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7-2 佛经的故事

楼主: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9-11-17 21:18:09
佛经结集在500年后-原始佛教论述 https://kknews.cc/zh-tw/fo/kro44lb.html
(一)佛经结集在500年后。
"结集”一词的概念,“结集”这个词在古印度的意思就是:合诵、会诵的意思,并不涉
及到文字!结集的方式,是先聚集许多达到一定标准的僧人,凭记忆诵出释迦牟尼佛讲过
的话,经与会大众共同审定,确认无误之后,认定其为释迦牟尼佛讲的法,定的戒律。
初期佛教的法与戒律的传承方式。这样结集出来的不是文字,只是经过统一的口传背诵而
已。甚至于到了西元402年,东晋高僧法显在游学北印度时发现当地小乘一切有部的戒律
依然是“师师口传,无本可写”。
据佛教界内部的记载和专家的考证,直到释迦牟尼佛涅槃五百年后,佛教界第四次结集时
,这些口传背诵的法、戒律才真正被系统的整理成文字保存起来!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翻
译人员把佛教最初的几次合诵,翻译为“结集”,这样一来部分中国人就望文生义的认为
“结集”就是整理成文集,整理成文字的意思。
喵的...-.-
(二)佛经的破坏
佛教《持世经》中记载有人把自己梦中的东西,写出来当成佛经:“至年十六,复梦见佛
,为说是五阴,十八性菩萨方便经”;《密迹金刚力士经》也说:“时卧梦中,闻是四句
颂……闻是一四句偈,化八千人,劝入道意”。
还有的人把自己定中或其它情况下得到的一些东西,写出来当成佛法去传:例如《大宝积
经》中说:“慧力之所持故,大菩萨藏微妙法门,自然现前”。
还有的人把天人说的当成佛法,写出来当成佛经:例如《大宝积经》中说:某位天人“从
仞利天(佛教中所说的一层天)上来下,至其所,为说八百千门经”。
还有的人把自己在那一层次上所见,所听的当成佛法,写出来当成佛经:例如《般舟三昧
经》中说:“欲见佛即见,见即问,问即报,闻经大欢喜”;《菩萨藏经》中说“法行王
子专心求法,感得东方宝藏如来现身,为说开示八门句法”。
《付法藏因缘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阿难一百二十岁时,在竹林中听见一个僧人
念:“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就告诉这个僧人说应
是:“若人生百岁,不得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僧人先是答应了,回去问
教导他的老僧,那老僧却道阿难老朽,不必理会,且如前诵。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亲传弟
子,在释迦牟尼佛身边侍候了二十六年,以“多闻第一”而著称,但以他的权威,对谬误
竟然也是不能纠正了。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几十年就如此,那到了五百年后佛经被系统的整
理出来时,那可想而知里面该有多少有意无意的改动啊,该有多少误传啊。而且在这几百
年的时间里,很多人都把自己的理解,自己下的定义掺杂进去,把很多地方完全弄乱了,
甚至于一些人自己把编造的东西当成释迦牟尼佛讲的法。
比如说在佛经被系统的整理出来之前,古印度出了一个叫“大天”的人,犯罪后无处可去
,遂到鸡园寺出家,并欺骗别人说他已经修成了正果,于是投到大天门下的人越来越多,
“上下归仰”。很多人都改到大天门下听他讲经,他讲经时,偷偷的对佛教教义做了很多
颠倒的说法。信众越来越多后,大天开始公开宣扬自己的见解,其中一条是“但有智人能
说诸法亦得造经,汝等若欲作经可随意作”,公开宣扬大家可以随意把自己的东西,当作
释迦牟尼佛的法去说,去传给别人。大天还把他的那一套,称之为“真佛教”。
当时一些佛教长老找到他,说:“汝言非佛教”,然而大天口才极好,强词夺理,各位长
老都辩不过他。大天得到许多人拥护。大天的真面目到他死时,才为人所知,然而已经晚
了,因为当时都是口传,所以后人已经很难分辨出哪些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哪些是大天和
他的徒众们自己编造出来的。而且这种自己编造佛经的事在古印度上不断出现,就是同一
部佛经也不断出现新的版本,每一个新的版本都会出现新的内容。
