卫且大胆。问了几个五年级生都说,七等生是当时现代主义大将,学生们喜欢
他的作品,戒严时期一种思想的出口,视道德如敝屣,勇敢作自己。看了纪录片觉得更是
如此。整部影片充斥大提琴弹奏,低沈又严肃,如同他的人生,是不快乐的。
导演选择不在场方式拍摄,没看到导演本人对话,反而是无术的动画跟演员将七等生重要
作品,用旁白、模拟的方式演绎。作家用文字作为抒发的管道,内心郁闷跟欲望,转化为
文字就变成反压迫跟情欲流出的表现形式。虽然七等生考上师范学校,但他极不喜欢这种
对学生的教育,更何况他当老师,他痛恨一切的虚假。所以他带的班很快乐,因为不管,
可以尽量吵,学生都很爱他。师范同期的朋友说,在班上的导师、同学也不喜欢七等生。
看了影片的描述跟七等生本人在作品的剖析,我原本以为七等生没有结婚,心想,这样离
经叛道、作风大胆的人,要找到能够在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的人,颇为困难。后来影片交
代是七等生的姐姐介绍朋友认识,他们结婚生了三个小孩,只是婚姻并不幸福美满,因为
他全心全意在写作,不怎么样照顾家庭,同时在外面也结识其他异性,对另一半有亏欠。
身为大作家的子女如何看待父亲,回忆过去的种种,还有对母亲的不舍。七等生的太太
给他自由、空间,专心创作,写小说,把养育责任一肩扛起,然而却得不到丈夫温暖,
最后写信请求分开,走上出家修行的路,成为比丘尼,长伴青灯。之后七等生交了几个
女朋友,其中一个接受访谈说其实七等生会要求她做某些事情,希望对方顺着他,然而
会让人受不了,如此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显示七等生缺少安全感,她没办法一起生活。
现在的年轻人知道七等生,或许不太多,跟他同期的名人有雷骧、席慕蓉等人,目前还
活跃于文坛,七等生早年受到社会舆论跟文坛大老攻讦,认为他的作品、文体有问题,
甚至还用小儿麻痺来形容他的小说文体,看不懂他在写些什么,难以阅读。我认为七等
生的创作跟家庭背景与忧郁的倾向有绝大关联,导演也一步步发掘七等生的内在世界。
除了这些因素,大环境的压抑对七等生而言也是反抗的对象,对于华美的中文,儒家的
道德规范,他并不喜欢。生活在四零、五零年代的文青大量阅读翻译作品,干脆自己来
写现代小说并创办《文学季刊》造就一股风潮,对照目前的知识份子,当时的文艺青年
如何反抗社会、威权,用的是向内在不断思索的方法,认识对方即是认识自己,这样的
反射性,其实非常吸引人,但也会陷入自言自语,无法与人沟通的境地。七等生除了用
文字,他的绘画作品也是一流,影片里他说世界上的伟大作品被他写完、画完了,看得
出自傲的态度,或许这也是他很早就不跟文坛来往,成为隐遁者,充满神秘感。无形中
道出一个寂寞、孤独的人,对欲望的渴求,对生命的忠诚,直到人生终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