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楼主: kosoj6 (不是宅男)   2017-11-13 12:57:14
这七篇文章,分别记述了丁肇中、寒春、杨振宁、泰勒、吴健雄、黄昆几位物理学家的学
术成就,生平事蹟等等。综观七篇文章,我认为其中有个共通点,或许是老师刻意为之,
书写了许多关于这些科学家们的人性。反观现代的新闻媒体似乎有种塑造天才的嗜好,如
采访新科榜首、或有研究发现的学生(还记得之前他们下了个响亮的标题:台湾钢铁人)等新
闻不难看出这种趋势,他们喜欢强调这些学者的过人才智,仿佛就是一种造神般,强调著
他们的神性,令人将天才当作一种偶像般对之崇拜。而老师的文章却充满了许多物理学家
们的背景、他们的人际关系、他们的情绪、甚至是他们的不理性。
我很喜欢"别闹了,费曼先生"这本书,书中有许多富饶趣味的桥段,像是费曼在儿时开
始研究拆解电器、费曼在学生时期的诸多顽皮恶作剧、甚至是他在名满天下后依然与同事
们打赌斗智等等,这些看似只是大科学家的趣事集锦充斥了全书,然而我认为这都是在向
读者传达一个道理,也就是大科学家其实也是人,他们并非纯粹为科学而生,他们有自己
的情绪、有自己的迷惘、有自己的痛苦煎熬、也有自己的愚昧之处。
身为机械系的学生,我在系上必修的普通物理课有幸修过易富国老师的课,相对其他老
师他更重物理理论的数学推导,在下学期学近代物理时,曾经学到过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的数学推导过程,然而真正略窥其中奥妙后,我对于它数学上的浅显感到惊异,因为狭义
相对论的数学推导其实相当简单,且它基本未跳脱劳伦斯转换的范畴,然而这理论的可贵
之处,却是爱因斯坦赋予它的物理内涵,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由此可见,在才人辈出的
物理世界,要成一物理大家的条件,未必是最优秀的数学能力,而是对物理的灵敏嗅觉,
也正是爱因斯坦赖以制胜的武器,正如同老师文中的物理学家泰勒,亦是如此依赖直观,
由此也可看出,科学有它的不严密处,有它的无法解释处-就好比先凑到了答案再反过来
解回题目一样-然而人们却对之奉若圭臬,殊不知我们对这世界真理的认识,却大多建立
于这些物理家学们的灵光一闪,还有太多于一片昏暗无明的盲人摸象,身为工科学生一向
自诩为科学人的我细思之,亦不禁怅然感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