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楼主: nodear ( )   2014-08-20 23:42:41
“关系之所以能靠近、亲密,并不是在于谁对谁有付出的责任或义务,也不是建构在多么
华丽的物质生活上,
而是,
我心里感受得到妳,妳心里感受得到我。我们的心都能为对方柔软,都能对彼此温柔以待
。都能因此深知,在关系里,我们是多么愿意让对方走入自己的心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片黑暗,都有自己内在真实的处境。
我能做的,是相互扶持,真心关怀这一时片刻,但过了这一时片刻,妳仍是妳,我仍是我
,妳替代不了我的生命,我也替代不了妳的生命。”
还给妳可以自由选择回应与否的权利。
今天真的好累,
被年轻妹妹轻松的新娘抱了,好害羞,不愧是体大出来的。
我快回去了,应该是不会找妳,毕竟我已经跟询问过妳那些时间妳是否有空,但妳不回应

我不知道妳的意思是什么,
我不想多追问。
可以和不可以,想或不想,也许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吧。
我找过妳了,我努力了,
“只要模式不改变,认知行为不改变,结果当然也不会改变。
当我们越有清楚不觉察,能够有意识的改变与调整的机会就越多。没有觉察,毫无意识,
任何可能的疗愈与改变,都因此失去了机会。”
这反复的模式,
我想真的令人厌烦了吧,
所以我还是闭嘴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