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3-2

楼主: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9-10-23 21:10:10
没有两个人的命运完全一样吧?应该也没有人能完整抄袭好啥?
天时地利人和,时空背景都不一样了
啥可以试着学的?
定是佛与外道共法,得定神通有望,当然跟解脱啥两回事啦
楞严经的十种仙,佛的形容不过是坚固妄想
坚固妄想就很难了
唸佛
谢谢
中华百科全书 常乐我净
  印度的早期佛教,以为常、乐、我、净是四种颠倒(Viparyāsa-catuka)。因此,印
度的早期佛教,教导人们应该修习四念处(Cattāro Sati-pahānā),它们是: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也就是说,早期的印度佛教以为,我人的肉体是污秽
不净的,因此,我人应该用“不净观”来对治我们对于肉体的执著;我人的情感(受)是不
易满足而苦楚的,因此应该用“苦观”来对治我们对于情感的执著;我们的心识是变化无
穷的,应该用“无常观”来对治我们对于心识的执著;我们的身心并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法),因此应该用“无我观”来对治我们对于自我,即“灵魂”的执著。
印度的后期佛教徒,对这四种“颠倒”却有不同的解释。他们一反早期佛教的主张,以为
世间应该有常、乐、我、净的事物,叫做“涅槃”(即解脱烦恼)。早期的印度佛教,不从
正面来说明“涅槃”词,仅从反面消极地说它是“烦恼的止息”。后期的佛教却进一步从
正面,积极地说它其有常、乐、我、净等“四德”(四种德性)。而大般涅槃经更说,涅槃
具有八种特性,它们是:尽、善性、实、真、常、乐,我、净。
  这些后期的佛教经典,还说到佛陀有两种身体。一种是真身,名叫“法身佛”,它是
常、乐、我、净的;另一种是肉身,因为是示现给凡夫看的,所以是无常、无乐、无我(
不自在)、不净的。基于这种观点,这些后期的佛教经典,认为印度的释迦,只是肉身而
不是法身,而释迦也并没有去逝,目前正在印度拘尸那城某一个地方沈思当中,因为他神
通广大,因此一般人的肉眼看不到他。
  还有一些后期的佛教经典,更带着批判的口吻,直指早期佛教经典是错误的见解;例
如“胜鬘经”就曾经说:“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这意思是,把世间的一切事物
(诸行)看成是不永恒的(无常),这是错误的见解(断见)。
  很明显地,后期佛教之所以主张世间存有常、乐,我、净的事物,乃是受了印度传统
致派-婆罗门教的影响。婆罗门教以为,宇宙的创造原理-梵(Brahman),具有常、乐、
我、净的德性。后期的印度佛教,受到这些影响也提出涅槃、法身等的常、乐、我、净说

没那本事搞清楚状况
不过净土宗的搞法,也是有可能得定的吧...-.-
普度慈航不是应世人要求玩的把戏?
其实骗也许没那么大事?好不好骗一辈子,到死也不觉悟,都觉得很舒服?
刷牙,倒温水让宝宝刷完牙漱口,准备睡,明天状况还可以的话去上班
楼主: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9-10-23 21:23:00
是从底子就很烂,包袱还很重的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