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9

楼主: nodear ( )   2014-08-19 23:08:55
在还没找到习惯的接口之前,
这里真的很适合写些心里的杂音。
很累,还是逼自己看了点书,
虽然正课该看的完全看不下。
还在自序,就已经被碰触到心里的某块角落,好可怕的作者。
“心灵的饥饿,总是让自己想像著会有那么一个人完美的爱着我:会包容我,接纳我,无
条件支持我,无论何时都会在我需要时关注我,随时随地在乎我,保护我…
当然,这些我寻找的,我尝试靠近的人都不会真正的符合我,满足我;而是让我反复的失
望,感到受伤,感到脆弱,感到无望与愤怒。”
(因为我找不着,所以假装自己是完美的这人)
“然而,自己长期以来累积的失误与扭曲角度,不仅被我拿来对待自己,也被我拿来对待
世界与他人。”
“我十分恐惧自己不被喜欢,不被认同,于是总是害怕别人的评价,也很容易敏感到任何
他人的反应。我不停讨好别人,顺应别人,以期待自己被喜爱或被接受。”
“如此,我对他人有许多防卫,总会在他人的不认同中感到受伤,同时又气愤这么能不认
同我。矛盾的是,又不能不在乎他人的观点与论述。 于是自我只能一直在内在冲突,也
一直与外在环境冲突。”
“如果,人在关系中,尽是折磨与互相攻击,而无法在关系中让彼此更好,成为更成熟独
特的个体,那么关系实在没有意义,没有必要让我们付出这么大的生命力气与代价。”,
“好的关系的建立是一种相互的意愿与投入。”
所谓的我们,
是有我,也有妳,
如今我非常清楚许久以来,
一直都只有我,是我没看清。
我很疲倦,
生理,心理,
所以我学着安静的看书。
《其实我们都受伤了》
也许,只有不成熟的我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