其实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印度的佛教教义越来越庞杂,分歧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以
使人修炼,越来越难以使人得到提高,最后完全消失。这一切正应验了释迦牟尼佛的预言
:“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
梵网经》)。
其实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印度的佛教教义越来越庞杂,分歧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以
使人修炼,越来越难以使人得到提高,最后完全消失。这一切正应验了释迦牟尼佛的预言
:“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
梵网经》)。
(三)梵语佛教
释迦牟尼佛当时讲的是梵语,而梵语又有雅语与俗语之分,高贵种姓婆罗门讲雅语,非常
漂亮规范,低贱种姓讲俗语,不甚规范,夹有方言,两者类似中国的文言与白话之分。释
迦牟尼佛为了传法度人,为了与已经败坏的婆罗门教区别开来,面对平民大众讲法,使用
的是俗语,也就是大白话。觉者根本不存在对荣华富贵的任何执著,包括语言在内。为了
度人,释迦牟尼佛放弃尊贵的王位,在下里巴人中讨饭,说下里巴人的语言,吃了无数的
苦。
而讲俗语就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当时没有合适的文字忠实记录释迦牟尼佛原话。因为梵文
相当于中国的文言文,只能表达雅语,
随着原始佛教发展到极盛,佛教被上层社会普遍接受,贵族也跟着讲俗语,这时佉卢文就
应运而生,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白话文,可以表达梵语中的俗语、方言。另外,它是一种以
后未发展的死文字,所以写法也与现今梵文不同,如同篆书与楷书。佉卢文为佛经记录提
供了载体,再加上官方的支持,不但成为当时印度官方语言文字,并随佛教的弘传散播到
西域等周遍地区,最早流入我国的佛经就是用佉卢文写的。当时没有造纸术,没有印刷术
,大规模整理出佛经来是很不容易的,辗转传抄,也难免讹漏。
可是,盛极而衰,以后佛经却不再是佉卢文了,反而从拾婆罗门教的梵文,佉卢文首先在
印度消失,最终在西域绝迹,也就是说佛教佛经从此已不能体现释迦牟尼佛话的原貌了。
为什么?这是因为原始佛教开始变质,贵族化,婆罗门化了,印度佛教进一步变异,弄得
面目皆非,与婆罗门教合流,形成一种不伦不类的宗教。和尚们开始乱法,佛经不讲释迦
牟尼佛的原话了,掺进和尚自己的东西,按自己的方式讲了,甚至掺进婆罗门教的东西了
,那梵文多漂亮啊,多有文化啊。所谓的佛经越出越多,其实很多都出自于和尚们的创作
与再创作。
改良佛教流传到中国,就必须翻译佛经,为了方便汉人接受外来宗教,早期翻译整理者又
掀起一阵再创作之风,有把佛经翻成律诗的,有为佛经重编章节的,同时借用了汉地大量
词汇概念(比如“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又可说成“大之则无外、小之则无内”,指宇
宙真理博大精深,求道永无止境),翻译者自己也承认这样做如同把饭嚼烂了再喂给别人
,原意大失。
到了汉地佛教本地化,又出了许多汉地和尚自己写的书,论来论去,令人目不暇接,不但
不认为自己在乱法,反而认为自己在阐法弘法。严肃的佛经变成了谁都可以插一杠子的佛
学。
佛教到了末法时期了,但净土宗还是能度人的。他们的依据就是某些人说过:“《大集经
》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其实翻遍《大集经》,
就是翻遍所有的佛经,翻遍整个《大藏经》都找不到这句话。净土宗如果还能度人,那怎
么叫“末法”呢?真正的净土心法和修为那得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戒定慧,这也是不言自明
的。
好长的故事,看到后面越看越想哭?
不过也就这样了
作者应该也不是啥正信的佛教徒
但是他的论述,我也不觉得前半段有大问题
念佛应该只是个修行手段之一
光靠唸佛,没有啥西方极乐世界可去
但是坚固妄想是有可能成仙的
楞严经上说的的十种仙
唸佛唸到发点神通,不无可能
唸佛
谢谢
越基础的东西,变质情形应该少点,至于成佛,想太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